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柄宮

澳柄宮

宮前即為同建於紹興年間的澳柄橋,扼首其沖,為昔日連線莆田、仙遊、永泰三縣交通要道。澳柄宮系閩中革命重要據點,紅軍207團駐地。

簡介

澳柄宮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澳東村,已有800多年歷史,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在莆田市51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中,澳柄宮是唯一上榜的革命舊址,整個保護範圍包括澳柄宮、澳柄橋、列寧國小和興隆法壇、靈應法壇。

結構

澳柄宮臨溪而建,坐北朝南,面闊五間,由門廳、主殿、左右宮房、天井、走廊等組成,古樸典雅。宮前植有兩株百年古榕,老乾新枝,根深葉茂。澳柄宮當年專為奉祀興建澳柄橋的“開山祖師”而建,主殿還祀媽祖、齊天大聖等。

澳柄橋

澳柄橋橫跨澳柄溪,為平梁石橋,南北走向,位於澳柄宮前。它長30米,寬3米,高11米,由6座橋墩支撐,橋欄望柱雕有獅子,橋南仍保存著始建年月碑刻:“紹興十三年四月題”。

古驛道

澳柄宮前是一條鵝卵石鋪成古驛道,為當年連線莆田、仙遊、永泰三縣交通要道,而澳柄橋則扼其沖。正因為所處地理位置重要,這裡便成當年革命活動重要據點。

革命舊址

1926年,中共莆田黨組織創建。同年10月,在澳柄宮成立全縣山區第一個黨支部,並組建農會。從此,澳柄宮成了中共領導莆田革命據點。

革命遺址澳柄宮與澳柄橋 革命遺址澳柄宮與澳柄橋

大革命失敗後,中共莆田黨組織即於1928年在澳柄宮成立第一支工農游擊隊,打響武裝鬥爭第一槍。1929年,莆田各地游擊隊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3軍第8師207團,團部亦設在澳柄宮。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派鄧子恢、張鼎丞來莆,又在澳柄宮召開擴乾會議,進一步掀起革命鬥爭高潮。

這一時期,澳柄橋一直設有紅軍游擊隊重要哨卡,而興隆法壇、靈應法壇亦是紅軍游擊隊活動重要據點。

列寧國小則是紅軍在閩中地區創辦的第一所學校,專門招收貧苦農民、紅軍游擊隊員和農會會員子女入學,分初、中、高級3個班,用以教授傳播馬列主義,培養革命接班人。

澳柄宮革命舊址已開設紅軍207團陳列館,成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澳柄宮:打響閩中革命第一槍

1926年,中共派西天尾人陳國柱到澳柄興隆法壇創建革命據點,成立莆田第一個農會和第一個黨支部。大革命失敗後的1928年3月,莆田黨組織在澳柄宮建立第一支革命武裝———莆田游擊隊,打響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隊長為陳天章,指導員為黃經芳、王於潔,主要活動在莆田廣業、常太山區和莆仙邊界。1929年8月,黨組織又先後組建莆田廣業工農自衛隊,莆田江口游擊隊和莆田沿海游擊隊。1930年4月,三支隊伍合併成立莆田工農游擊隊。

1930年8月,省委派黃琬到莆田領導武裝鬥爭,莆田各游擊隊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3軍第8師207團,黃琬任團長,陳天章任政委,團部設在澳柄宮。他們充分利用山區險要地形,開展靈活多變游擊戰,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擴大游擊區,保住紅旗不倒。

紅軍207團成立後不久,莆田國民黨駐軍旅部即派重兵,分兩路合圍澳柄宮。因寡不敵眾,黃琬不幸被捕被害。

紅軍207團隨後轉移到莆仙交界的黃龍一帶,繼續發動民眾展開鬥爭。1930年11月9日,中共莆田特委成立,決定把活動據點轉移到新縣外坑鄉,創建新的根據地。11月18日,紅軍207團在外坑鄉改編為福建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張威任支隊長,王於潔任政委,陳天章任政治部主任。經過轟轟烈烈對地主惡霸的鬥爭,土地革命,組織貧農團和赤衛隊,同年12月9日遂在宣德宮成立莆田第一個紅色政權———外坑鄉蘇維埃政府。

1930年12月底,外坑反“圍剿”失敗,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撤消。1932年5月,黨組織重建游擊隊,1935年10月改編為閩中游擊隊第2支隊,並組建常太游擊隊。1937年9月,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0師獨立大隊。1938年3月歸新四軍編制,開赴皖南前線抗日。

1980年,原莆田縣政府在澳柄宮建立“中國工農紅軍207團遺址”紀念碑,2009年11月,又列為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澳柄宮革命舊址已開設紅軍207團陳列館,成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莆田市黨史研究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