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數據資料手冊

R鋼的焊接CCT圖2.2.415Mn VN鋼的焊接CCT圖2.2.518Mn MoNb鋼的焊接CCT圖2.2.614Mn

內容介紹

焊接數據資料手冊是一部焊接工具書,書中選有精心編排的表示焊接
數據資料的圖表,是焊接工作者從事焊接試驗研究、設計、工藝及教學工
作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本手冊涉及的內容比較全面,包括電弧焊、電阻
焊、釺焊、氣焊、特種焊、切割、熱噴塗等焊接工藝方法;各種材料(黑
色、有色及異種金屬)的焊接;焊接冶金、設計、質量檢驗等各方面的數據
資料。在資料內容選擇上本手冊以實用為原則,因此,也是焊接工作者學
習及從事焊接生產的實用讀物。

作品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焊接方法的發明年代及國別
2焊接方法的分類及特點
2.1基本焊接方法及分類
2.2常用焊接方法的適用範圍
2.3常用金屬材料適用的焊接方法
2.4常用焊接熱源的特性
2.5常用焊接方法的熱效率
2.6常用電弧焊方法的熔深係數
2.7常用電弧焊方法的有效功率因

2.8不同焊接方法焊縫金屬中的擴
散氫含量
2.9常用焊接熱源的能量密度和熱
量消耗
2.10常用焊接熱源的焊接熱輸入比

3焊接方法的比較及選擇
3.1電弧焊方法的比較
3.2MIG焊、CO2氣體保護電弧焊、
TIG焊的比較
3.3MIG焊、TIG焊焊接性能比較
3.4CO2氣體保護電弧焊和手工電
弧焊熔敷速度的比較
3.5T1G焊和等離子弧焊焊接速度
的比較
3.6等離子弧和鎢極電弧的比較
3.7電子束焊、等離子弧焊、TIG
焊的焊縫斷面形狀比較
3.8TIG焊、MIG焊和等離子弧焊
焊接成本的比較
3.9CO2氣體保護電弧焊和埋弧焊
抗銹能力的比較
3.10幾種氣體保護焊接方法的應
用及特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焊接冶金
1金屬焊接性
1.1焊接性試驗方法分類
1.2鋼的碳當量公式
1.2.1碳當量公式(CE、Ceq)
1.2.2碳當量公式(Pcm)
1.2.3碳當量公式(CEN)
1.2.4各種碳當量公式及其相關係數
1.2.5常用低合金高強度鋼的碳當
量及允許的最大硬度
(Hmax)
1.2.6不同強度級別鋼種的限界
Pcm值
1.3主要焊接性試驗方法
1.3.1斜y形坡口焊接裂紋試驗
1.3.2剛性固定對接裂紋試驗
1.3.3十字接頭裂紋試驗
1.3.4T形接頭焊接裂紋試驗
1.3.5搭接接頭(CTS)焊接裂紋試

1.3.6窗形拘束裂紋試驗
1.3.7壓板對接(FISCO)焊接裂紋
試驗
1.3.8拉伸拘束裂紋試驗
1.3.9剛性拘束裂紋試驗
1.3.10插銷試驗
1.3.11可變拘束裂紋試驗
1.3.12再熱裂紋敏感性試驗
(1)鐵研式自拘束試驗
(2)插銷試驗
1.3.13層狀撕裂敏感性試驗
(1)Z向拉伸層狀撕裂敏感性試驗
(2)Granfild層狀撕裂試驗
1.3.14焊接熱影響區(HAZ)最高
硬度試驗
1.3.15焊接熱影響區(HAZ)最高
硬度計算公式
2焊接熱影響區(HAZ)的組織
分布及連續冷卻組織轉變圖
2.1焊接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
2.1.1焊接熱影響區內不同溫度范
圍的各區劃分
2.1.2距離焊縫各點的焊接熱循環
2.1.3低碳鋼熱影響區的組織分布
特徵及性能
2.1.416Mn鋼的焊接熱影響區
2.1.5不同焊接方法的熱影響區平
均尺寸
2.1.6不同鋼種的焊接熱影響區
2.2連續冷卻組織轉變圖
2.2.1低合金鋼
的模擬焊接CCT圖
2.2.2某些高強度鋼的臨界冷卻時
間(t8/5)
2.2.316MnR鋼的焊接CCT圖
2.2.415MnVN鋼的焊接CCT圖
2.2.518MnMoNb鋼的焊接CCT圖
2.2.614MnMoNbB鋼的焊接CCT圖
2.2.715MnMoVNRE鋼的焊接
CCT圖
2.2.821/4Cr-1Mo鋼的焊接CCT

