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宗

休字輩的,有休復先生。 通字輩的,有通微先生。 1328年,觀字輩。

無極宗

中國道家學術流派,並非道教團體、也非民間宗教。
無極一脈,立宗於晉,興於隋唐,分繫於元,隱於明清。
學術源頭始自河上公。無極一脈,因圖而立,納玄理體用於圖。全部的核心就是一個無極圖。
理法分簡繁,一宗分兩支:
無極宗太和系,無極宗萬化系。一是從簡直入,一是化繁而入。

太和系

走學術路線。學術至簡!
太和一系一直是以太和玄圖為師。道本天傳,學術傳授者是引導者。
太和系學術實踐,以玄理和內丹為主。
太和系內丹學術風格,與鍾呂丹法和南宗丹法較為接近,不循現代道教心性之說。

萬化系

走技術路線。技術極繁!
萬化一系是以術入道。更多是學徒跟隨制度。
萬化系學術實踐,多為預測、技擊、醫藥、符文等單科教學。

學術源流

不談內部學術,只論世傳之學術。內部學術另有傳承,少有對外公開。

外部流傳

河上公(注書傳圖),其後始傳。
授:安期生——毛翕公——樂瑕公——樂毅——蓋公——齊高密——曹參;其間,並清淨之學與玄理,體用俱妙。
另有兩支傳於東漢,一支傳至鄭玄,參而注《易緯》;一支傳至魏伯陽,參而著《參同契》;後傳至,三國劉邵參而著《人物誌》,晉景林真人參而著《黃庭經》,隋蕭吉參而著《五行大義》,唐趙蕤參而著《長短經》
唐代開始,“無極圖”名“大極先天圖”,見於《真玄妙品經》;晚唐《常清淨經》開始部分文字內容也可見到其學理影子,也可參見《太上老君說常清淨妙經纂圖解注》。
鍾離權——呂洞賓——陳摶(並《河圖》《洛書》同傳)——种放
1.种放(《河圖》《洛書》)——李溉——許堅——范諤昌——劉牧,參而著《易數鉤隱圖》;
2.种放(《先天圖》)——穆修,
一傳李挺之——邵雍,參而著《皇極經世》、《梅花易數》;青城真人,參而著《心易秘占》。
二傳周敦頤,翻而立《太極圖說》——程顥、程頤。

兩系、核心、系外

核心弟子,則是得到完整的無保留教學,而且師父養之。
傳承弟子,學術團體記錄中有身份,但並非完整的學術教學。
太和系,一般將引導者稱為師叔師伯,即使對女性也是這樣稱呼。
萬化系,術中多有傳授者的經驗,故稱師父。傳道業為師,授技藝為父。
系外弟子,未得傳承、不能入門。只是得學術或方法之傳授。只能稱教導者為業師,所謂授業、學業之意。

歷史人物

在正常的情況下,外門弟子是絕對不允許知道三代前和後續的排輩的。
很簡單,免得出去忽悠。一旦遇到真傳的,兩邊譜系一對,三代之前不知道,即可鑑定為騙子。

早期人物

略提一句早期字輩,“理義明達、休問圓通”。隨後提及幾位歷史上有記錄的人物。
達字輩的,有達靈先生。748年受法。後來也有另學。據說晚年和正陽真人同行。
休字輩的,有休復先生。受法於778年,道成後顯化二十年。後人曾誤將他和呂洞賓先生度的一個理髮匠混淆。按歷史,呂洞賓先生大概798年才出生。
通字輩的,有通微先生。
1078年安字輩。有安道先生。但不確定。因為也有說法,他不是。具體的只有整理譜系的師兄才清楚。
1108年、1138年、1168年、1198年、1228年。之後出了點狀況。因為元代,導致譜系傳承耽誤了十年。1268年1298年、1328年、1358年是後面的四輩傳承。
1138年,比較牛叉。出了兩位立教的猛人。1138年德字輩。
一位姓蕭,雖從本宗,但另有得法。於德字輩傳法前,復問稟明,乃許可立派。蕭真人立教太一。是上一輩直接修成的,還是1108年那輩家傳的就不知道了。管譜系的才清楚。但能確定的是,立教的那位另有得法。只是在1138年立教而已。
德字輩的,有德仁先生,三年而玄理無礙,因為當時環境,立教門可以庇護人。特為許可。乃於1142年立教大道。其風格近乎儒,乃納達人志士而藏身教中。不享受、不化緣、自力更生。傳五代後衰微,或許是不用藏身了,或許是其他的。具體估計本宗的也不清楚了。一說是志士起自然絕跡,一說是殘餘合併入全真。
1228-1268,這中間間隔了四十年。除了臨安,其他地方都被蠻人滅了。這時,無極宗分支系。萬化、太和,兩系並存。
兩支各自保存另一支資料,萬一有一支斷絕,還可以從另一支恢復。
1268年、1298年、1328年、1358是後面的四輩傳承。“鑒玉觀金”。
1298年,玉吾先生受法。但先生已是當時大儒。所以一般只是稱他旁及內丹。
1328年,觀字輩。觀吾先生受法。而言得青城之傳。就是太和系玄理。跟著第二年,1329年先生就得法於緣督子,得了南宗的核心秘傳。在無極宗得了玄理,在南宗得了丹法,教徒是北宗道士。觀吾先生就是上陽子陳致虛。

