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

《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所屬一本書籍之一,於2010年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

版權資訊

名稱: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
規格:大16開 (上中下三冊)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定價:780元

出版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下簡稱國務院《通知》)精神,紮實推進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建設,國家煤礦安監局組織編纂了《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現已正式出版發行。《手冊》系統總結了煤礦生產新技術、新成果和新經驗,能為煤礦總工程師處理日常技術問題、進行重大技術決策提供指導。
《手冊》緊緊圍繞煤礦安全生產這一中心環節展開,遵循煤炭工業客觀規律,內容涵蓋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的方方面面,系統、具體,可操作性強,是推進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建設的重要載體。《手冊》在煤炭科學發展的大背景下,對我國煤炭工業科技進步進行了系統總結,是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手冊》集成了煤礦安全生產的發展方向和基本趨勢,強調煤炭工業可持續必須立足發展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套用,並引入了生態環境保護等新理念,是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
《手冊》的出版發行,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的一項有力舉措,對於進一步落實“科技興安”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對全行業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煤礦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煤礦企業要以學習宣傳使用《手冊》為重要契機和有效手段,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大力推進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建設,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推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對於《手冊》使用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國家煤礦安監局科技裝備司。

詳細目錄

第1篇 煤礦總工程師崗位職責及技術管理體系
1 總工程師崗位職責
1.1 總工程師崗位定位
1.2 總工程師崗位職責
1.3 總工程師的許可權
1.4 總工程師應具備的條件
2 技術管理綜述
2.1 技術管理內容
2.1.1 基本建設礦井技術管理
2.1.2 生產礦井技術管理
2.1.3 礦井生產能力核定
2.1.4 企業技術創新管理
2.2 技術管理組織機構
2.2.1 技術管理機構的形式及特點
2.2.2 技術人員的配置及素質要求
2.2.3 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
2.3 技術管理的職責劃分
2.3.1 各專業技術管理部門的職責
2.3.2 各專業部門技術管理內容
2.3.3 各專業技術管理部門的協作要求
2.4 技術管理運行
2.4.1 技術管理審批程式
2.4.2 技術檔案審批許可權劃分
2.5 技術資料管理
2.5.1 礦井建設技術資料管理
2.5.2 礦井生產資料管理
2.5.3 礦井生產施工資料管理
3 建設項目技術管理
3.1 建設項目的分類
3.2 煤炭資源探礦權、採礦權的取得
3.2.1 探礦權申請
3.2.2 採礦權申請
3.3 建設項目的審批、核准或備案
3.3.1 建設項目基本建設程式
3.3.2 審批制項目的報批程式
3.3.3 核准制項目的核准程式
3.3.4 備案制項目的備案程式
3.4 建設項目前期有關技術管理工作
3.4.1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技術管理
3.4.2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3.4.3 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
3.4.4 組織編制和內部評審初步設計
3.4.5 初步設計的報批、審批分級管理
3.5 建設項目各專篇的技術管理
3.5.1 建設項目安全專篇設計、審查
3.5.2 建設項目地面建設工程消防申報
3.5.3 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報告
3.6 新改擴建項目的經濟評價
3.6.1 新建項目的經濟評價
3.6.2 改擴建項目的經濟評價
3.7 建設項目實施階段的技術管理
3.7.1 施工圖預算技術管理
3.7.2 開工前技術管理
3.7.3 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技術管理
3.7.4 契約的技術管理
3.7.5 施工階段工程技術管理
3.7.6 工程監理技術管理
3.7.7 工程結算技術管理
3.8 建設項目的竣工移交驗收
3.8.1 驗收階段的管理
3.8.2 安全設施及條件驗收技術管理
3.8.3 環境保護專篇驗收技術管理
3.8.4 水土保持專篇驗收技術管理
3.8.5 消防專篇驗收技術管理
3.8.6 職業衛生專篇驗收技術管理
3.8.7 工程質量認證
3.8.8 檔案管理驗收
3.8.9 項目正式竣工驗收
4 生產礦井技術管理
4.1 採掘技術管理
4.1.1 採掘技術管理的內容
4.1.2 採掘技術管理的組織機構
4.1.3 採掘技術管理的職責劃分
4.2 機電技術管理
4.2.1 機電技術管理的內容
4.2.2 機電技術管理的組織機構
4.2.3 機電技術管理的職責劃分
4.3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
4.3.1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的內容
4.3.2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的組織機構
4.3.3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的職責劃分
4.3.4 礦井熱害
4.4 地測及防治水技術管理
4.4.1 地測及防治水技術管理的基本任務
4.4.2 礦井水害防治技術管理
4.4.3 探放水技術管理
4.4.4 資源儲量管理
4.5 調度技術管理
4.5.1 調度技術管理的任務及職責範圍
4.5.2 調度技術管理的許可權
4.6 洗選技術管理
4.7 安全技術管理
4.8 環境保護管理
4.8.1 環保管理組織機構
4.8.2 環保管理責任制
4.8.3 環保管理制度
4.8.4 污染治理技術管理
4.8.5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防護管理
4.8.6 環境監測技術管理
5 企業技術創新管理
5.1 企業技術創新體系
5.1.1 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機構
5.1.2 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5.1.3 研究和開發費用管理
5.1.4 技術創新稅收優惠政策
5.1.5 企業產學研合作和對外交流
5.2 企業技術中心建設
5.2.1 企業技術中心的產生及特點
5.2.2 企業技術中心的功能與定位
5.2.3 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
5.2.4 企業技術中心機構設定
5.2.5 企業技術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5.2.6 企業實驗室建設
5.3 企業科研項目管理
5.3.1 國家科技計畫的類型
5.3.2 國家和省市科技計畫項目管理模式
5.3.3 企業科技項目的管理
5.4 企業科技成果管理
5.4.1 企業科技成果
5.4.2 企業科技成果鑑定
5.4.3 國家科技成果獎勵
5.4.4 省市科技成果獎勵
5.4.5 煤炭行業科技成果獎勵
5.4.6 企業內部科技成果的評審和獎勵
5.5 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套用
5.5.1 科技成果的轉化方式
5.5.2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
5.5.3 省市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
5.5.4 企業自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套用
5.6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
5.6.1 我國智慧財產權的基本法律制度
5.6.2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機構
5.6.3 企業專利管理
5.6.4 企業商標管理
5.6.5 商業(技術)秘密管理與著作權的管理
5.7 企業技術中心評價
5.7.1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
5.7.2 省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
5.8 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5.8.1 可持續發展理論
5.8.2 科學開採
5.8.3 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5.8.4 可持續發展評價
……
第2篇 煤礦地質與測量