2.2.912Ni2CrMoV鋼的焊接
CCT圖
2.2.10日本HW36鋼的焊接CCT

2.2.11美國T-1鋼的焊接CCT圖
2.3焊接冷卻時間(一)
2.3.1計算公式(日本稻垣公式)
2.3.2不同焊接方法計算冷卻時間
的各係數值
2.3.3手弧焊t8/5(a)和t8/3(b)
冷卻時間線算圖
2.3.4 CO2氣體保護電弧焊t8/5(a)
和t8/3(b)冷卻時間線算

2.3.5埋弧焊t8/5(a)和t8/3(b)
冷卻時間線算圖
2.3.6t8/5與線能量(E)和板厚(δ)
的關係
2.4焊接冷卻時間(二)
2.4.1傳熱理論計算公式
2.4.2臨界厚度計算公式
2.4.3臨界厚度的線算圖
2.4.4求t8/5的作圖法
3低合金結構鋼焊縫的組織
3.1合金結構鋼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3.2低合金結構鋼焊縫組織的形態
3.3低合金結構鋼焊縫的組織轉變
圖及韌化途徑
4焊接裂紋
4.1焊接裂紋的分布特徵
4.2焊接裂紋分類表
4.3熱裂紋
4.3.1結晶裂紋產生的原因
4.3.2鐵二元和鎳二元共晶成分及
共晶溫度
4.3.3合金元素對結晶裂紋的影響
(1)臨界應變增長率(簡稱CST)
(2)熱裂紋敏感係數(簡稱HCS)
4.3.4不鏽鋼焊縫中合金元素對結
晶裂紋的影響
4.3.5結晶裂紋的防止措施
4.4冷裂紋
4.4.1碳當量與臨界含氫量的關係
4.4.2氫在不同鋼中的擴散係數
4.4.3拘束應力的分類
4.4.4一些鋼的相變溫度及所引起
的應變
4.4.5拘束度R及其計算公式
4.4.6實際結構焊接接頭拘束度的
有關數據
4.4.7一般常用鋼的臨界拘束度Rc
4.4.8拘束應力公式
4.4.9拘束係數計算公式
4.4.10臨界拘束應力的經驗公式
4.4.11防止冷裂紋的預熱溫度經驗
公式
4.4.12Pcm及板厚與預熱溫度的
關係
4.4.13Pw與預熱溫度的關係
4.4.14根據Pw及板厚δ確定的局
部預熱溫度
4.4.15後熱溫度的經驗公式
4.4.16避免裂紋所需的後熱溫度和
後熱時間
4.4.17採用後熱對預熱溫度的影響
4.5再熱裂紋
4.5.1判斷再熱裂紋的經驗公式
4.5.2防止再熱裂紋的預熱及後熱
4.6層狀撕裂
4.6.1層狀撕裂敏感性評定公式
4.6.2層狀撕裂敏感性指數Pl與(δz)r
的關係
4.6.3防止層狀撕裂的措施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電弧焊
1手工電弧焊
1.1焊條
1.1.1焊條的型號
(1)焊條型號的分類及代號
(2)焊條長度的規定
(3)碳鋼焊條型號的編制方法
(4)低合金鋼焊條型號的編制方法
(5)不鏽鋼焊條型號的編制方法
(6)鑄鐵焊條型號的編制方法
1.1.2焊條牌號的分類及表示方法
(1)焊條牌號的類別及符號
(2)焊條型號大類與焊條牌號大類對
照表
(3)焊條牌號的藥皮類型及焊接電源
的表示方法
(4)結構鋼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5)鉻和鉻鉬耐熱鋼焊條牌號的表示
方法
(6)低溫鋼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7)不鏽鋼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8)堆焊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9)鑄鐵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10)鎳及鎳合金焊條牌號的表示方

