灕江山水

灕江山水

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它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灕江風景區遊覽勝地繁多,在短期內只能擇其主要景點進行遊覽,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具有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灕江屬珠江水系,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從桂林到陽朔共83公里水程,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乘舟泛遊灕江,可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閒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詩情畫意。灕江風景區又名灕江山水。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灕江山水灕江山水

百里江流千幅畫,漓江山水甲天下。灕江,桂林人民的母親河,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是桂林風光的靈魂,是桂林風光的精髓。灕江山水早已聞名遐邇,著稱於世。灕江位於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灕江發源於"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嶺灕江見聞貓兒山,那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灕江上游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稱灕江;下游統稱桂江,至梧州市匯入西江,全長約437公里,流域面積約5585平方公里。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堪稱灕江精華。

名字來源

眾所周知“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裡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4月-10月是灕江旅遊的最佳季節,這個期間也是旅遊的高峰期,氣候適宜的桂林會有很多的遊客,房間的預訂和交通也進入高潮,價格比平時有所上漲,所以最好避開這個時間,選擇一個淡季出遊,細細體味這天下美景。

交通信息

選擇從桂林火車站——磨盤山碼頭專線較為適宜

詩句

李可染《灕江山水》(局部)李可染《灕江山水》(局部)

灕江山水 ——李可染《灕江山水》觀後

作者:朱詩向

夢裡仙境心意遐,

水墨奇峰舟為家。

品山品水品生活,

灕江山水一道茶。

李可染的山水畫是代表作,大致分為二類,一類是灕江,其次是井岡山。但被學術界認為,真正具有開創中國20世紀山水畫意義的,卻是其灕江山水畫。

《灕江山水》畫於李可染第三次赴桂林時,也是畫灕江山水最為成熟之際創作的,畫中萬山重疊,無數船隻溯流而進,除了逆光造成的山石之“黑”,豐富的層次和強烈的光線效果,形成了李可染繪畫中“逆光山水”的獨特風貌。 

畫中黑白色塊分布之間留出的最明亮之處是穿越叢山由遠而近的灕江,江水的宛轉穿插將不同遠近的山體間隔開來也聯接起來,產生深度感和寓於清、秀、奇之中的雄渾博大之感。 

李可染從1959年春與畫家顏地同赴桂林寫生,作《畫山側影》等對景寫生作品20多幅。1973年,他畫下了這幅《灕江山水》,直到1977年,李可染才畫出《清漓勝境圖》和《雨中灕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