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壁畫

濕壁畫

濕壁畫,原意是“新鮮”的意思,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這種技法興起於13世紀的義大利,到了拉斐爾之前其技法已經完全成熟。

簡介

濕壁畫Fresco
濕壁畫的原意是“新鮮”的意思,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製作時先在牆上塗一層粗灰泥,再塗上一層細灰泥,然後將大型的草圖描上去,再塗第三層更細的灰泥,這就是壁畫的表層。由於灰泥會幹掉,因此塗的面積以一日的工作量為限。然後將溶於水或石灰水的顏料,畫在濕的灰泥上,由於顏料幹了以後會變淡,因此著色時要斟酌濃度。

來歷

這種技法興起於13世紀的義大利,而16世紀趨於圓熟,15世紀之前馬薩喬的壁畫便屬於濕壁畫,到了拉斐爾之前其技法已經完全成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