(11)銅及銅合金焊條牌號的表示方

(12)鋁及鋁合金焊條牌號的表示方

(13)特殊用途焊條牌號的表示方法
(14)結構鋼焊條的牌號、型號及主
要用途
(15)鉻及鉻鉬耐熱鋼焊條的牌號、
型號及主要用途
(16)低溫鋼焊條的牌號、型號及主
要用途
(17)不鏽鋼焊條的牌號、型號及主
要用途
(18)堆焊焊條的牌號 各國標準型
號及堆焊層硬度
(19)鑄鐵焊條的型號 牌號及主要
用途
(20)鎳及鎳合金焊條的牌號及焊縫
主要成分
(21)銅及銅合金焊條的牌號、型號及焊縫
主要成分
(22)鋁及鋁合金焊條的牌號、型號
及焊縫主要成分
(23)特殊用途焊條的牌號及主要用

1.1.3 藥皮
(1)國產焊條藥皮類型及特點
(2)常用藥皮原材料的組成與作用
(3)焊條藥皮礦物類原材料的成分及
作用
(4)焊條藥皮中有機物原材料的成分
及作用
(5)焊條藥皮中鐵合金和金屬粉的成
分及作用
(6)焊條藥皮中化工產品類的成分及
作用
(7)焊條藥皮組成物用量範圍
(8)焊條藥皮成分組成範圍
(9)焊條藥皮粉劑的顆粒度(目數)
(10)幾種篩號及規格
(11)不同類型焊條藥皮對鈉水玻璃
模數及密度的要求
(12)常用粘塑劑及其適用範圍
(13)幾種焊條保護氣氛的組成
(14)幾種鐵合金的焙燒鈍化規範
(15)焊條熔渣凝固溫度範圍實測值
1.1.4焊條性能
(1)幾種焊條工藝性能一覽表
(2)幾種焊條冶金性能一覽表
(3)焊條的熔化速度
(4)焊芯的溫度與熔化時間的關係
(5)焊接時沿焊條長度藥皮表面上的
溫度分布
(6)不鏽鋼焊條藥皮表面的溫升曲線
1.1.5焊條的烘乾
(1)焊條的烘乾脫水曲線
(2)焊條的烘乾參數
(3)焊條的再烘乾參數
(4)連續烘乾時間對焊條的影響
(5)烘乾次數對焊條的影響
(6)焊條烘乾溫度與焊縫中擴散氫含
量的關係
1.2操作及工藝參數
1.2.1定位焊尺寸
1.2.2對接裝配的錯邊量允許值
1.2.3電弧長度對焊接質量的影響
1.2.4焊接電流對氣孔的影響
1.2.5焊接電流對焊縫金屬化學成
分的影響
1.2.6對接平焊的焊條角度
1.2.7角焊焊條角度
1.2.8焊接磁場對磁偏吹的影響
1.3焊接電源
1.3.1各類弧焊電源的特點及適用
範圍
1.3.2各種外特性的形狀及適用范

1.3.3常用弧焊變壓器的類型及用

1.3.4弧焊整流器的類型及用途
1.3.5直流弧焊發電機的類型及用

1.3.6負載持續率對焊接電源效率
的影響
1.3.7弧焊電源的類型及其適用范

1.3.8焊接電纜截面與焊接電流
電纜長度的關係
1.3.9交流弧焊機電纜不同放置情
況的電能損失
1.3.10常用焊鉗的型號及規格
1.3.11護目玻璃選用表
1.3.12交流弧焊機的常見故障及檢
修方法
1.3.13直流弧焊整流器的常見故障
及檢修方法
2埋弧焊
2.1焊劑
2.1.1熔煉焊劑和非熔煉焊劑的特