譜系記錄

理、達、休、通、安、德、玉、觀。這八輩九位都是歷史上留下記錄的先生。其中有核心,也有普通傳承。
30年一批一批的傳法。痕跡是非常清晰的。
前面是24輩。後面從1388到1997是21輩。
元初的時候,時局變動,緩了十年。清初的時候,時局變動,緩了九年。
完整的譜系,據說很多,貌似最核心的人,在你離世前,都要寫類似自傳的資料,放到專門管理的人那裡。
什麼時候出生,什麼時候受法,什麼時候換藝,什麼時候雜學,什麼時候有成,什麼時候生子,什麼時候收徒,徒弟親戚中哪幾個學得不錯的到什麼程度。這些都要註明的。
外門的不需要知道這么多,內門的稍微聽下不用背下,核心的也只有專門管理的需要去記憶、整理、保存。

當代活動

無極宗的學術主體,已在2001年前,就帶著核心弟子們,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
核心弟子都是帶著身邊教學。兩系弟子都必須經過出師認可,才允許以本宗名義露面。
但也只是名義而已,只有核心弟子才是繼承學術團體的各組織職務。

求真齋論壇

求真齋論壇的站長“風平水靜”是無極宗太和系弟子。字輩是1997年的第四十五字。
在2004年經過師長認定出師,2005年建立求真齋論壇。但他並沒有以無極宗學術團體名義活動。
求真齋論壇只是在推崇健身、公益、生活,並未公開無極宗的具體學術。
“風平水靜”暫無收徒資格,至2011年底,他尚未經過無極宗學術考核,故而不具有開門戶資格。

名稱相似的流派

以下三個,請勿混淆:
1.民間無極教
2.武當太和門
3.山東無極門
無極宗是學術流派,並非宗教流派,也非武術流派。

學術傳承

學術傳承和學術教授是不同的。
傳承是身份登記,學術團體接納。
傳授是不進入學術團體,僅僅是得到部分理法教學。

學術規矩

教學也就是專門的“度師、傳師”,負責在學術流派招人時教學。
傳統流派中,至少有三位,一位“引入門戶”、一位“見證儀式”、一位“傳授理法”。
負責典籍整理的、負責安排同輩生活的、負責安排下輩的、負責對外宣傳的、負責換藝交流的……
即使學術流派,內部也是組織分工,各方面都有專人負責。
傳統學術團體,多是如此,規矩繁多,條理分明。
網文小說中的遇見高人然後拜入流派,其實不太可能。“引師”招人入門,未必親傳。現代網路流行的XX流派掌門人更在是不可思議,簡直就是自封董事長,然後在大街上發廣告傳單。

教學提醒

學術流派,並非宗教,更無普度。
學術團體不需要弘教,根本就不會對外收徒。也不會隨便找個人就去做理法教學。
對無極宗學術感興趣的,要么等到無極宗再次招人,要么等到非核心的兩系弟子自立門戶。
規矩是30年才選下一代,更無對外宣傳招人的事情。
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下一次是2027年左右。非此時間即不是無極宗。
無極宗是道家學術團體,請勿錯認為武術流派和民間宗教。更不要和網路小說里的無極宗混為一談。
請勿相信網路上各種無極宗收徒的言論,那些多數是修真小說看多了、無聊閒得慌的網路聊天組織。和道家無極宗無關!請注意鑑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