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烏歌

烏烏歌是由宋代時期詩人樂雷發寫的一首七言古詩 。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烏烏歌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樂雷發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莫讀書!莫讀書!惠施五車今何如[1]?請君為我焚卻離騷賦,我亦為君劈碎太極圖,朅來相就飲斗酒,聽我仰天歌烏烏[2]。深衣大帶講唐虞,不如長纓系單于;吮毫搦管賦子虛,不如快鞭躍的盧[3]。君不見前年敵兵破巴渝,今年敵兵屠成都[4],風塵澒洞兮虎豹塞途,殺人如麻兮流血成湖。眉山書院嘶哨馬,浣花草堂巢妖狐[5]。何人笞中行?何人縛可汗?何人丸泥封函谷[6]?何人三箭定天山[7]?大冠若箕兮高劍拄頤,朝談回軻兮夕講濂伊[8]。綬若若兮印絫絫,九州博大兮君今何之?有金須碎作僕姑,有鐵須鑄作蒺藜。我當贈君以湛盧青萍之劍,君當報我以太乙白鵲之旗[9]。萬里橫行取金印,何用區區章句為?死諸葛兮能走仲達[10],非孔子兮孰卻萊夷?噫!歌烏烏兮使我不怡,莫讀書,成書痴!

作品注釋

[1]莊子《天下》篇說惠施“其書五車”,後借來指博學。

[2]烏烏:通“嗚嗚”。歌,採用讀書齋刊《雪磯叢稿》,宋代陳思版《雪磯叢稿》和清代潭溪版《雪磯叢稿》為“呼

[3]講唐虞:指道學家。賦《子虛》:借司馬相如來指文學家。的盧:指的盧馬。

[4]今年:指1241年(淳祐元年),那年11月蒙古兵破成都,前年是1239年(嘉熙三年),8月蒙古兵取重慶、眉州等地。敵,一作“賊”。

[5]眉山書院:指眉州孫家的藏書樓兼學堂,象徵道學。浣花草堂:在成都,是杜甫的故居,這裡象徵文學。

[6]漢代王元對隗囂誇口說:“以一丸泥東封函谷關。”

[7]唐代軍隊里讚揚薛仁貴的歌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8]回軻:指顏回孟軻。濂伊:周敦頤號濂溪,程頤號伊川。

[9]湛盧、青萍:都是三國以前傳說的名劍。白鵲之旗:李白送外甥鄭灌從軍》第三首說:“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

[10]《三國志·諸葛亮》注引:“死諸葛走生仲達。”仲達即司馬懿

作品賞析

該詩作於1241年(淳祐元年),元兵已於1239年8月破取重慶、眉州,1241年11月攻破成都,大宋危在旦夕,作者感慨在國家危急之際,書生是“百無一用”的廢物。該文表露了作者勵志發憤、棄筆從戎、誓以救國的雄心壯志,並讚賞道學家得像孔子那樣智勇雙全,文學家得像諸葛亮那樣謀略深遠。

作者簡介

樂雷發,字聲遠,號雪磯,南宋道州寧遠縣人。精通經史,長於詩賦。1253年(寶祐元年),門生姚勉登進士第一後,向理宗上疏,請求理宗重用樂雷發,並願以第相讓。理宗特旨召見雷發,親自考問“學術、才智、選舉、教養”八事,樂雷發“條對切直”,為理宗所“嘉納”,賜以特科第一人。他志在抗金復宋,後因數議時政,不為所用,遂歸隱九疑。樂雷發還鄉後,國勢更衰,理宗深悔沒有採納他的忠言,賜建狀元樓一所、公母銅鑼一對、良田800畝作為褒獎。著作有《雪磯叢稿》五卷,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時選入《四庫全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