2.1.2矽酸錳焊劑的典型成分
2.1.3MnO―SiO2系統相圖
2.1.4國產埋弧焊劑的成分和用途
(1)熔煉焊劑的分類及成分
(2)燒結焊劑的分類及成分
2.1.5國產熔煉焊劑的牌號表示方

2.1.6國產燒結焊劑的牌號表示方

2.1.7常用埋弧焊劑的用途及其配
用焊絲
2.1.8日本的埋弧焊劑標準
2.1.9焊劑中SiO2含量與矽過渡量
[△Si]的關係
2.1.10焊劑中MnO含量與錳過渡
量[△Mn]的關係
2.1.11焊劑氧化性對合金元素過渡
量的影響
2.1.12焊接電流對矽和錳過渡量的
影響
2.1.13電弧電壓對矽和錳過渡量的
影響
2.1.14焊劑中CaF2含量對焊縫氣
孔的影響
2.1.15焊劑產生CO:氣體數量對
焊縫金屬含氫量〔H〕的影

2.1.16溫度對焊劑粘度與電阻的影

21.17熔煉焊劑的吸濕曲線
2.1.18非熔煉焊劑的吸濕曲線
2.1.19焊劑的烘乾溫度
2.1.20焊劑粒度及篩子度量表
2.1.21焊劑粒度及其適用的焊接電
流範圍
2.2焊絲
2.2.1常用結構鋼埋弧焊焊接材料
的選用
2.2.2同種焊絲配合不同焊劑時焊
縫金屬的化學成分
2.2.3日本焊絲的種類及成分
2.2.4美國埋弧焊用焊絲的分類及
成分
2.2.5焊絲各部位及焊縫金屬的錳
矽含量
2.3焊接工藝參數
2.3.1埋弧焊的經驗公式
2.3.2焊接電流
(1)焊絲直徑與適用的焊接電流范

(2)焊接電流對熔深的影響
(3)焊接電流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4)焊接電流對焊絲熔化速度的影

(5)焊接電流與焊接速度的關係
2.3.3電弧電壓
(1)電弧電壓對熔深的影響
(2)電弧電壓和焊縫形狀的關係
(3)電弧電壓對焊劑熔化速度的影

2.3.4焊接速度
(1)焊接速度對熔深的影響
(2)焊接速度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2.3.5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
速度對熔深的綜合影響
2.3.6焊絲直徑
(1)焊絲直徑對熔化速度的影響
(2)焊絲直徑對焊縫表面寬度及熔深
的影響
2.3.7焊絲伸出長度和電流密度對
焊絲熔化速度的綜合影響
2.3.8埋弧焊實際焊接電流和電弧
電壓的關係
2.3.9熔劑層厚度對埋弧焊表面成
形及熔透程度的影響
2.3.10焊道截面積的計算
2.3.11焊絲傾角對焊道形狀的影

2.3.12母材傾角對焊道形狀的影

2.3.13對接接頭坡口形狀
(1)中厚板
(2)厚板雙Y形坡口的尺寸
2.3.14埋弧焊工藝舉例
(1)單面焊雙面成形的焊接工藝參

(2)留間隙雙面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3)開坡口雙面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4)船形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5)橫角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6)薄板的焊接工藝參數
2.3.15筒體環縫埋弧焊
(1)偏心距離
(2)筒體直徑和最大焊接電流
2.3.16埋弧焊缺陷產生的原因及防
止措施
3TIG焊接
3.1TIG焊電弧
3.1.1TIG焊電弧的靜特性
(1)鎢極氬(氦)弧的特性
(2)氦、氬、氫混合氣體的電弧特

