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浮遠岫圖

煙浮遠岫圖是一幅名畫,據考證是清朝時期康熙年間的著名畫家王鑑77歲的作品。

藝術作品

點擊查看大圖
《煙浮遠岫圖》作於清康熙十四年,作者王鑑時年七十七歲,是他逝世前兩年的作品。畫家一生精於摹古,但能融化古人筆法而成自家風貌。 “四王”均善摹古,但他們各自畫風不一,在吸取古法之上,他們是求創新、有變通的。此幅《煙浮遠岫圖》的右上角,作者自題:“乙卯夏日仿巨然煙浮遠岫。王鑑”。巨然是五代南唐時期的畫家,他在江寧開元寺為僧,多畫江南一帶山水,筆墨清潤,善用長披麻皴,山頂畫礬頭,以破筆焦墨點苔,山間多畫溪流,樹木皆屈曲多姿,畫風雄奇秀逸。

作品內容

王鑑在此畫中,亦是描繪江南的山巒丘嶺,所謂的山多頭,而不
嶒崚奇峭之狀。畫面中間有—溪流蜿蜒流過,山石上雜樹叢生,山石多以長披麻皴寫之,上有焦墨點苔。皴染細緻,墨色秀潤,設色淡雅,秋山的寧靜沉寂生於畫家的筆端。在樹法上,與巨然屈曲的形貌不太相似,此圖中的樹多為直乾,分枝下偃,與山脈的縱橫走向趨向一致,畫面豐富而整飭。師其意而不師其跡,是王鑑摹
古的用意所在,尤其這幅作於他晚年的作品,已自具面目,並不一味沉湎於古人粉本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