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作家協會

濰坊市作家協會

濰坊市作家協會成立於1997年10月14日,2004濰坊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核,市委批准, 濰坊市作家協會與濰坊市文聯合署(簡稱市作協)。

簡介

濰坊市作家協會成立於1997年10月14日,2004濰坊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核,

濰坊市作家協會濰坊市作家協會
市委批准, 濰坊市作家協會與濰坊市文聯合署(簡稱市作協)。是黨領導下的全市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協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團結廣大會員,以推出優秀作品,造就優秀作家為目的,繁榮發展濰坊文學事業。現有會員 370 名,其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4 名,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141名。

1997年10月14日濰坊市作家協會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濰坊聖榮大酒店召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委員會,選出第一屆委員會委員29名。

第一屆主席團成員(1997.10---2005.6)。

主 席:林培真穆陶

副主席:陳顯榮、王耀東、鄭海翔(芳洲)王汝凱馬興元(馬克)、王存玉

秘書長:馬克(兼)

副秘書長:賈艷任

企業文化特邀顧問:

萬同輝 濰坊昌大建設集團董事長

陳永興 晨鳴集團董事長

陳 勇 濰坊冠邦集團董事長

濰坊市作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共29人)

(姓氏筆劃為序)

馬 克王一恆 王存玉 王明學 王汝凱 王德信 王耀東 孔德平 馮蜂鳴 馮益漢 朱瑞福 劉志平 劉保富 李萬信 李樹明 李錫賡 張法榮 陳顯榮 陳炳熙 林培真 周淑蘭(女) 鄭海翔 趙寶信 秦景林 夏金亭 郭建華 韓志亮 魏修良 魏寬喜

2001年聘任王慶德為名譽主席。

2001年3月增補張樂生為秘書長。李龍啟、郝金聚為副秘書長。免去馬克秘書長職務。

2005年6月28日,濰坊市作家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濰坊市級機關辦公大樓隆重召開。選舉產生了濰坊市作協第二屆委員會。選出委員31名、主席團成員9名。

第二屆主席團成員(2005.6--- )。

主 席:鄭海翔(芳州)

副主席:劉廣順 王汝凱 李樹明 陳雪梅 張建平

主席團委員:孫貴頌 吳漢濱(北晨) 孟慶龍

秘書長:閻祚好

副秘書長:賈艷 李龍啟 牟 文

名譽主席:王慶德 穆 陶 鄭和平 汲英民

顧 問: 杜 濤 韓鍾亮 陳顯榮 王耀東 王存玉 馬慶年

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共31人)

(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維國 王汝凱 王艷堂 王永新 王光明 馮蜂鳴 付黎明 劉廣順 劉叢盛 劉海燕(女) 劉作民 閆 冰(女) 孫貴頌 陳雪梅(女) 陳天文 楊海梅(女)張建平 張曉林 吳漢濱 李樹明 周翠華(女) 周 偉 孟慶龍 鄭海翔 范紹順 胡藝珊(女)閻祚好 章躍平 程增亮 韓志亮 路 明

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簡稱濰坊市作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作家自願結合

濰坊市作家協會濰坊市作家協會
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文學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

第二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尊重藝術規律,發揚藝術民主,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

第三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的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準則。

第四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在工作和活動中,堅持團結、服務、凝聚、倡導的原則。

第二章 任務

第五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組織作家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文學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

第六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鼓勵和幫助作家深入生活、深入民眾,努力反映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和人民民眾建設新生活的偉大實踐。

第七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引導作家堅持文學創作的正確方向,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提倡題材、體裁、形式的多樣化和多種藝術風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學和革命文學傳統,學習和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鼓勵探索和創新,不斷提高文學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

第八條 加強文學理論研究,開展健康說理的文學批評。

第九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增進同祖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作家和海外同胞中作家的聯繫、交流和友誼,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第十條 濰坊市作家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維護會員的民主權利和正當經濟利益,保障會員從事正當的文學活動自由。

第三章 會員

第十一條 凡濰坊市公民,發表和出版過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學作品、理論批評、研究著作,或從事文學翻譯、編輯、教學和組織工作有顯著成績者,承認本會章程,自願交納會費,由本人申請,本人所在單位推薦或經本會會員二人介紹,經本會主席團審議批准,即為本會會員。

第十二條 本會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參加本會活動,繳納會費和交存本人作品的義務;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對本會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力。本會會員有退會自由。