(3)焊接不同金屬時鎢極電弧的特

3.1.2TIG焊電弧電壓和弧長的關

3.1.3TIG焊電弧電壓和氣體壓力
的關係
3.1.4TIG焊電弧的極性特點
3.1.5TIG焊電弧的弧柱溫度分

3.1.6TIG焊電弧中陽極、陰極和
氣體的熱量分布
3.2電極
3.2.1國產電極的種類和成分
3.2.2日本電極的種類和成分
3.2.3美國電極的種類和成分
3.2.4常用電極材料的電子發射性

3.2.5不同電極和不同材料所需的
空載電壓
3.2.6電極的端頭形狀
3.2.7電極的不同端頭形狀與電弧
燃燒穩定性及焊縫成形的
關係
3.2.8電極頂角對熔寬和熔深的影

3.2.9電極伸出長度和最大允許焊
接電流的關係
3.2.10不同電極的最大允許焊接電
流比較
3.2.11不同極性純鎢電極的最大允
許焊接電流
3.2.12引弧時鎢極的損耗
3.2.13電極沿長度方向的溫度分

3.3保護氣體
3.3.1國產焊接用氬氣的成分
3.3.2日本焊接用氬氣標準
3.3.3氬、氦保護氣體的特性
3.3.4各種材料適用的保護氣體及
特點
3.3.5不同材質所使用的氬氣純度
3.3.6Ar、He、H2、N2氣體的
熱導率與溫度的關係
3.4TIG焊工藝及參數
3.4.1材料種類和TIG焊極性
3.4.2保護氣體流量和風速的關係
3.4.3氬氣流量與保護效果的關係
3.4.4氣體流量和風對保護效果的
影響
3.4.5焊接電流和噴嘴直徑 氣體
流量的關係
3.4.6焊縫表面色澤與氣體保護效

3.4.7焊接電流、焊接速度和焊道
形狀的關係
3.4.8焊接速度對熔深、焊道形狀
的影響
3.4.9奧氏體不鏽鋼薄板手工TIG
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3.4.10鈦及鈦合金手工TIG焊的焊
接工藝參數
3.4.11管子TIG打底焊的焊接工藝
參數
3.4.12管子手工TIG焊的焊接工藝
參數(V形坡口)
3.4.13管子手工TIG焊的焊接工藝
參數(U形坡口)
3.4.14管子TIG自動焊的焊接工藝
參數(懸空焊)
3.4.15自動TIG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平焊位置 帶銅墊夾具)
3.5TI0焊操作
3.5.1焊絲添加方法
3.5.2平焊時焊炬、焊絲的角度
3.5.3橫角焊時焊炬、焊絲的角度
3.5.4水平搭接角焊時焊炬、焊絲
的角度
3.6脈衝HG焊
3.6.1各種材料脈衝TIG焊時脈衝
電流參數的選擇
3.6.2常用脈衝TIG焊脈衝頻率的
選擇
3.6.3脈衝電流和基值電流的組合
對焊縫成形的影響
3.6.4不同板厚的焊縫咬邊與脈衝
幅比和脈衝寬比的關係
3.6.5脈衝幅比與脈衝頻率的關係
3.6.6不鏽鋼薄板脈衝TIG焊的焊
接工藝參數
3.6.7不同材料的管子全位置脈衝
TIG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3.7TIG點焊
3.7.1TIG點焊程式
3.7.2TIG點焊時間對焊核直
徑和強度的影響
3.7.3焊接電流對焊核直徑和強度
的影響
3.7.41Cr18Ni9Ti鋼TIG點焊
的焊接工藝參數
4MIG焊
4.1保護氣體
4.1.1焊接用保護氣體的特徵
4.1.2保護氣體的分類
4.1.3焊接黑色金屬時保護氣體的
分類
4.1.4保護氣體分類的三元圖
4.1.5MIG焊適用的保護氣體
4.1.6常用富Ar混合氣體的特點及
套用範圍
4.1.7國產焊接用氣體的容器塗色
標記
4.1.8焊接用氣體的技術要求
4.1.9德國焊接用保護氣體
4.2熔滴過渡
4.2.1熔滴過渡的種類及特點(直流
反接)
4.2.2焊接電流對熔滴過渡頻率及
熔滴體積的影響
4.2.3德國標準DIN1910,Blatt4
關於電弧形式的分類及熔
滴過渡特徵
4.3臨界電流
4.3.1各種焊絲的臨界電流
4.3.2焊絲直徑對臨界電流的影響
4.3.3氣體混合比對臨界電流的影