第3篇 煤礦井巷施工技術

第4篇 礦井開拓與開採
中冊
第5篇 礦井瓦斯抽采與煤層氣開發利用

第6篇 礦井通風

第7篇 礦井提升與運輸

第8篇 礦井供電、排水、壓氣
下冊
第9篇 礦井災害防治

第10篇 洗選加工

第11篇 煤礦信息化技術
第12篇 礦區生態環境保護

參考資料:

《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首發式
《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首發式本月11日於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會議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煤炭工業出版社、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出席首發式並講話。
趙鐵錘強調,《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是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檔案精神的有力措施,是推進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手冊》的發行是我國煤礦安全生產領域的一件大事、要事,必將對推進全國煤礦安全科技事業發展、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進一步落實“科技興安”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因而對全行業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煤礦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趙鐵錘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技術進步和加強技術管理對於煤礦安全生產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煤炭工業的發展史就是煤礦科技的進步史。多年來,煤礦安全生產領域十分注重發揮總工程師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視規範總工程師的工作要求,不斷推動了煤礦生產安全技術的一系列突破,帶動了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
趙鐵錘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煤礦企業,要以學習宣傳和使用《手冊》為重要契機和有效手段,在落實上狠下功夫,大力推進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建設,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要組織學習、用好用活《手冊》,堅持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加快煤礦安全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推動安全科技成果的研發、推廣和套用,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發展。二是要強化企業安全技術管理工作的落實。要以學習掌握《手冊》的精神實質為切入點,進一步認識安全生產技術對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總工程師在煤礦安全技術管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切實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三是要以督促企業貫徹執行《手冊》為有效抓手,高度重視和加強煤礦安全技術基礎工作的監管監察。
趙鐵錘在通報1-9月份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後強調,四季度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時期,歷來也是事故多發時段。10月15日,我們又將迎來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國務院國發23號檔案精神的主動性和實效性,緊緊圍繞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用好《手冊》,加強技術管理,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加快推進,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全力做好工作。
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付建華彭建勛、黃玉治出席首發式,副局長兼總工程師王樹鶴主持首發式,《手冊》主編、工程院院士袁亮介紹了編寫情況及主要內容,部分省級煤炭行業管理、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人,部分煤炭企業總工程師,有關大專院校、四位國家工程院院士、科研單位負責人和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參加了首發式。
《手冊》現已正式出版發行,定價780元,(上、中、下)三冊精裝,ISBN:978-7-5020-3521-1