第十三條 本會會員的著作成果、著作權受到侵犯時,本會有責任提供法律諮詢、協調糾紛等服務。

第十四條 本會會員如嚴重違反本會章程或違法犯罪、觸犯刑律,本會可停止或取消其會籍。

第四章 組織

第十五條 本會的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本會最高權力機構為濰坊市作家協會代表大會。代表大會的職責是:一、決定本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二、審議和批准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三、制定和修改濰坊市作家協會章程;四、選舉產生濰坊市作家協會代表大會委員會(簡稱全委會);五、決定其它重大事項。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委員會負責執行代表大會的決議;委員會閉會期間,由主席團負責執行大會決議,決定其它重要事項。

第十六條 代表大會第五年舉行一次。必要時由委員會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

第十七條 委員會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需要適時舉行,由主席團召集。主席團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召開。

第十八條 主席團由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主席團委員若干人組成,由委員會選舉產生;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干人。

第十九條 本會與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合署辦公。市文聯的下屬辦事機構亦即本會的下屬辦事機構。

第二十條 本會在業務上接受山東省作家協會的指導,並對全市各縣市區相應的文學機構、組織在業務上予以指導和幫助。

第五章 經費

第二十一條 本會經費來源:一、政府財政撥款;二、社會贊助;三、會員會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凡駐濰坊市的省級以上作協會員,即為本會當然會員。

第二十三條 因年齡界限退休的會員或委員,一般不再擔任本會的領導職務。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修改權屬於濰坊市作家協會代表大會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解釋權屬於濰坊市作家協會主席團。

主要職責

濰坊市作協是黨領導下的全市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

濰坊市作家協會濰坊市作家協會
是黨和政府聯繫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省作協的指導下,依據作家協會章程開展工作。市作協在改革中要按照自身性質和特點,積極探索並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運行機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團結、服務作家,扶持培養文學新人,推出優秀作品,增進文學交流。(二)加強對會員的服務聯絡工作,更好地組織作家深入生活,投身實踐,開闊視野,積累素材。(三)注重導向性、權威性,充分發揮優秀作品的示範作用,促進文學創作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的文藝工作方針,執行會員代表大會、委員會的決議和決定。

(二)領導、管理所屬學術委員會,指導各縣市區作協及有關文學組織開展工作;聯繫市作協會員並給與業務指導和幫助。

(三)引導、教育、鼓勵全市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提高文學創作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創作健康向上的優秀文學作品,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組織開展文學評論和調查研究工作。

(五)負責作協的組織建設和宣傳工作;培養、扶持文學創作、理論研究新生力量;宣傳、表彰優秀文學創作成果。

(六)反映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七)開展同國內外作家、文學組織的聯誼,參加國際文學活動,推進中外文學交流。

(八) 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作協交辦的其他事項

主要活動和獲獎情況

自濰坊市作家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後至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期間,七年間,濰

濰坊市作家協會濰坊市作家協會
坊市作家協會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遵循“三貼近”原則,大力弘揚主鏇律,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強化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積極開展各種創作活動,將我市的創作人才緊密融合在作協的大家庭里,切磋研討創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針對我市文學基礎建設與精品創作做了大量的實質性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文學隊伍不斷壯大,文學創作邁上了新的台階。七年間,我市的文學隊伍不斷壯大,文學創作邁上了新的台階。我市的作協機構建立較晚。過去,基層的文學作者大多處在封閉狀態,缺乏相互溝通和交流。市作協第一次代表大會後,我們便推出了建立全市重點文學作者檔案的舉措。在各縣市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協助下,對重點作者進行了書面調查摸底,並發展了一批新會員。在此基礎上,市作協積極調研,召開重點作者座談會,了解文學創作的現狀,掌握各地作者的創作動態,並給予力所能及的扶持。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全市的文學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文學新人的不斷湧現,為我市的文學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七年來,我市新增省作協會員55名,發展市級作協會員206名。全市的國家級和省市三級作協會員總數由七年前的97名發展到將近400名。隨著文學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文學創作日趨活躍。尤為可貴的是,我市老一輩作家在黨的文藝政策激勵下,煥發了青春,創作熱情非常高漲,有的原來屬於業餘創作,退休後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之中,奮力筆耕,為繁榮文學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老中青三代作家共同奮鬥,在創作上不斷有新的突破,開創了我市文學創作空前繁榮的新局面。據不完全統計,七年來全市共創作出版長篇小說30多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文學作品專集、文學評論專著及其他文學形式的書籍80多部,平均每年在市級以上報刊出版物上發表各種形式的中短篇文學作品近千件。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促進精品生產。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七年間,濰坊市作協不斷強化精品意識,積極引導和促進精品生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作品,精品力作不斷湧現。其中,長篇小說《落日》、《槐園》、《屈原》3部作品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七年來,歷屆省精品工程獎都有我市作家的作品入選。此外,長篇小說《屈原》還獲得了台灣羅貫中歷史長篇小說獎;詩集《插翅膀的鄉事》獲首屆齊魯文學獎;長篇小說《綠潮》、《遭遇下崗》、《熱的冬》等8部作品獲濰坊市精神文明建設“精品工程獎”。另外,有多部(篇)中短篇小說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選載,還有部分文學作品發表在《十月》、《詩刊》、《文學報》等全國有影響的文學報刊上。

