熱龍鄉

熱龍鄉

熱龍鄉,江孜縣轄鄉。面積205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果窮、諾布崗、馬玉、夏雄、比龍、比沙、瓊堆7個村委會。工副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為主。

基本信息

概況

江孜縣轄鄉。1960年成立熱龍鄉,1987年2月撤區並鄉時,由原朗丁、熱龍2個鄉合併為熱龍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60公里。面積205平方公里,人口0.2萬。有鄉村公路50公里,318國道過境。

轄區

轄果窮、諾布崗、馬玉、夏雄、比龍、比沙、瓊堆7個村委會。

經濟

工副業以農畜產品加工為主。屬半農半牧鄉,農業種植青稞、油菜等,牧養氂牛、羊等。境內有海拔6000米左右的自然風景區乃欽康桑雪山

建設

2004年7月底,比龍村遭受雨災,大部分住房出現嚴重裂縫和倒塌等現象,好在沒有人員傷亡。災情發生後,江孜

熱龍鄉熱龍鄉
縣委、縣政府及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及時對受災民眾進行轉移安置,並有效組織了災民生產、生活自救。江孜縣委、縣政府多方努力,為比龍村重建家園爭取資金100餘萬元,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新村建成後,村委會及時出台了新村文明戶標準、新村文明公約、新村發展思路等規章制度,為新村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熱龍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熱龍寺位於江孜縣以東75公里處的熱龍鄉。藏曆水牛年(1193)由帕竹噶舉大師帕姆竹巴-白瑪多吉的得意弟子卓貢藏巴加熱修建。是帕竹噶舉的主寺之一。卓貢藏巴加熱出生在江孜年堆孜吾熱龍唐熱地方。自幼聰慧好學,四歲便從卡龍巴大師四處學經講法,28歲時在彌樂寺授戒後修熱龍寺。熱龍寺曾是14世紀中期西藏著名寺廟之一。後來隨著帕竹地方政府的消亡而逐漸衰落。現存古巴康松拉康、姆地拉康、《甘珠爾》藏經閣。每年藏曆6月13日到15日,熱龍寺舉行傳統的熱龍廓欽,頭兩天寺廟僧侶舉行跳神等宗教活動,最後一天,僧侶和信教民眾圍著熱龍寺誦經。熱龍寺在不丹也有為數不少的信徒。去熱龍寺沿途可以看到成群的獐子和高山羚羊,寺內也常有獐子光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