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是2014年1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樹屏。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初版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全書四卷(八冊),共選三千二百九十一個漢字,插圖七百六十二幅。該書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又是一部國小字典,同時,還是一部解釋字根意義、正本清源的《說文解字》。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學校編纂的語文課本,幾十年間擴印之多、流布之廣、版本之雜,一時無二。

內容簡介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初版於1901年,即清光緒二十七年。全書四卷(八冊),共選三千二百九十一個漢字,插圖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冊為凡例、類字和檢字索引;第二冊為卷一,所收漢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山川河嶽,各國知識、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冊為卷二,所收漢字涉及人事物性、樂器武器、花鳥魚蟲、礦物金屬等;第五、六冊為卷三,所收漢字為度量衡、日常生活、農業工業、蟲豸動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為卷四,也是最後一卷,所收漢字屬較抽象的人類活動和語言文字。當時,本書以石版印刷流通,隨即廣為仿效和普及,成為全國各國小學堂通行教材。幾十年間,其擴印之多、流布之廣、版本之雜,一時無二。本書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學校編纂的語文課本,其精神傳承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國民字課圖說》(1915年),還影響了同時代的《共和國教科書》(1912年)。從晚清到民國,這種隱性線索還存在著,可謂是近現代中華語文課本的典範,一路燦爛光華、自強不息。及至當代,此書卻寂寂無聞。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雖為工匠所制,但卻意外地創造了一座高峰,體現了民間書法藝術與繪圖藝術的完美結合。書中所繪圖畫多為《點石齋畫報》風格,人物、花鳥、建築、器物,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至今仍為收藏家視若拱璧。在版式上,該書也打破了線裝書的通常格式,大膽採用“六宮格”,使圖文合參、學養並重。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處線上裝書從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過渡時期,也處在西學東漸、思想雜出的舊學、新學接壤之際,這一切,皆在書中留下了特殊的記號,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世界和中國地圖的插繪。又如:對於電的解釋,就很有意思:“陰陽二氣薄而生熱,熱而發光曰電”,“電速三倍於光,每秒約行五十七萬英里。動植及金類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則人造之電也”,講到了人可以發電。由電的概念擴大到雷:“陰陽二電摩盪空際,鼓擊而成聲者為雷。雷聲必在電後者,光行較速於聲。如施放火炮,先見火後聞聲也。避雷之法,勿近鐵器,勿著濕衣,勿倚高牆,勿開窗戶。屋高設防雷桿,可以引電入地”,為小學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識。

對潮汐現象,教科書作了長篇解釋,引用了當時的最新發現:“潮汐之理,昔人但謂地與日月相吸而成,惟地球背日月面成潮之理,終難明確。數年前美國天文學家,謂地球對日月面與背日月面所成之潮,不僅關日月吸力,更由向心離心二力而生。對日月面之水,向心力大於離心力,故水也對日月凸出而成潮。背日月面之水,離心力大於向心力,故水也背日月凸出而成潮。對面既有潮,背面復有潮,故地繞本軸一周潮必兩至。”此時,科學術語“向心力”、“離心力”見諸語端。

亦有論者稱這套課本“是文明史的重要標誌之一”。八冊內列“檢字、類字、字課圖說”等內容。字課圖說分成簡說與詳說,簡說為十歲以下的學生而說,詳說為十一歲以上的學生而說;注音、釋義各有側重;以常用字為主,生僻者不載;字義分詳簡二類,識字之序分淺深二級,先淺後深。

可見,此書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又是一部國小字典,同時,還是一部解釋字根意義、正本清源的《說文解字》。諸多知名人士如胡適、竺可楨、茅盾等都是以此書作為童年的啟蒙教材。胡適到上海造訪澄衷學堂舊識時曾說:“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教科書,就是《澄衷蒙學堂啟蒙讀本》(即本書),這一部讀本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

本影印版取自私人珍藏原典,八冊集全、品相頗佳。扉頁書“光緒歲次辛丑孟冬月,澄衷蒙學堂四次石印”,可知是初版石印,相較於其後出現的擴印、盜印、雜版更顯難得。此次再版,“尊原典,奉原樣”。原汁原味,不做任何更改,使此書的風貌、氣息、溫度能夠全然重現。

作品目錄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壹·凡例、檢字、類字)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貳·卷一)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叄·卷二 上)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肆·卷二 下)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伍·卷三 上)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陸·卷三 下)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柒·卷四 上)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捌·卷四 下)

作品影響

2014年,該書入選新浪2014年度中國財經好書榜。

作者簡介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創製,得益於二人:

一位是“澄衷蒙學堂”的創始人葉澄衷先生(1840~1899)。葉先生是清末滬上巨賈,“五金大王”。熱心賑濟、救貧和辦學,創辦“懷德堂”、“忠孝堂”、“義莊”等慈善機構,晚年傾巨資創辦“澄衷蒙學堂”。對教育事業貢獻良多。

一位是澄衷蒙學堂首任校長劉樹屏先生(1857~1917),他運用博古通今之學問,傾力編撰而成此書。劉先生書文俱好、能辦事,民國後隱居不出,民國六年辭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