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五中學

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五中學位於延安路1076號,始建於2000年8月,成立初期為烏魯木齊市延安路學校,2002年12月,經烏市教育局報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命名為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五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漢合校)。占地總面積3747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3.01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現建設有中國小教學實驗樓各一棟。中學教學實驗樓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國小教學實驗樓建築面積5643.96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6000平方米,占總面積的32.5%。中國小現有教學班55個,中學21個(漢語10個,民語11個);國小35個(漢語17個,民語19個)。在校學生2700餘人,學校共有教職工168人(漢語96人,民語72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52人。

自建校以來,各級政府對我校的建設一直給予了極大的關懷,逐年加大建設資金的投入。中、國小陸續建九大功能室共23間,設備均為一類。中學圖書總冊數為16589冊,生均圖書冊數22.54冊,國小圖書總冊數41908冊,生均圖書冊數22.8冊,超過自治區生均20冊的標準。自2006年以來,政府共投入資金近500萬元,新建、改建、擴建、維修教學用房及配套用房,鋪設塑膠跑道,粉刷中國小教學樓,修建圍牆,使教育教學設施趨於齊全。

活動

科普課是我校的校本課,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也已成為傳統活動。學校建有專門的科技航模室,頗具特色。航模隊已屢次在自治區、市、天山區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航模隊員在各級比賽中共有32人次獲得一等獎。2002年被市科協、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科技特色學校”。2005年被命名為天山區級科普教育基地。

該校堅持以生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尤其是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和成長,已成為長期以來重點工作之一。學區內的學生流動人口子女占學校總人數的75%以上,其中,農民工子女就占60%以上。面對現狀採取的主要措施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努力。針對流動人口較多的情況,認真開展家長學校工作,指導家長科學、正確、有效地進行子女的親職教育管理以及安全監護。因此家長學校工作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在2006年獲得了全國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示範家長學校稱號。

學校發展

自建校以來,各級政府對我校的建設一直給予了極大的關懷,逐年加大建設資金的投入。中、國小陸續建九大功能室共23間,設備均為一類。中學圖書總冊數為16589冊,生均圖書冊數22.54冊,國小圖書總冊數41908冊,生均圖書冊數22.8冊,超過自治區生均20冊的標準。自2006年以來,政府共投入資金近500萬元,新建、改建、擴建、維修教學用房及配套用房,鋪設塑膠跑道,粉刷中國小教學樓,修建圍牆,使教育教學設施趨於齊全。

科普課是我校的校本課,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也已成為傳統活動。學校建有專門的科技航模室,頗具特色。航模隊已屢次在自治區、市、天山區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航模隊員在各級比賽中共有32人次獲得一等獎。2002年被市科協、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科技特色學校”。2005年被命名為天山區級科普教育基地。

校堅持以生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尤其是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和成長,已成為長期以來重點工作之一。學區內的學生流動人口子女占學校總人數的75%以上,其中,農民工子女就占60%以上。面對現狀採取的主要措施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努力。針對流動人口較多的情況,認真開展家長學校工作,指導家長科學、正確、有效地進行子女的親職教育管理以及安全監護。因此家長學校工作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在2006年獲得了全國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示範家長學校稱號。

學校設施

校占地面積較大,活動場所多,為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校足球隊、體訓隊成績不斷提高,在市、天山區範圍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長期組織開展校內的籃球、拔河、桌球、廣播操、“三跳”等比賽。通過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學生身體素質有了明顯增強,2008年我校體訓隊在天山區第二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獲團體總分第三名 ;2008年、2009年體育中考成績均超過了85分。

在各級政府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2006—2007學年度,7—12周歲適齡兒童人口入學率為100%;13—15周歲正常適齡人口國中階段入學率為100%,國小、國中輟學率均為0。國小、國中畢業率10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歲人口文盲率為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

學校榮譽

在廣大教職員工的共同努下,不斷進步,成績顯著,這兩年先後獲得全國流動人口家長師範校、市級文明單位、科技特色學校、語言文字規劃化示範校、綠色學校、衛生達標單位、天山區級治安模範單位、素質教育示範校、紅十字工作目標管理優秀單位、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同時,我校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也屢獲佳績:全國競賽3人次,自治區級競賽219人次,市級競賽312人次、天山區級競賽662人次。教師有203人次在全國、自治區、市級、天山區級獲得多項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