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博物館

濟源市博物館

濟源市博物館成立於1984年12月,現位於市天壇中路1087號,是濟源市唯一一家國有文物收藏、保存、展示宣傳、研究和教育的社會公共機構。濟源博物館館藏文物絕大多數是濟源境內出土的兩漢時期陶器文物。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反映兩漢時期人們的勞動、生活、政治、經濟、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擁有大量兩漢時期出土文物,這在一個中小城市的博物館中是難得一見的。濟源博物館現分為三個展區:《漢代文明之光——古軹出土文物精品展》、《濟之源——濟源歷史文明展》和《館藏曆代錢幣展》。

基本信息

簡介

濟源博物館濟源博物館
濟源市博物館新館位於天壇路1087號(漭河橋北路東),其前身是濟源市圖書館。

布局陳列

占地面積7330平方米,建築面積377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1400餘平方米,庫房面積為900平方米。館藏文物豐富,有靑銅器、陶器、瓷器、碑刻、貨幣、玉器、石器、紙質文物等多門類3萬餘件藏品,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298件,尤以漢代釉陶冥器最具地方特色。濟源市博物館於2009年5月18日對社會實現免費開放,年平均免費開放時間達310天以上。

陳列

濟源市博物館自對社會免費開放以來,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相繼推出了《漢代文明之光——兩漢古軹出土文物精品展》、《民風鄉韻》、《近現代文物陳列》和《永遠的豐碑——慶祝建黨90周年革命文物陳列》等固定陳列和各種臨時陳列。《漢代文明之光——兩漢古軹出土文物精品展》以濟源地區生產、出土的漢代文物藏品為本,以展示中國漢代社會生活不同領域的風采為綱,配合必要的史料、資料等輔助內容,儘可能地展現中國漢代文化在本地區的真實面貌。整個陳列分為經濟生產、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三大部分,共展出藏品200多件,涉及文字圖片40餘副。

展覽

濟源市博物館在做好陳列的同時,積極開展送展覽進基層活動,相繼組織了《濟源地區出土文物圖片展》、《中國古代孝文化圖片展》、《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圖片展》和《中國古代民俗文化展》、《中華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忠孝節恥勇》、《濟源明代壁畫墓的壁畫藝術》、《濟源宋墓中的磚雕藝術》等陳列進校園、社區活動。通過這些固定陳列和流動展覽,向廣大市民和未成年人展示了濟源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輝的革命傳統,有效地發揮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
濟源市博物館長期以來利用自身優勢,致力於濟源地區的歷史研究、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社會教育等,已經成為展示濟源悠久文物和燦爛文化的重要視窗。

機構設定

濟源市博物館現設有保管部、陳列部、保衛部、宣教部、財務科和辦公室。

館藏文物

1、葫蘆舟
時代:解放戰爭時期
來源:1991年濟源文物管理所移交(濟源留莊民兵營使用)
尺寸:葫蘆直徑30厘米舟長70厘米舟寬57厘米
2、玉簡
時代: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
尺寸:長17.5厘米,寬8.1厘米,厚1.6厘米,
來源:2003年7月2日濟源市濟瀆廟小北海龍池出土。
3、瑞獸葡萄鏡(00039)
時代:唐代
尺寸:直徑14.5厘米厚1.4厘米
來源:1979年濟源市坡頭鎮留莊村出土
4、宰獸俑
時代:西漢
尺寸:高16厘米、長16厘米、寬16厘米
來源:2003年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齣土
5、魚鴨池
時代:西漢
尺寸:寬19厘米、長24厘米、高11.5厘米
來源:2003年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齣土
6、青銅鼎
時代:春秋
尺寸:高25口徑22.3腹徑26厘米
來源:1992年1月濟源市公安局移交
7、女舞俑
時代:西漢晚期
尺寸:高16厘米
來源:2003年五龍口鎮西窯頭村沁北電廠工地出土
8、綠釉騎馬俑
時代:西漢
尺寸:高21厘米、長21.5厘米
出土地:河南省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8
9、灰陶牛拉車
時代:西晉
尺寸:高:23厘米長36厘米
來源:2003年11月17日五龍口鎮連東村豫光電解鋅工地M10齣土
10、對弈俑
時代:西漢
尺寸:棋盤寬8.5厘米、長11.5厘米,人物高8.5厘米
來源:2003年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齣土
11、名稱:鬥狗俑
時代:漢代
尺寸:高15厘米通長26厘米
來源:濟源市五龍口鎮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
12、吹蕭俑
時代:西漢晚期
尺寸:高14厘米
來源:2003年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齣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