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散

基本信息

拼音:jiāosàn
注音:ㄐㄧㄠㄙㄢˋ

釋義

亦作“澆醇散朴”。謂使淳樸的社會風氣變得浮薄。《文子·上禮》:“施及周室,澆醇散朴,離道以為偽,險德以為行。”《漢書·循吏傳·黃霸》:“澆淳散朴,並行偽貌。”顏師古註:“不雜為淳,以水澆之,則味漓薄。朴,大質也,割之,散也。”清戴名世《序》:“若夫修身以取必於天,而天道之爽,百求之而無一應也;將欲求之於人,而一引手援之,非可望於澆淳散朴之世也。”亦省作亦省作“澆散”。晉葛洪《抱朴子·塞難》:“談者鹹知高世之敦樸,而薄季俗之澆散。”明高攀龍《講義·十室之邑節》:“這箇忠信若不學,便逐日澆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