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嬰綜合徵

灰嬰綜合徵

灰嬰綜合徵(gray baby sydrome),是氯黴素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氯黴素現在已經嚴格控制使用。

基本信息

簡介

灰嬰綜合徵灰嬰綜合徵
灰嬰綜合徵是指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和臨產的24小時內孕母使用氯黴素,可致使出生的新生兒出現嘔吐、呼吸急促或不規則、皮膚發灰、低體溫、軟弱無力等症狀,甚至造成死亡。妊娠期使用氯黴素,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在正常情況下,氯黴素於葡萄糖醛酸結合成為無活力的物質從腎臟排出。但是,胎兒應肝臟內某些酶系統發育不完全,使氯黴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能力較差。因此,氯黴素便在胎兒體內蓄積,進而影響新生兒心血管功能,導致出現上述“灰嬰綜合徵”的症狀。

特徵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劑量過大(100mg/kg.d)可發生致命毒性反應——灰嬰綜合徵。主要出現在新生兒、早產兒。由於其肝腎功能發育不完全,葡萄糖轉移酶少,故對氯黴素解毒能力較低,腎排泄能力也較差,因此易引起藥物在體內蓄積中毒。進而干擾線粒體核糖體的功能。導致少食、呼吸抑制、心血管性虛脫、發紺——本病由此得名。

最初發病24小時內表現嘔吐、拒哺、呼吸不規則而快、腹部膨脹等,病情危重。以後24小時,病兒軟弱,轉為灰色,體溫下降,循環衰竭等。死亡率約為40%。較大的兒童和成人在用藥劑量過大或肝功能不全時也可發生。但恢復者常無後遺症。故嬰兒、孕婦、乳母應禁用氯霉素。

產生原因

本症為新生兒早產兒用較大劑量的氯黴素(100mg/kg.d)後,血液中濃度迅速增高而產生的急性心血管衰竭,氯黴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曾被廣泛套用於傷寒、腦膜炎、肺炎等疾病的抗菌治療。然而,妊娠期婦女使用它可能引起“灰嬰綜合徵”。妊娠期使用的氯黴素進入胎兒體內還會影響胎兒骨髓造血,致使胎兒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所以,孕婦應儘量避免使用氯黴素。

特點

(1)氯黴素口服、肌注或靜注均可引起上述毒性反應。
(2)患兒大多為早產兒或出生48小時以內的新生兒。
(3)約有60%的患兒可在症狀發生後數小時內死亡。
(4)多在連續採用大劑量氯黴素,血清氯黴素往往異常升高。
(5)死後做病理檢查,各系統和器官無特異性病理變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