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抗戰論

1933年面對日本軍閥的步步進逼,李宗仁發表了《焦土抗戰論》一文,全國各報競相轉載,成為當時熱議。全文分三部:一,全面戰;二,攻擊戰;三,持久戰。精義是發揮我所長,利用我廣土眾民,山川險阻等優越條件來困擾敵人。作有計畫的節節抵抗的長期消耗戰。誘敵深入,堅壁清野,發動游擊戰,破壞敵人後方交通,使亂陷入泥沼之中。李宗仁的焦土抗戰並不是後來的國民黨“焦土政策”,是毛澤東《論持久戰》的前篇。

簡介

11月12日日軍攻占湖南北部重鎮岳陽,威脅長沙。國民黨政府以焦土抗戰為名,密令張治中燒毀長沙,企圖以此阻止日軍的進攻。結果,全城房屋大部焚毀,燒死居民達2萬餘人,100萬戶人家被毀,財產損失無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