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娜姆[隆務河畔吾屯村醫院醫務工作者]

澤仁娜姆[隆務河畔吾屯村醫院醫務工作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澤仁娜姆,女,1969年出生於中國隆務河畔吾屯村,是一位隆務河畔吾屯村醫院醫務工作者。

簡介

澤仁娜姆是隆務河畔吾屯村的女兒。1989年,剛滿20周歲的她,走出黃南州衛校,奔上海拔3500米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5年間,她輕盈的腳步走遍那裡的內科、兒科和婦科、外科病房。

先進事跡

以科學的服務理念投入到護理服務麻風病人的第一線

1994年澤仁娜姆同志因工作需要調到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在這裡她服務的對象都是麻風病人。麻風

澤仁娜姆 澤仁娜姆

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長期以來,社會公眾對麻風病廣泛存在恐懼、歧視和排斥,特別是藏族這個古老民族的傳統觀念中,麻風病一直被視為“不治之症”,被驅逐、隔離、迫害以至輕生的事件時有發生。澤仁娜姆認為,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護理工作也由以往的單純護理疾病轉向以人為本的全面護理,護理工作不再是僅僅幫助病人解除病痛,而是對人的全部生命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健康問題給予護理上的關懷和照顧。特別是經濟基礎薄弱、解放思想相對落後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許多麻風病人身負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和痛苦。她在工作中發現,這裡的部分病人過去由於沒有有效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導致患者手足、面部和眼的嚴重畸殘,口眼歪斜,突眼,鞍鼻等。面部毀容是人類恐懼麻風病的第一因素,看見這些感到非常可怕。但她以科學的服務理念儘快投入到護理服務麻風病人的第一線,通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為病人解除痛苦,並加強心理護理,使患者感到人間的溫暖,從而樹立戰勝疾病和堅定治癒的信心,安心並主動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由於她能像親人一樣維護患者的利益,耐心地為他們講解病情,督促指導病人做到規則治療,必須定量按時規則服藥,讓病人知道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使很多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護患關係、醫患關係。重視自身道德素質的修養

澤仁娜姆同志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素質的修養。多年來,一幕幕讓人心痛或感動的情感洗禮和一次次與病人並肩作戰的經歷,讓她深深懂得,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必須要有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對病人大公無私的關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熱心接待病人,關心病人疾苦,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勤奮細心地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

積極探索改善麻風病人治療措施

正是由於澤仁娜姆“手勤、眼勤、口勤、腿勤”的幹練作風和高尚的職業素質以及精通藏漢兩種語言文字的自身優勢,院領導多次派她到青海省方圓幾百公里有病人的縣鄉開展麻風病防治工作線索調查及出院病

澤仁娜姆 澤仁娜姆

人的跟蹤隨訪工作。她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走家串戶、尋找每一個線索,及時發現病人,儘快中斷傳染,掌握流行動態,進行線索調查,在蒐集線索前,先請鄉衛生院和村的醫務人員集中進行培訓,學習麻風的診斷知識,掌握麻風的臨床表現,並建立基層防治網,填寫線索卡,主動自報、互報,然後根據線索卡或對所報可疑者進行檢查,對於高流行區進行全民普查,對於家庭及密切接觸者定期隨訪。建立了每一個病人的病歷檔案。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由於思想上的認識問題,青海藏族地區麻風病人不及時治療,長期隱瞞自己的病情,耽誤了治療,忽視了防護,加上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而乾燥的氣候條件,對麻風病人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她及時地向院領導提出了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經過實施她提出的防治方案,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治療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個人榮譽

在長期的高原麻風病防治的過程中,澤仁娜姆不斷積極探索,總結經驗,2000年她根據治療過程中總結的經驗撰寫了《淺談高原麻風病人足部皮膚增厚及皸裂的家庭護理》一文,發表在《中國臨床疾病防治與預防》一書上,並榮獲了優秀論文獎。2006年11月她被提名當選為政協黃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榮獲南丁格爾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