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長角天牛

灰長角天牛

長角灰天牛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山東,國外分布於歐洲、蘇聯的西伯利亞、朝鮮。為害紅松、雲杉。以紅松受害最嚴重。

基本信息

灰長角天牛

(長角灰天牛)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山東,國外分布於歐洲、蘇聯的西伯利亞、朝鮮。為害紅松、雲杉。以紅松受害最嚴重。
成蟲 體扁平,長12-21毫米,寬4-8毫米。底色棕紅,或深或談,被不太密厚的灰色絨毛,與底色相襯。觸角極長,體長與觸角之比,雄蟲為1:3-5,雌蟲為1:2左右;被淡灰色絨毛,每節端部近1/2左右為棕紅或深棕紅色,雄蟲第3-5節下緣密被短柔毛;觸角柄節表面刻點粗糙,略呈粒狀,第3節較柄節稍長;雌蟲從第3節起,各節近乎相等或依次遞短,末節最短;雄蟲自第3節以下,各節均較前節略長,末節最長。前胸背板有許多不規則橫脊線,並雜有粗糙刻點;中部前方有4個棕黃色或金黃色毛斑,處於不太顯著的小瘤之上,排成一橫行;側刺突基部闊大,刺端很短,微向後彎。每一鞘翅上各有兩條深色而略斜的橫斑紋,一位於中部之前,一位於端部1/3處,以後者較顯著;深橫斑處微微弓起,在每一翅上還隱約地可以看到有2、3條縱脊線;表面密布顆粒或粒狀刻點,尤以基部及肩部較顯著;此外還有稀疏的小圓斑點,以翅中央中縫區較多;翅端鈍圓。足相當粗壯,後足脛節第1節長度約與其它3節的總和相等。雌蟲產卵管外露,極顯著;腹部第5節較第3、4節的總和略長,末端不凹陷。
幼蟲 老熟幼蟲長而細扁,額上有8個具剛毛的孔排成一橫列。唇基上有2-4條寬而分離的縱痕。觸角2節,第2節為長方形,並著生一小圓錐形的透明突起。前胸前緣有一橫列剛毛,前胸背板的後面,有兩個非常粗糙而為紅褐色的區域,同時具有多數散開的平滑斑點。無足。肛門三裂。
生物學特性 此蟲一年發生1代,經常以成蟲在蛹室中越冬。次年5月,成蟲咬一扁圓形羽化孔而出; 6月初產卵在新近死亡的或伐倒的針葉樹幹。產卵前先在樹皮上咬一漏斗狀的刻槽,然後以產卵管穿孔使其加深。幼蟲在韌皮部蛀食,到夏末,才蛀入木質部表層內化蛹,也有少數在樹皮下構成蛹室化蛹的,化蛹期在8月末9月初。成蟲羽化後常在蛹室內越冬。

相關條目

計算機工作站

計算機廣域網

計算機區域網路

計算機網路理論

計算機套用系統

孔子教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