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經濟

灣區經濟

圍繞沿海口岸分布的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港口群和城鎮群,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

基本信息

簡介

灣區經濟作為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誌。國際一流灣區如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為其最重要特徵,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顯著特徵

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等是“灣區經濟”的顯著特徵。

主要灣區

世界著名的灣區經濟有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倫敦港、悉尼灣區等。其中,名列“世界三大灣區”的是經濟實力最強的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和紐約灣區。

難點和痛點

灣區經濟帶既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經濟成長極,又是技術變革的領頭羊。中國的灣區經濟帶,最具潛力者莫過於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最大的難點和痛點所在。

各大灣區特色

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灣區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灣區是“高科技灣區”,以環境優美、科技發達著稱。擁有世界知名的矽谷以及以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代表的20多所著名科技研究型大學。這裡同時也是谷歌蘋果英特爾、Facebook、Tesla、Nvidia、Gilead、Uber等科技巨頭企業全球總部所在地。舊金山灣區人口超過700萬,其中高科技人員約200多萬,是世界各地科技精英聚集地,華人70多萬。

東京灣區

東京灣區東京灣區
東京灣區是“產業灣區”。日本的東京灣區聚集了日本1/3的人口,2/3的經濟總量,3/4的工業產值,成為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和國際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和消費中心。東京灣沿岸有6個港口首尾相連,吞吐量超5億噸。在龐大港口群的帶動下,東京灣區逐步形成了京濱、京葉兩大工業地帶,鋼鐵、石油化工、現代物流、裝備製造和遊戲動漫、高新技術等產業十分發達。同時該區域也是三菱豐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紐約灣區

紐約灣區紐約灣區
紐約灣區是“金融灣區”。美國的紐約灣區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其金融業、奢侈品業和都市文化都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擁有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美國7大銀行中的6家,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和外貿機構等近3000家機構總部也設於此。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總部設在紐約灣區,堪為“金融灣區”。

粵港澳灣區

粵港澳灣區粵港澳灣區
粵港澳灣區有廣東省9個城市、香港和澳門。與香港澳門位於同一灣區,粵港澳灣區與國際對接就更為便利。歷史上與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經濟聯繫廣泛,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起點,粵港澳灣區發展優勢明顯。同時,粵港澳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有像華為騰訊中興萬科格力大疆等領軍企業。粵港澳大灣區還具備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同時也是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製造中心、投資中心、企業孵化中心和新經濟策源地。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進一步聚集全球先進制造業,繼續大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發展,打造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使其成為帶動中國南部經濟成長的強勁增長極。

杭州灣大灣區

杭州灣大灣區杭州灣大灣區
正在打造的杭州灣大灣區,其核心城市是上海和杭州;其中浙江境內部分的杭州灣經濟區,擁有浙江68%的經濟總量、55%的人口、78%的發明專利申請量、76%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8%的境內上市公司和75%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杭州灣灣區的物流效率高,加速了資金的流動和消費能力的提升。鑒於紐約、東京、舊金山等三大灣區的金融支撐特色非常明顯,杭州灣灣區未來將打造新經濟新金融的創新中心、創新創業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一帶一路的離岸金融服務中心和全油品產業鏈貿易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