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圻鎮

焦圻鎮

焦圻鎮位於安鄉縣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東與湖北省公安縣相鄰,西與澧縣、津市接壤,主產糧、棉、油,盛產柑桔、鮮魚。

基本信息

簡介

焦圻鎮位於安鄉縣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東與湖北省公安縣相鄰,西與澧縣、津市接壤。集雨面積53000畝,耕地面積2.3萬畝,轄民主、和平2個居委會;安金、荷花山、長樂、張家拐、長興、五一、三合、北堤、青龍窯、新碼10個村委會,1個林場,1個漁場,人口2.1萬人。

焦圻鎮主產糧、棉、油,盛產柑桔、鮮魚。改革開放以來,焦圻鎮人民在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工業興鎮,建成了一家煙花鞭炮廠,1家紙箱包裝印刷廠,5家籽棉加工廠。

該鎮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全鎮境內溝渠暢通,硬化道路47.5公里,實現水泥路“村村通”,全鎮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安鄉縣焦圻鎮中學嚴格遵循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率先試點,深化教育內部體制改革,採取“撤、並、聯、兼、轉、靠”的方法,將鎮教育辦及各村小與鎮中學融為一家。實行“一塊牌子、一套班子、一個院子、一支筆簽字、一本帳、一個食堂就餐”的“六個一”歸口管理。徹底根除了過去機構臃腫、開支重疊、相互掣肘、彼此隔膜的傳統痼疾。“瓶頸”乍破天地寬,國小中學一家親。教育督查中,中學校長傅依國看到各村小教室窗玻璃大半破損,考慮村小財力有限,便安排後勤人員為村小配置玻璃,並派車把玻璃送到學校,分文不收。合併後的第一個校長會上,傅校長又鄭重承諾,本期將採取傾斜政策,中學擠出2萬元補貼給下面村小。更讓人振奮的是,據焦圻鎮中學財經預算顯示,本期將節省開支近5萬元。

歷史沿革

焦圻古稱焦泗圻,1950年建焦圻鎮,1958年改置東風公社,屬澧縣第七區,1960年劃屬安鄉縣安澧公社,1961年析置安金、安福、安凝公社,1984年合置安金鄉,同年改焦圻鎮。2015年,安鄉縣鄉鎮區劃調整,將安福、安凝2個鄉和焦圻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大湖口鎮。

歷史文化

焦圻古稱焦泗圻,地處湘鄂邊陲,遠有幕阜山高千仞,近有黃山、梁山蔥翠妖嬈,南望洞庭湖碧波萬頃,身邊有焦泗水低吟淺唱,平疇綠野,紫嵐瑞靄,在詩人眼中勝過渤海仙境蓬萊島。前清進士、曾任康熙皇帝侍讀、翰林院編修的安鄉俊彥張明先,在《焦圻螺黛》一詩里對此有過精妙的描述:“山隈村落曉風輕,四望焦圻未了青。分得湘君新黛髻,擬來虔郡舊螺亭。千尋幕阜嵐和接,數點梁峰翠欲停。山水眼前一都會,勝游蓬島戲窮溟。”清康熙大理寺少卿孫襄力,也在《舟過焦圻》詩中,描寫了焦圻“驚濤萬片捲風來”的水鄉勝狀。焦圻古鎮所在地軍牧村,曾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駐軍牧馬之處,張明先在《軍牧生芻》詩中寫道:“一圻春草遍芳柔,不減晴川鸚鵡洲。”詩人認為此處景致,堪與崔顥《黃鶴樓》詩中所寫“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相媲美。古焦圻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民勤勞,民風淳樸。史稱“有文才,多善政,循行阡陌,作歌勸農,深得民心”的明朝知縣吳申,多次深入鄉村視察農事,也曾到過焦圻。這天,他帶一二隨從,頭頂麗日,勒轡緩行,一路所見是“綠柳薰風詠醉蟬”,“忽睹晴光百草暉”的田園風光,是新婦老翁忙插田的農事場景,不禁心花怒放。行至焦圻庵堂下馬,主人搬來藤床,他躺在樹陰里歇息品茗,興之所至,吟《憩焦泗圻精舍》詩一首:“焦泗圻頭新水深,清暉環映小叢林。我來下馬日當午,暫且藤床坐綠陰。”字裡行間透出了舒適和愜意。吳知縣在焦圻等地視察後回到縣衙,興猶未盡,又寫了一首《栽秧歌》:“詠也呵,詠也呵,楚人競唱栽秧歌。栽秧歌,時已及,聞得村村鼓聲急。田夫使牛扶犁耙,田婦栽秧戴涼笠。今日東家栽,明日西家植,輪工皆得相資力……”好一幅和諧的農耕圖!此歌現鐫刻在《中國常德詩牆》上,供中外遊人品讀朗吟。洞庭峭壁黃山與焦圻直線距離僅10來里,其山頂上的雲井是焦圻人的氣象“預報台”:光耀紫煙為“黃山瑞靄”,兆晴;輕雲出岫如“玉女披紗”,兆雨。焦圻人憑此安排農事,“較雨量晴農不爽,未曾禱祝已成霖”。清代文人劉明順的《孱陵竹枝詞》云:“賽社歸來酒半醺,路旁遊子說紛紛。昨日焦圻街上過,聞道黃山井出雲。”正是這一現象的寫照。春風駘蕩,換了人間。今天的焦圻,街市瓊樓如雨後春筍,道闊店稠,商賈雲集,市面繁華,弦歌飛揚;新農村日新月異,柳綠桃紅,棉白稻黃。水美魚肥,珠燦蓮香。迷人的焦圻從古詩詞里走出來,又一頭扎進了濃墨重彩的畫屏里.引得多少熱愛她的人士為之折腰,為之謳歌!

特色產品

焦圻膏藥清乾隆年間(公元1749年左右),安鄉縣焦圻鎮有一戶吳姓人家,戶主叫吳太和。吳家當時家境貧寒,靠開設一家小飯鋪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吳太和很仁義,凡住店旅客不論有錢或無錢都熱情接待,因此,飯鋪在地方上頗有一些名氣。一次,飯鋪住進了一位從遠方來的游醫,此人姓金,江西人。他身患重病,生活潦倒。吳家為他請醫治病,生活上也給予了多方面的照顧。經過精心護理,這位游醫逐漸恢復了健康。吳太和見他貧困潦倒,不僅免收了他的食宿費,還代他付清了所欠藥費。金姓游醫非常感激,離店時,送給吳家一個製作膏藥的秘方,並一再交待,用此秘方製作膏藥可醫治五癆七傷、四肢麻木等風濕病症。金姓游醫還再三叮囑,為保密起見,此秘方今後只能代代傳給長子,不可傳給他人,也不要買田置地,全家人的生活是可以過得去的。就這樣,吳家開始製作寒濕膏藥、小膏藥以及鯽魚膏藥,收入的確可以度日持家,而且膏藥名氣越來越大。焦圻膏藥傳沿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