媒體對《手冊》介紹

《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11日在北京首發。這是一部指導煤礦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處理日常技術問題和進行重大技術方案決策的大型工具書。 據介紹,手冊以煤礦生產技術為主線,以實用技術為知識單元,以技術的性質、類別、作用為依據劃分篇、章、節,內容涵蓋煤礦總工程師技術工作的全部方面,著重向讀者提供相關的技術政策、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案、實際套用的要點、解決技術和安全問題的思路,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對策,以及實際典型案例。
煤炭工業出版社曾於1988年出版了由近百名專家共同編寫的《煤礦總工程師指南》,但隨著煤炭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不斷湧現,原指南已不能適應新要求。
這部手冊是由安監總局信息研究院和煤炭工業出版社組織煤炭行業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0餘名院士、教授、總工程師和技術專家,歷時5年編寫而成。
手冊注重新理念的引入和新的規程規範、技術標準的套用,儘可能收錄、介紹成熟的、主流的和將成為發展方向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放棄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的、有悖於環境保護、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工藝和設備。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表示,這部手冊所明確的煤礦總工程師崗位職責與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必將為煤礦總工落實責任和建設完善技術管理體系提供指導;所匯集的各類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必將為煤礦推廣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提供可靠的參考。

萬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程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於實施“萬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程”的通知
安監總煤行〔2011〕40號
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煤炭行業管理、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法務部直屬煤礦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國家人才發展綱要》)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下簡稱《國務院通知》)精神,進一步提升煤礦技術管理水平,切實加強煤礦安全技術管理,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決定實施“萬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程”(以下簡稱“總工程師培訓工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實施“總工程師培訓工程”的重大意義
總工程師全面負責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在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實施“總工程師培訓工程”,是貫徹落實《國家人才發展綱要》關於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國務院通知》關於“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提高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對於促進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切實提升煤礦安全技術管理水平,推動煤炭工業技術進步和安全發展,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要求及工作目標
(一)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思想,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為主線,以深入學習《煤礦總工程師技術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為重點,以全面提高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為目標,以預防和減少各類傷亡事故為目的,通過嚴格培訓考核,儘快改變目前煤礦專業技術人員素質不適應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的狀況,為實現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二)工作目標。用3年時間(2011-2013年),培訓煤礦總工程師(含副總工程師及小煤礦的技術負責人,下同)10萬人,到2013年底,所有煤礦總工程師全部輪訓一遍。通過實施“總工程師培訓工程”,努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技術過硬的煤礦專業人才隊伍,使全國煤礦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技術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技術管理工作明顯加強,安全生產技術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三、明確培訓範圍,規範組織方式
(一)培訓範圍。所有煤礦(包括集團公司、總公司及所屬子公司、分公司、礦務局,煤礦以及從事煤炭開採的各類企業)的總工程師。
(二)組織方式。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由具有二級及以上培訓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組織實施。國家煤礦安監局負責中央企業總部及其下一級煤礦企業總工程師,省(自治區、直轄市)屬煤礦企業總部及其下一級煤礦企業、年產1000萬噸及以上規模其他煤礦企業、年產120萬噸及以上規模井工煤礦總工程師的安全培訓;省級負責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考核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培訓考核部門)負責其他煤礦總工程師的安全培訓。
四、嚴格培訓考核,提高培訓質量
(一)培訓內容。以《手冊》培訓為重點,並結合各地區、各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手冊》解讀;新出台的規程、規範和技術標準;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經驗交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二)培訓時間。不少於56學時,但最長不超過80學時。
(三)考核發證。培訓結束後,由培訓考核部門組織考試,考核合格後頒發《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結業證書》,證書式樣由國家煤礦安監局統一制定。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培訓考核部門、有關煤礦安全培訓機構和各煤礦企業,要高度重視“總工程師培訓工程”,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煤礦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並根據本通知精神,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辦法,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省級培訓考核部門要建立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信息統計報送制度,每年年底前,向國家煤礦安監局報送培訓、考核等情況。各煤礦企業要研究制定培訓計畫,統籌安排,保證本單位的所有總工程師都參加培訓;同時,要抓好其他技術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強化培訓管理。承擔煤礦總工程師培訓工作的安全培訓機構,要按照規定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進行教學,認真研究培訓方案,精心設計培訓課程,安排業務水平高、有經驗的教授和專家講課,採取典型案例分析和經驗交流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進行培訓。要廣泛聽取學員意見,認真總結分析,及時完善培訓方案,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嚴格教學管理,嚴肅查處替學、代考等現象,嚴防培訓走過場。
(三)加強監督檢查。各級培訓考核部門要加強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作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煤礦企業參加培訓的情況和安全培訓機構培訓內容、教學管理和培訓效果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責令有關單位進行整改。地方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煤礦總工程師安全培訓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督促煤礦企業積極選派總工程師參加培訓,推動“總工程師培訓工程”的順利實施。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