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火箭》是一部澳大利亞和寮國合拍的劇情片,由基姆·默多恩特編劇並執導,西爾維婭·威爾斯基擔任製片,Sitthiphon Disamoe、Loungnam Kaosainam、Thep Phongam、Bunsri Yindi主演 。 該片講述一個寮國男孩和家人、夥伴一起穿越被戰爭蹂躪的土地,去參加火箭節比賽的故事。 該片於2013年8月29日在澳大利亞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從出生起便被人認為是身帶詛咒的主人公阿羅,在與家 人遷徙到臨時村落集合後受到的各種排擠。後通過朋友基亞和其叔叔的幫助,與命運做鬥爭,以自己的聰明和勇氣最終贏得一年一度火箭節比賽的勝利,證明自己是正常人並被村民所接受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阿羅 Sitthiphon Disamoe
Kia Loungnam Kaosainam
Purple Thep Phongam
Taitok Bunsri Yindi
Toma Sumrit Warin
馬里 Alice Keohavong

職員表

製作人西爾維婭·威爾斯基Sylvia Wilczynski;Greg Cobain
導演基姆·默多恩特Kim Mordaunt
副導演(助理)Greg Cobain;Phattana Sansumran;
編劇基姆·默多恩特Kim Mordaunt
攝影Andrew Commis
配樂Caitlin Yeo
剪輯Nick Meyers
藝術指導Pete Baxter
服裝設計Woranun Pueakpan
視覺特效Luke Haigh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阿羅 演員Sitthiphon Disamoe
一出生就讓雙胞胎弟弟胎死腹中,繼而又害死了媽媽,後來甚至害得全村人不得安寧而不得不搬走。其實他只不過是一個頑皮少年,所有的行為不過是一個正常人的本能。最終用土製的火箭,衝破黑暗的雲彩,給絕望的人們帶來了雨露的侵潤。而他自己,也得到了導演浪漫主義獎勵—10億元基普的獎金和一片自由的土地。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Purple 演員Thep Phongam
外號“詹姆斯·布朗”,是一個曾經跟美國人打過仗的老兵,他熱愛搖滾,反叛且且有戰鬥精神,也曾信誓旦旦要改變周圍人的命運,但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死於戰爭和疾病,他變得頹廢無力、自暴自棄,成了一個嗜酒如命的酒鬼。他認為阿羅就是又一個他,對阿羅不寄予任何希望,也不認為這個孱弱嬌小的身軀能打破黑暗,帶來光明。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火箭[2013年基姆·默多恩特執導電影]
馬里 演員Alice Keohavong
主人公阿羅的母親,她在懷孕後生出了阿羅和一個死胎,按照當地風俗,雙胞胎一死一活的情況屬於不祥之兆,要將剩下的那個孩子也殺掉,她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執意申明自己只懷了一個。後來搬家時為了幫阿羅搬運他的小船而被船砸死。

( 以上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最佳電影處女作獎《火箭》獲獎
第1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未來景象獎 《火箭》提名
2014年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視覺效果獎 《火箭》獲獎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幕後公司

製作發行公司
Red Lamp FilmsCurious Films
Kino Lorber FilmsKino Lorber
Kurmaca FilmLevel K
Moving Turtle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VS Service Ltd.Screen Australia
Screen NSW參考資料來源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澳大利亞2013年8月29日

德 國
2013年2月10日
柏林國際電影節
美 國2013年4月19日
翠貝卡電影節
美 國2013年5月22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澳大利亞2013年6月8日
悉尼電影節
西班牙2013年7月13日亞洲夏季電影節
紐西蘭2013年7月26日
紐西蘭國際電影節
美 國2013年10月11日夏威夷電影節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

《火箭》具有相當的力量和水準,是一部由小人物命運架構起來的 宏大敘述的類型片,導演賦予了它獨特的視角和無與倫比的敘事真誠。因為真誠,會有一種紀錄片的感覺,一種賈樟柯電影般的文明視角。透過真實的人物面貌和逼真的社會環境,毫不費力,就能看到歷史,看到政治,看到命運。主人公阿羅凸顯出了影片的思考:在新文明撕裂舊文明的時代陣痛中,一個天真無邪,勢單力薄的孩子,如何孤軍奮戰,找到希望。片中的隱喻亦層出不窮:媽媽手裡的藍布隱喻著對自由的渴望;神龕隱喻著封建禮教;美軍留下的炮彈隱喻著隨時可能產生的災難,而那枚歷經艱險終於衝上天空的火箭則隱喻著打破苦難迎接新生的希望。然而在一遍遍鏡頭的強調和敘事的推進中,這些隱喻逐漸變得顯而易見。該片多多少少給人以安慰,儘管體制還無法顛覆,但至少那10億元基普的獎金成為極度理智之外的另一種希冀( 揚子晚報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