4.3.4Ar、CO2、O2二元成分及三
元成分保護氣體的臨界電
流區
4.4MIG焊工藝及參數
4.4.1氣體混合比
(1)Ar-CO2氣體混合比對短路過渡
頻率的影響
(2)短路過渡時氣體混合比對飛濺率
的影響
(3)Ar-He氣體混合比焊鋁時對焊道
形狀的影響
(4)Ar-CO2氣體混合比對焊縫金屬
含氧量的影響
(5)Ar-CO2氣體混合比對合金元素
過渡率的影響
(6)Ar-CO2氣體混合比對焊縫衝擊
吸收功的影響
(7)Ar-CO2氣體混合比對焊絲熔化
速度的影響
(8)Ar-O2氣體混合比對焊絲熔化速
度的影響
(9)Ar-CO2氣體混合比對空間焊縫
成形的影響
(10)Ar-CO2氣體混合比對焊接工藝
的影響
(11)保護氣體成分對18-8Ti鋼焊縫
化學成分和抗晶間腐蝕性能的
影響
(12)保護氣體中含氮量對不鏽鋼焊
縫中鐵素體含量和熱裂紋傾向
的影響
4.4.2焊接電流
(1)焊接電流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2)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的關係
(3)焊接電流和送絲速度的關係
(4)MIG焊使用的焊接電流範圍(碳
鋼)
4.4.3焊接速度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4.4.4焊絲伸出長度
(1)焊絲伸出長度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2)焊絲伸出長度對熔化速度的影響
4.4.5焊道形狀、熔敷速度的調整
方法
5CO2氣體保護電弧焊
5.1CO2電弧
5.1.1CO2電弧的熔化特性
5.2CO2氣體
5.2.1CO2飽和氣體的性能
5.2.2CO2分解度與溫度的關係
5.2.3CO2露點與焊縫金屬含氫量
的關係
5.2.4CO2氣體濕度與焊縫金屬含
氫量的關係
5.2.5CO2氣體中的水分與瓶中壓
力的關係
5.2.6日本焊接用CO2氣體標準
5.3焊絲
5.3.1國產C02焊常用焊絲的化學
成分和用途
5.3.2日本CO2焊絲的化學成分及
熔敷金屬的力學性能
5.3.3美國C02焊絲的種類及性能
5.3.4不同牌號焊絲焊縫金屬的化學
成分及力學性能
5.3.5採用H08Mn2SiA焊絲的焊
縫及接頭力學性能
5.3.6CO2焊絲的最低含Mn、Si量
5.3.7焊絲含氫量對焊縫金屬含氫
量的影響
5.3.8藥芯焊絲
(1)藥芯焊絲和實心焊絲的比較
(2)藥芯焊絲的截面形狀
(3)國產藥芯焊絲的藥芯成分
(4)常用藥芯焊絲的規格及適用的焊
接方法
5.4CO2焊焊接工藝及參數
5.4.1不同極性的套用範圍及特點
5.4.2焊接電流
(1)焊接電流對焊縫形狀的影響
(2)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對氣孔的影

