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禮儀

火把節禮儀

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彝、白、傈僳、佤、布朗、納西、拉枯、普米等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概述

各地節期不一。貴州的彝族則多在六月初六。雲南白族、彝族一般在每年農曆六二十四日起,一至三天。
火把節古代又稱“星回節”。關於星回節的起源,其說法各不相同:納西族是為紀念一位保護人間五穀豐收而犧牲的天將;傈僳族是為歡迎諸葛亮南征而點燃火把前去驅散前進路上的瘴氣,趕走猛獸;彝族是為除蟲害、慶豐收;彝族支系撒尼人則是為慶賀撒尼英雄用羊角火燒死欺壓撒尼人的魔王。

歷史

火把節的由來傳說不一。白族的傳說是,漢朝的副將郭世忠殺死了大理的曼阿 那酉長,發覺酉長的妻子河南長得很漂亮,便要娶她為妻。河南假意答應,但提出了祭祖亡夫的三個條件,然而,河南在祭夫時,卻點火燒著了靈堂,躍身跳入熊熊烈火申自盡。河南的忠貞勇敢,博得了人們的讚嘆和欽佩。從此每年在河南自盡的日子,白族同胞便點燃火把,串鄉游寨,以示紀念。
一說南詔王皮邏閣邀 約五詔首領聚會,鄧淡詔首領之妻慈善夫人勸夫勿往,不聽,乃以鐵饋套於夫臂,皮邏閣火燒松明樓,五詔首領皆被焚死,慈善尋鐵饋得夫屍以歸。皮邏閣聞其賢,欲妻之。慈善禮葬其夫後,閉城自盡,故滇人於是日燃火炬以吊之。
一說很久以前,天上凶 神斯熱阿比,奉天王安天古茲之命,來到彝族民間派糧派款,收租催稅敲榨勒索,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為了戰勝凶神,大家推 選一位叫阿提拉巴的英雄,同凶神作戰九天九夜,殺死了凶神,為民除了害。天王聞訊大怒,就下“天蟲”吃莊稼,妄圖把人們餓死。時值彝歷“虎丹”時節,洋芋結薯,養麥開花,包穀“背兒”的時候。鋪天蓋地的“天蟲”吃了三天三夜,眼見彝家的莊稼就要毀於一旦,此時大家又聚集在山頭開會,商量高舉火把,燒死“天蟲”的對策。於是彝族的男女老少,人人舉火把燒"天蟲"。火把舉了 三天三夜,燒死了大部分“天蟲”,保護了莊家,奪取了豐收。少部分“天蟲”躲進了莊稼地,為了預防它們再次遺害於民,每年"虎丹"時節,彝族人民就高舉火把,這樣年復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節。
火把節的來歷,在白族、納西族、普米族等各民族中,還有許多傳說。而上述火燒松明樓一說最為普遍。

活動

每逢火把節,彝族、白族家家戶戶門前都要豎起一個火把。在廣場中央堆砌起一個寶塔形火炬。選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 在中間,四周用於柴分層堆砌成寶塔形,頂端放一根掛滿紅花、白餅、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隨鑼聲、號角 聲匯集於廣場,將樹塔點燃。頓時火光沖天,乾柴烈火僻啪作響,與鑼鼓聲、歡呼聲匯成一片,震撼山嶽。納西族的火把節定於農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是納西族人民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隆重節日。火把節第一天,人們選擇又好又長的松木,劈成細條,申間加上易燃的松明,綑紮成火把。傍晚,各家門前的火把就點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節。第三天是火把節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裝飾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莊稼,消滅害蟲,預祝豐年。人們高舉火把,盡情歌舞,通宵達旦。在不少彝族地區,還舉行賽馬、鬥牛、摔餃、射箭、拔河、打鞦韆等活動。
火把節期間另一項重要比賽是摔跤。參賽者身穿短褲,赤膊上陣。開始時互相擁抱,以示友好。裁判員一聲令下,便相撲角力,奮勇拼搏,最後以把對方摔倒、雙肩著地為勝。比賽場面極為壯觀。一處摔跤,八方相聚,盛裝的民眾從四面圍觀,歡呼喝采。小伙子們背著大三弦,帶著竹笛;姑娘們背著自己精心繡制的花掛包,賽前賽後,奏起歡樂的樂曲,跳起歡樂的舞蹈,使比賽充滿熱烈的氣氛。
火把節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選擇配偶的良好機會。節日期間,他們共舉火把為嬉,並歡聚於山間田野,舉行簧火晚會。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彈唱,盡情歌舞,徹夜不息,從中尋求自己心愛的對象。鬥牛比賽中的優勝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為姑娘們所追求和愛慕的人。

慶祝方式

“火把節”慶祝共三天:火把節第一天:祭火。這一天,人人穿著自己心愛的禮服,高高興興。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擺好宴席,五花八門的肉,又香又甜的酒,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會讚不絕口。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游
火把節
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台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伙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斗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詩瑪,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唱起“朵洛荷”、跳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詩瑪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伙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火把節火把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