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號

濟南號

“濟南”艦為原日本海軍第二號型(丁型)海防艦“海防194”號,國民黨海軍(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後命名為“威海”號(接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海軍橫渡長江之際停泊在江陰的“威海”艦試圖逃往上海,但被解放軍的炮火轟擊擱淺,後來華東軍區海軍將其修復入役,改名“濟南”艦。

濟南號護衛艦

來歷

“濟南”艦為原日本海軍第二號型(丁型)海防艦“海防194”號,國民黨海軍(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後命名為“威海”號(接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海軍橫渡長江之際停泊在江陰的“威海”艦試圖逃往上海,但被解放軍的炮火轟擊擱淺,後來華東軍區海軍將其修復入役,改名“濟南”艦。

技術指標

艦型:護衛艦(海防艦)

排水量:900噸(滿載)。

主尺度:艦長69.5米,艦寬8.6米。

航速:17.5節。

武備:2座蘇式100毫米火炮,6座蘇式37毫米火炮。

建造廠:三菱長崎工廠。

建成時間:1945年3月15日。

105濟南號飛彈驅逐艦

艦艇說明

105艦示意圖(改裝前後) 105艦示意圖(改裝前後)

 :

105 濟南號,旅大I級(051型),大連造船廠製造,1968年12月24日開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服役,為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首艦。

改造

1987年,105艦拆除了後甲板的主炮和防空炮,加裝了直升飛機平台和機庫,可搭載2架直九反潛直升機。這是“旅大”級飛彈驅逐艦中唯一一艘能夠搭載直升機的。成為旅大II(051G1)型。

技術指標

排水量:3250噸(標準),3670噸(滿載)

主尺寸:長132米,寬12.8米,吃水4.6米

主 機:2台鍋爐, 2台蒸汽輪機,72000馬力,雙軸

航 速:32節

續航力:2970海里/18節。

編 制:28O名(其中軍官45名)

導 彈:反艦飛彈:2座三聯裝“HY-2”(C-201)飛彈發射架

火 炮:1座13O毫米雙管主炮

3座雙聯裝國產37毫米人工操瞄高炮

火 箭:2具FQF 250O型12管固定發射器;120枚火箭深彈

直升機:兩架Z-9A

榮譽

2005年8月,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防科工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十大名船”評選活動.102號濟南艦代表中國第一代自行設計製造的飛彈驅逐艦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船 之列。

2008年1月31日上午,從海軍北海艦隊退役的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飛彈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05),將從海軍某基地拖到青島海軍博物館。海軍博物館將在正月十五前後為105艦舉行“入館”儀式,此後105艦將對外公開展出。

濟南號郵政飛機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時,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機師為尋覓準確航線,只得降低飛行高度,不料飛機撞上白馬山(又稱開山),當即墜入山谷,機身起火,機上人員——兩位機師與徐志摩全部遇難。

中國驅逐艦一覽表

艦級艦型舷號艦名服役時間艦隊出廠
現代136中國136“杭州”號現代級飛彈驅逐艦1999年東海俄羅斯購買
旅海054167深圳號飛彈驅逐艦1998年南海大連造船廠
旅滬052112中國112“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1992年北海江南造船廠
旅滬052113青島號1995年北海江南造船廠
旅大II051G1105濟南號1971年北海大連造船廠
旅大051106西安號1973年北海大連造船廠
旅大051107銀川號1975年北海大連造船廠
旅大051108西寧號1979年北海大連造船廠
旅大051110大連號1983年北海大連造船廠
旅大051131南京號1977年東海中華造船廠
旅大I051132合肥號1979年東海中華造船廠
旅大051133重慶號1981年東海中華造船廠
旅大051134遵義號1983年東海中華造船廠
旅大051161長沙號1976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051162南寧號1979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051163南昌號1981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051164桂林號1983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I051165湛江號1986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III051G2166珠海號1990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旅大III051G2168旅大Ⅲ型(051G2)飛彈驅逐艦1991年南海廣州造船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