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麥散

煎麥散 : 煎麥散出自《博濟方》卷一。別名;麥煎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麥煎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由大鱉甲60克(醋煮三五十沸後,淨去裙襴,另用好醋煮令香) 銀州柴胡60克(去苗) 大川烏頭30克(炮裂,去皮、臍) 元參90克 乾漆30克(炒) 乾葛30克 秦艽60克(去土) 人參30克 茯苓30克配伍組成. 主治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減少,肌瘦面黃。具 調補營衛功效。

基本信息

煎麥散

正文

煎麥散

來源

《博濟方》卷一。

異名

麥煎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麥煎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組成

大鱉甲60克(醋煮三五十沸後,淨去裙襴,另用好醋煮令香) 銀州柴胡60克(去苗) 大川烏頭30克(炮裂,去皮、臍) 元參90克 乾漆30克(炒) 乾葛30克 秦艽60克(去土) 人參30克 茯苓30克

用法

上藥為末。每服6克,先用小麥3~7粒,煎湯取150毫升,去麥,再入諸藥,同煎至105毫升,食後或臨臥時溫服。

功用

調補營衛。

主治

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減少,肌瘦面黃。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