發揮職能,搞好服務,積極培養扶持文學新人。濰坊市作協積極為作家和文學作者提供優質服務。我們先後邀請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張炯等三位北京的著名專家來濰作學術報告,邀請著名作家張煒來作學術報告等,為提高我市文學作者的創作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1999年下半年,市作協與市文聯、市檔案館聯合舉辦了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文學創作成果暨檔案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全市五十年來的文學成果,共展出長篇小說、散文集、詩集、報告文學集等各種文學形式的書籍180餘部。通過展示,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市的文學創作成果,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市作協先後舉辦了青雲山筆會,濰坊文學創作高密座談會,濰坊文學創作諸城青年作者座談會等,為作家提供了多次相互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另外,還引導部分縣市建立了以創作骨幹為中心的文學沙龍,活躍了基層的文學氣氛。近幾年,我們與濰坊電視台合作,先後為我市5位老作家拍攝了人物專題片,在《中國濰坊》電視欄目播放;與《濰坊廣播電視報》合作,撰寫了我市5位作家的專訪,向社會推介宣傳。創辦了綜合性文學刊物《今朝》,與青海文聯聯合主辦了《青海湖》下半月刊。較好地發揮了培養文學新生力量、壯大文學隊伍的作用。介紹推薦有發展潛力的青年作者去北京魯迅文學院深造,向出版社推薦他們的作品,關心扶持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先後為20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召開了研討會,並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推介,擴大了文學新人和青年作家的社會影響。這些活動和舉措,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營造了環境,活躍了文學氣氛,對繁榮全市文學創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後目標

市作協會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濰坊市作家協會濰坊市作家協會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更好地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積極引導作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動我市文學事業的進一步繁榮。

一、積極發揮作協的職能,樹立作協的新形象。我市文學隊伍的成員絕大多數分布在基層的各行各業,文學的新生力量也誕生於基層。我們要在如何更好地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搞好“聯絡、協調、服務”方面不斷提出新的思路和舉措,牢固樹立作協的中心任務就是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的觀念,經常深入基層,調查摸底,選好重點扶持對象,抓好精品創作。對重點創作項目,積極予以聯絡、協調和服務,盡力給予扶持。請進來,走出去。爭取每年組織1-2次作家採訪活動。經常邀請國內文學界的名家來濰坊舉辦文學講座,開拓我市文學作者的視野,活躍文學氣氛。此外,市作協還要主動加強與社會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聯絡,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努力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不斷增強市作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對文學人才的培養扶持力度。大力培養和扶持青年作家作為一項戰略措施常抓不懈。多組織有利於文學創作的老中青作家創作座談會,舉辦文學講座等活動,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與“齊魯文學獎”相對應的專門的文學獎項,加強與青年作家和文學新人的聯繫和溝通,引導和促進他們的創作不斷走向成熟。對青年作家和文學新人的優秀作品,通過召開作品研討會等形式進行宣傳推介,擴大其影響。對於在創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的文學新人,積極向中國作協、省作協推薦其入會,並爭取更多的全方位的扶持。對顯露才華的業餘文學作者,市作協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加強聯絡協調,幫助他解決實際問題,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促進我市文學隊伍的不斷壯大。

三、加強組織建設,搞好上下溝通和交流。加強縣市區作協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加強,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建立起作協機構,營造良好的文學創作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