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西丁宗教仇殺

熱西丁宗教仇殺

清同治三年(1864年)春,庫車渭乾河畔修渠開荒的農民,由於凍餓勞累,被清政府小官吏和伯克(小職員)鞭撻而死的人很多。農民托乎提尼牙孜哈里等人被伯克不停鞭撻,他們忍無可忍,拿起小刀和石塊,殺死和打死清政府兩名官吏和15名監工,隨即向庫車進軍。庫車城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漢族、回族人民起而回響,6月6日攻克庫車城。由於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庫車起義形成席捲天山南北的農民大起義。他們向西攻下喀什噶爾、葉爾羌、阿克蘇、拜城,向東向北一路攻庫爾勒、焉耆、吐魯番、烏魯木齊、哈密、塔城等城池,並一度與清軍對峙於巴里坤城下。但是庫車的突厥語農民認為自己沒有身份,不能掌權,曾要求愛瑪特郡王出任他們領袖。愛瑪特拒絕了起義者的要求,被殺死。隨後,起義農民求助於庫車的賈拉爾丁大巴依(大地主)家族,這個家族中的熱西丁(伊斯蘭教的依馬木——管理教徒的神職人員),被推為起義者的領袖,尊號為聖人後裔,伊斯蘭勝利者教父,自稱熱西丁汗和卓。

簡介

清同治三年(1864年)春,庫車渭乾河畔修渠開荒的農民,由於凍餓勞累,被清政府小官吏和伯克(小職員)鞭撻而死的人很多。農民托乎提尼牙孜哈里等人被伯克不停鞭撻,他們忍無可忍,拿起小刀和石塊,殺死和打死清政府兩名官吏和15名伯克,隨即向庫車進軍。庫車城維吾爾族、漢族、回族人民起而回響,6月6日攻克庫車城。由於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庫車起義形成席捲天山南北的農民大起義。他們向西攻下喀什噶爾、葉爾羌、阿克蘇、拜城,向東向北一路攻庫爾勒、焉耆、吐魯番、烏魯木齊、哈密、塔城等城池,並一度與清軍對峙於巴里坤城下。但是庫車農民認為自己沒有身份,不能掌權,曾要求愛瑪特郡王出任他們領袖。愛瑪特拒絕了起義者的要求,被殺死。隨後,起義農民求助於庫車的加拉里丁大巴依(大地主)家族,這個家族中的熱西丁(伊斯蘭教的依馬木——管理教徒的神職人員),被推為起義者的領袖,尊號為聖人後裔,伊斯蘭勝利者教父,自稱熱西丁汗和卓。

清同治四年(1865年),熱西丁西征喀什噶爾受挫,和阿古柏結城下之盟,互不侵犯,並逐漸受阿古柏影響。這年初,他在庫車喊出了“伊斯蘭的寶劍已經砍到了異教徒的頭上”(李泰玉主編《新疆宗教》第168頁,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並在庫車、庫爾勒等地瘋狂屠殺蒙、漢、藏人民。焉耆地區漢、維、回、藏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掀起了驅逐熱西丁的隊伍的鬥爭。土爾扈特騎兵隊在鐵門關、霍拉山、庫魯克山的博斯騰湖畔、阿洪卡山口等地設防,尤勒都斯草原土爾扈特牧民在庫車穆爾札山口阻止熱西丁的叛軍進入草原,防止他們屠殺蒙漢人民。由於清政府分散設防的策略,尤勒都斯草原被攻襲,熱西丁的隊伍進犯草原達5個月之久,瘋狂進行民族仇殺,殺害土爾扈特人民6000多人。其殘暴的行為,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憤慨,在各族人民打擊下,熱西丁只好退出尤勒都斯草原。以後熱西丁的隊伍也僅限於庫爾勒和阿克蘇一線。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由於被宗教狂熱分子所篡奪,走上了宗教仇殺的邪路,從而失去了各族人民的支持而於1867年歸於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