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里奇·圖克爾

烏爾里奇·圖克爾

烏爾里奇·圖克爾 (Ulrich Tukur ),1957年7月29日生於德國黑森堡周郊區的菲恩海姆小鎮。德國演員和音樂家。不論在舞台劇方面還是電影方面,烏爾里奇·圖克爾(Ulrich Tukur)都是德國優秀演員之一。他畢業於斯圖加特的一所表演學校,而後在Michael Verhoeven執導的《白玫瑰》中第一次擔任男主角,並憑藉在Reinhard Hauff的電影“STAMMHEIM“中的出色表現榮獲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1985年至1995年間,他一直在位於漢堡的德意志大劇院進行創作和表演,在那裡他曾領銜主演了無數部佳作。

基本信息

個人生活

圖庫爾在漢諾瓦度過他的青年時代。

1977年中學畢業後,作為交換生前往美國波士頓高中。並且在那裡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安伯·伍德(Amber Wood)後來為他生了兩個女兒,馬琳和圖拉姆。

高中畢業後在圖賓根大學修讀德語、英語和歷史 。

曾作為一個歌手,後來在別人的指引下對表演產生了興趣。

演藝經歷

1980-1983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國立音樂和表演藝術學院修讀表演。畢業後,在海德堡一個劇院裡面表演 。

當他還是學生時,就獲得機會出演他的第一部電影《白玫瑰》 (米歇爾·韋爾霍文導演,圖庫爾扮演男主角維利·格拉夫) 。

1984年,在著名導演彼得·查德克的《the Freie Volksbühne Berlin in Joshua Sobols》中扮演一名猶太人是他的演藝事業一個突破點 。

1985年至1995年,在漢堡的德意志話劇院表演。在這裡,他出演了很多次劇目,如莎士比亞的《凱撒大帝》 (扮演凱撒)、 《哈姆雷特》 等等。

1986年,他被評為為德國年度的最佳戲劇演員。

1995年至2003年,與烏爾里沃勒共同擔任漢堡歌劇院院長。

1999年以來,他和第二任妻子攝影師卡塔琳娜約翰 ,在威尼斯的德卡島生活。

2009年,在中德合作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拉貝日記》[電影]中扮演約翰·拉貝。

出道至今,Ulrich Tukur 出演過近70部影片。2001年,他曾和Harvey Keitel一起出演了István Szabó執導的電影TAKING SIDES;2003年和George Clooney一起出演了Steven Soderbergh的電影SOLARIS;和Ulrich Noethen一起出演了Rainer Kaufmann的電影RUNAWAY HORSE.

Ulrich Tukur曾在他的演藝生涯中榮獲過多項大獎。2000年他獲得了德國安道夫葛萊美獎;2004年獲得德國電視獎;2006年,他由於出演奧斯卡獲獎影片THE LIVES OF OTHERS而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2009年由於出演電影《拉貝日記》獲得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作品介紹

2016年《幸福本源》

2015年《感化院》

2013年《馬拉喀什之旅》

2012年《隆美爾》

2012年《月亮上的人》

2012年《休斯頓》

2011年《豪門生死戀》

2011年《長翅膀的豬》

2009年《拉貝日記》

2009年《白絲帶》

2009年《伊甸在西方》

2009年《池底魅影》

2009年《偉大的雄貓》

2009年《鏇風中央》

2009年《父親的遊戲》

2008年《塞拉菲娜》

2008年《殘酷冰雪》

2007年《脫韁之馬》

2007年《42plus》

2006年《竊聽風暴》

2005年《職場殺手》

2005年《柏林1948》

2005年《洪水屠城》

2004年《暗殺希特勒》

2002年《飛向太空2002》

2002年《見證人》

2001年《指揮家的抉擇》

2000年《布霍費爾:仁慈的特工》

1999年《冰淇淋的滋味》

1996年《Charms Zwischenfälle》

1995年《母親的勇氣》

1995年《尼可拉教堂》

1994年《Rotwang muß weg!》

1994年《貓科動物》

1993年《U-234死亡使命》

1992年《琥珀宮之謎》

1990年《沃納》

1988年《菲利克斯》

1986年《大審判》

1984年《Kaltes Fieber》

1982年《白玫瑰》

獲獎記錄

歐洲電影獎
  • ▪ 2012 第15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男演員獎 見證人 (提名)
德國電影獎
  • ▪ 2009 第59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拉貝日記 (獲獎)
  • ▪ 2006 第56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竊聽風暴 (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