(3)焊接電流對熔敷速度的影響
(4)焊接電流對飛濺率的影響
(5)焊接電流對熔滴過渡頻率的影響
(6)焊接電流和熔滴體積的關係
5.4.3電弧電壓
(1)電弧電壓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2)電弧電壓對短路頻率的影響
(3)電弧電壓對飛濺率的影響
(4)電弧電壓變化對焊縫含N2量及
氣孔的影響
5.4.4焊接速度對焊道形狀的影響
5.4.5氣體流量
(1)CO2氣體流量和風速的關係
(2)CO2氣體流量的選擇
(3)CO2氣體流量和噴嘴高度的關係
5.4.6焊絲直徑
(1)焊絲直徑對焊縫熔深的影響
(2)焊絲直徑與焊絲熔化速度的關係
(3)不同直徑焊絲顆粒過渡的焊接電
流下限值及電弧電壓範圍
(4)各種直徑焊絲的適用範圍
5.4.7導電嘴與母材的距離
(1)導電嘴與母材的距離對焊絲熔化
速度的影響
(2)導電嘴與母材的距離對焊接電流
和熔深的影響
(3)焊絲伸出長度與噴嘴內徑的關係
(4)焊絲伸出長度對焊接過程的影響
5.4.8典型的焊接工藝參數
(1)常用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的範圍
(2)不同直徑焊絲焊接12mm鋼板時
的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範圍
(3)細絲CO2半自動焊工藝參數
(4)細絲CO2自動焊工藝參數
(5)粗絲CO2焊工藝參數
(6)CO2―O2半自動焊工藝參數
(7)CO2電弧點焊工藝參數
(8)採用藥芯焊絲各種位置焊接的焊
接電流範圍
(9)藥芯焊絲對接平焊工藝
5.4.9CO:半自動焊焊接缺陷產生的原
因及防止措施
5.5CO2焊的操作方法
5.5.1CO2半自動焊運條法
(1)前進法的特點
(2)後退法的特點
5.5.2平焊時的焊炬角度
5.5.3橫角焊時的焊炬角度
5.5.4橫焊時的焊炬角度
5.5.5焊道的接頭要領
5.5.6水平鏇轉管焊接時焊炬的位
置與焊道成形的關係
5.6CO2焊機
5.6.1CO2焊機的組成
5.6.2不同焊絲直徑時焊接迴路的
電感值
5.6.3CO2焊常用噴嘴的結構及特

5.6.4不同焊絲直徑選用的導絲管
孔徑
5.6.5常用導電嘴的結構形式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其它焊接方法
1壓焊,
1.1電阻焊
1.1.1電阻焊類型
(1)電阻焊的簡要分類
(2)主要電阻焊方法示意圖
1.1.2金屬材料電阻焊的焊接性
(1)各種金屬材料電阻焊的焊接性指

(2)各種合金相互間電阻焊的焊接性
1.1.3電阻焊的電極材料
(1)美國電阻焊機製造業協會(R.W.
M.A)的電極材料標準
(2)日本電阻焊的電極材料
(3)國內電阻焊的電極材料
1.1.4點焊
(1)點焊電極
(2)點焊時電極材料的選擇
(3)點焊工件與電極的各種配置方式
(4)點焊接頭的搭接寬度
(5)焊點的最小焊點距
(6)低碳鋼串聯點焊時板厚、焊點距與
分流的關係
(7)點焊接頭質量等級
(8)低碳鋼點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9)可淬硬碳鋼點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0)鍍鋅鋼板點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1)不鏽鋼點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2)鋁合金點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3)焊點直徑和強度
(14)焊點表面缺陷及其產生原因
1.1.5縫焊
(1)低碳鋼縫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2)奧氏體不鏽鋼縫焊的焊接工藝參

(3)鋁合金縫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1.6凸焊
(1)凸起的形狀及尺寸
(2)低碳鋼凸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3)不鏽鋼凸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4)鋁合金凸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5)低碳鋼線材交叉凸焊的焊接工藝
參數
1.1.7電阻對焊時的電流密度和壓

