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古論元忠

烏古論元忠,本名訛里也,其先上京獨拔古人。父訛論,尚太祖女畢國公主。元忠幼秀異,世宗在潛邸以長女妻之,後封魯國大長公主。

基本信息

烏古論元忠,本名訛里也,其先上京獨拔古人。父訛論,尚太祖女畢國公主。元忠幼秀異,世宗在潛邸以長女妻之,後封魯國大長公主。正隆末,從海陵南伐。世宗即位遼陽,時太保昂為海陵左領軍大都督,遣元忠朝於行在,遂授定遠大將軍,擢符寶郎。諭之曰:“朕初即位,親密無如汝者,侍從宿衛,宜戒不虞。”大定二年,加駙馬都尉,除近侍局使,遷殿前左衛將軍。從世宗獵,上欲射虎,元忠諫止之。進殿前右副都點檢,為賀宋正旦使,還,轉左副都點檢。坐家奴結攬民稅,免官。十一年,復舊職。明年,升都點檢。十五年,北邊淮獻,命元忠往受之,及還,詔諭曰:“朕每遇卿直宿,其寢必安。今夏幸景明宮,卿去久,朕甚思之。”
金史會大興府守臣闕,遂以元忠府事。有僧犯法,吏甫得置獄,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屬使釋之,元忠不聽,主奏其事,世宗召謂曰:“卿不徇情,甚可嘉也,治京如此,朕復何憂。”秩滿,授吏部尚書。以其子誼尚顯宗長女薛國公主。十八年,擢御史大夫,授撒巴山世襲謀克。世宗問左丞相紇石烈良弼孰可相者,良弼以元忠對,乃拜平章政事,封任國公,進尚書右丞相。策論進士之科設,元忠贊成之。世宗將幸會寧,元忠進諫不聽,出真定府,尋復詔為右丞相。
金史世宗欲甓上京城,元忠曰:“此邦遭正隆軍興,百姓凋弊,陛下休養二十餘年,尚未完復。況土性疏惡,甓之恐難經久,風雨摧壞,歲歲繕完,民將益因矣。”駕東幸久之未還,元忠奏曰:“鸞輿駐此已閱歲,倉儲日少,市買漸貴,禁衛暨諸局署多逃者,有司捕置諸法恐傷陛下仁愛。”世宗嘉納之。
金史尋出為北京留守,責諭之曰:“汝強悍自用,顓權而結近密。汝心叵測,其速之官。”後左丞張汝弼奏事,世宗惡其阿順,謂左右日:“卿等每事依違苟避,不肯盡言,高爵厚祿何以勝任。如烏古論元忠為相,剛直敢言,義不顧身,誠可尚也。”於是,改真定府事,移河間。明昌二年,廣寧府。以河間修築球場擾民,會赦下,除順義軍節度使。乞致仕不許,特加開府儀同三司、北京留守。徙濟南府,過闕,令預宴,班平章政事之上。承安二年,移守南京,尋改彰德府,卒。訃聞,上遣宣徽使白琬燒飯,賻物甚厚。元忠素貴,性粗豪而內深忌,世宗嘗責之。又所至不能戢奴僕,世以此為訾雲。子誼。
金史誼本名雄名。大定八年,尚海陵女。宴宗室及六品以上官,命婦預焉,上曰:“此女亦太祖之曾孫,猶朕之女,乃父廢亡,非其女之罪也。”海陵女卒,大定二十一年,尚顯宗女廣平郡主。誼歷仕宮衛,為人粗豪類其父。二十六年,上謂原王曰:“元忠勿望其可復相也。雄名又不及乃父,朕嘗宥待,殊不知恩,汝宜知其為人。”謂平章政事襄曰:“雄名可令補外。自今宮掖官已有旨補外者,比及廷授,即毋令入宮。”於是,誼除同知澄州軍州事。章宗即位,廣平郡主進封鄴國長公主,誼改順天軍節度副使,加駙馬都尉。承安元年,累遷秘書監兼吏部侍郎,改刑部,遷工部尚書。泰和元年,遇父元忠憂。二年,以本官起復。三年,知東平府事,改知真定府事。六年,伐宋,遷元帥左都監。七年,轉左監軍。八年,拜御史大夫。大安中,知大名府。至寧初,以謀逆伏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