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密齋寫山水圖

為密齋寫山水圖

《為密齋寫山水圖》是中國明代畫家王紱的國畫作品。該作品為畫卷,紙本水墨,縱26.7厘米,橫67.9厘米,現流落於(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為密齋寫山水圖》系平遠小景,以倪瓚為師,還吸取了吳鎮畫法。倪畫折筆較少,多用墨中水分來完成的,整個畫面秀潤疏爽。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王紱(1362—1416),一作芾、黼,字孟端,號友石生、九龍山人。江蘇無錫人。十歲能詩,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洪武十一年到京師供職。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胡維庸樹黨謀反,被誅,因此被牽連者數萬人。王紱亦受牽累,謫戊山兩朔州(今大同)將近二十年,建文元年(1399)被釋放回歸無錫,隱居九龍山,潛心於畫事。由於王紱數法甚佳,永樂元年(1402)被薦入文淵閣供職,永樂十年(1412)拜翰林中書舍人,他在《北京八景圖卷》中曾鈐篆書陽文長方形“中書舍人”印。他曾兩次隨明成祖巡狩北京。永樂十四年(1416)卒於北京寓所,終年五十四歲。

年輕時,王紱曾遊歷江淮、黃河、太行等名山大川,對王紱的詩畫創作很有影響。王紱的詩文亦很有名,有《王舍人詩集》、《友石山房集》等傳世。

藝術特色

王紱的繪畫,山水、人物都很精,山水師法元四家,尤以王蒙、倪瓚為主,其畫風幽淡簡遠,繼承了元人水墨山水畫法的傳統,也有的畫能將倪瓚與吳鎮之畫法揉合,乾濕並用,蒼古而厚重,《佩文齋書畫譜.畫傳》十說他“山水用筆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與叔明並駕。”明人王世貞說“孟端在永宣間(永樂.宣德)聲價不下黃鶴山樵。”(《位州山人稿》)。王紱的畫品極高,文徵明在《湖山書屋圖》題跋中說他“人品特高,能不為藝事所役,雖片紙尺縑非其人不可得也。”他不輕易為人繪畫,對於富人用金錢索畫者更是拒之於門外,因此王紱傳世的作品極少,《溪山漁隱圖卷》之出現實為難得。

《為密齋寫山水圖》系平遠小景,以倪瓚為師,還吸取了吳鎮畫法。倪畫折筆較少,多用墨中水分來完成的,整個畫面秀潤疏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