1.1.8閃光對焊
(1)閃光焊接頭的預加工
(2)閃光焊接頭最大板寬與板厚的關

(3)閃光焊接頭最大管徑與管壁厚度
的關係
(4)管、棒、板材閃光焊時伸出長度
和總收縮量及燒化時間的關係
1.2擴散焊
1.2.1擴散焊分類及接頭類型
(1)擴散焊分類
(2)擴散焊接頭的四種組合類型
1.2.2擴散焊機
(1)槓桿加壓式真空高頻感應擴散焊

(2)液壓電阻加熱的臥式真空擴散焊

1.2.3真空擴散焊焊接工藝流程
1.2.4擴散焊焊接工藝參數的選擇
(1)擴散規律
(2)擴散焊焊接溫度和熔化溫度的關

(3)接頭強度與焊接溫度的關係
(4)接頭強度與壓力的關係
(5)接頭強度與保溫時間的關係
1.2.5擴散焊焊接工藝
(1)擴散焊的焊接接頭
(2)擴散焊的焊接工藝參數
1.3超音波焊
1.3.1超音波焊分類
(1)超音波焊接的基本類型
(2)超音波焊接振動能量的導人方式
1.3.2超音波焊接的材料範圍
1.3.3超音波焊接的雙金屬種類
1.3.4超音波焊機的結構及類型
(1)超音波點焊機的典型結構
(2)超音波焊機的類型
(3)超音波點焊機功率與幾種金屬熔
深的關係
1.3.5超音波焊焊接工藝參數的選

(1)各種功率超音波焊機中靜壓力的
範圍
(2)靜壓力與功率的關係曲線
(3)靜壓力與焊點抗剪力的關係
(4)靜壓力的大小對形成最高接頭
強度所需時間的影響
6.4熱噴塗塑膠粉末
6.4.1塑膠品種及特性
6.4.2塑膠抗化學腐蝕性能
6.4.3熱塑性塑膠粉末材料
6.4.4熱固性塑膠粉末材料
7熱噴塗塗層性能檢驗
7.1噴塗層法向結合強度試驗
7.1.1噴塗層法向結合強度試驗
(一)
(1)試驗方法及計算公式
(2)試樣尺寸及拉拔速度
7.1.2噴塗層法向結合強度試驗
(二)
(1)試驗方法及計算公式
(2)試樣尺寸及拉拔速度
7.2噴塗層切向結合強度試驗
7.3噴塗層自身強度試驗
7.3.1平行於塗層方向的噴塗層自身
強度試驗(一)
(1)試驗方法及計算公式
(2)試樣尺寸及拉拔速度
7.3.2垂直於塗層方向的噴塗層自
身強度試驗(二)
7.4噴塗層的孔隙率測定
7.4.1浮力法
7.4.2稱量法
8熱噴塗層的機械加工
8.1熱噴塗層機械加工的方法及特

8.2加工熱噴塗層的硬質合金刀具
及其性能
8.3用硬質合金刀具加工熱噴塗層
時推薦的刀具幾何角度
8.4用硬質合金刀具加工熱噴塗層
時推薦的切削參數
8.5用高速鋼刀具加工熱噴塗層時
推薦的切削參數和刀具幾何
角度
參考文獻
附錄A 標準代號
1.國家標準代號
2.專業標準代號
3.行業標準代號
4.原部頒標準代號
5.國外有關標準代號
附錄B 焊接專業標準目錄
1.焊接基礎通用標準
2.焊接材料標準
3.焊接質量、試驗及檢驗標準
4.焊接方法及工藝標準
5.焊接結構標準
6.焊接設備標準
7.焊接安全與衛生標準
8.焊工培訓與考試標準
附錄C 焊接學會
1.國際焊接學會
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
3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焊技術專業
委員會
附錄D 國內外焊條 焊絲及焊劑
牌號對照表
附錄E 電焊機型號編制方法(GB
10249一88)
附錄F 電焊機產品系列型譜(JB/Z
152―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