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龍河生態小鎮

潯龍河生態小鎮

潯龍河生態小鎮是由湖南潯龍河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優先公司投資開發的新農村建設之小城鎮綜合開發項目,項目面積達1.3萬餘畝。本項目積極回響中央關於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在湖南省“四化兩型”思想的指導下,立足於當地區位、農業及人文等資源有事,高舉長沙縣產業集中發展、資本集中下鄉、土地集中流轉、農民集中居住、生態集中保護、公共服務集中推進的六個集中發展旗幟,秉承“樹品牌意識,創精品工程”的理念,本著順應民心、政策、市場、資源及實現讓農民滿意、政府滿意、消費者滿意的原則,創新演繹環境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等生態價值,已形成一條由政府主導推動、企業為主的投資建設、基層組織參與決策、人民民眾意願充分表達的發展新思路,致力於構建一座城市和農村和諧、農業與旅遊融合、歷史人文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鄉一體化生態小鎮。

基本信息

基礎資料

潯龍河生態小鎮潯龍河生態小鎮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位於長沙縣果園鎮雙河村,區位優勢明顯,接近長沙市三環,處在長沙縣“一心三片”中經濟核心區東北部,距長沙縣城10分鐘車程,距市區25分鐘車程,距黃花國際機場25分鐘車程。

現有土地總面積11584畝,其中耕地1177畝、林地6645畝、水塘197畝、宅基地573畝、公共道路512畝、其它2472.95畝;有13個村民小組、472戶,戶籍人口1562人。該村地形地貌獨特,整體呈現出“兩多兩少”的特點,即“山多、水多、田少、人少”。生態藝術小鎮自然資源豐富,山清水秀,大片竹林、樹林層嵐疊嶂;水系尤其發達,潯龍河、金井河、麻林河三條河流交織環繞,與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互為映襯。同時,擁有眾多源遠流傳的民間傳說和古蹟,如關帝廟、拖刀石、義雲亭、華佗廟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把握市委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形勢,生態藝術小鎮開發建設項目依山就勢進行規劃、布局和建設,堅持少開挖、不填塘,將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通過科學的規劃理念,切合實際的打造手法和與PPP模式的城市基礎建設充分結合,形成了以農業休閒、山水觀光、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特色的近郊短期旅遊度假形態。

地理位置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項目位於長沙縣腹地果園鎮雙河村。區位優越,接近長沙市三環,處在長沙縣“一心三片”中經濟核心區東北部,距長沙縣城10分鐘車程,距市區25分鐘車程,距黃花國際機場25分鐘車程。氣候宜人、地形秀美,潯龍河、金井河、麻林河、啞河多條水系交織環繞,多河匯聚成島。獅子山氣勢恢宏,走馬山懸崖陡壁,靈山秀水。

發展定位

生態藝術小鎮以農、旅、居為核心,依託生態農業基礎,與政府PPP模式的城市基礎建設充分結合,以景觀農業+旅遊產業+生態居住構成產業核心,頤養產業、第二居所、親子產業、文創產業、農業產業作為項目的輻射產業為項目注入更多的發展空間,在整體規劃中保存鄉村風貌的同時,加入前沿生態規劃理念,打造一個為當地農民提供城市生活品質,為都市人提供田園生活需求,以生態旅遊為主導產業的田園綜合體,一個既生態環保又原味濃情的鄉村小鎮形態。

項目介紹

潯龍河生態小鎮潯龍河生態小鎮
項目以農業產業為龍頭,打造集一產二產三產價值有機融合的田園生態休閒小鎮,形成“3基3主導”複合型多元化產業結構,總體構建生態宜居、生態休閒商務、生態休閒三大生活體系。

項目享受長沙縣人民政府《關於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確保建設用地需求,享受土地置換試點政策,其水稻、蔬菜、花木產業均享受縣相關優惠政策扶持。

項目責任單位湖南潯龍河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運作模式

通過一系列複雜、細緻的工作,潯龍河已逐步形成了由企業為主投資建設、政府主導推動、基層組織參與決策、農民意願充分表達的“四輪驅動”模式。

市場主體投資

改變以往由政府為主體投資、市場參與建設的模式,由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政府主導推動,將政府與市場的資源優勢有機整合,形成項目建設推動力。為確保項目建設期間資金運行安全、充足,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科學穩健的投融資計畫,擬以自籌資金和部分銀行貸款作為項目建設啟動資金,以土地增減掛鈎、土地異地置換所產生的收益作為中期運轉資金,以六大產業效益作為項目建設長期發展資金。

政府主導推動

長沙縣政府先後四次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生態藝術小鎮建設問題,在用地及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配套上給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並對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給予及時解決。生態藝術小鎮已被確定為省兩型示範創建項目;省“三個一”重點工程;省國土廳土地增減掛鈎置換試點項目;湖南省電力局電氣化試點項目;長沙市2012年重點工程;長沙市重點招商項目及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長沙市2012年中小河流治理重點項目。

目前,政府對水、電、氣、有線電視等公共配套服務建設和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已投入近1億元;企業在土地整理、項目建設、農業開發等方面已累計投入資金達1.8億元。

農民意願充分表達

項目最初決策由村幹部提出意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村委會向上級黨委政府寫出申請報告,並最終獲得批准實施。建設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均舉行村民代表大會,由全體村民公投形成決議。

2010年9月19日,村支兩委和公司聯合組織召開了申請城鄉一體化試點村民公投大會,全村村民支持率為97.2%;11月24日,召開村民集中居住地選址公投大會,村民投票通過率達到98%。

同時,投資公司、村委會經常性向村民代表大會匯報工作,確保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項目建設以來,組織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召開會議多達52次,充分了解民眾想法,達成共識,為項目順利推進打下了良好的民眾基礎。

基層組織參與決策

實行村企合一,成立生態藝術小鎮協調管理委員會,設主任一名,由企業董事長、雙河村第一書記擔任,下設副主任兩名,分別負責管理村集體和企業事務。同時,打破村級管理現有模式,建立經濟管理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和文化發展中心。

其中經濟管理中心主要負責土地合作社管理,重點對農村土地資源進行經營管理;公共服務中心主要負責社會治安、計畫生育、就業指導等,為農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管理服務;文化發展中心主要負責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原則,負責生態藝術小鎮的綜合開發。通過協調管理委員會搭建橋樑,既能充分發揮村企雙方在項目建設中的作用,又能做到有分有合確保健康發展。

民本民生

民本民生問題是牽一線而動全身的問題,因此生態藝術小鎮著重要解決的就是民本民生問題。緊緊圍繞這個問題,項目精心展開設計並穩步付諸實施,保障農民利益從眼前到長遠、從物質到精神全方位實現。具體來說是以下幾方面:

改善農民居住環境

通過永久宅基地置換新房、農民集中居住住房分配、小城鎮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生活居住配套設施完善等舉措,農民居住和生活條件提升。

實現土地資源增收

土地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全村集體土地,其土地收益由合作社統一分配。村民年底可得到兩部分收入:一部分是土地流轉費,即為“保底”,另一部分是企業通過土地經營創造的價值中按村民流入土地份額所分配利潤,即為“分紅”。

促進就業增收

引進品牌培訓機構,在小城鎮範圍內辦一所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為工業企業和蔬菜花木種植、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農業產業以及旅遊、物業管理等服務業培訓輸送人才。成立潯龍河農民就業服務中心,依託本村產業發展吸納農民就業,真正實現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

完善養老保險

將全體村民納入新農保範疇,並適當提高參保金額和保障力度。凡將土地進行流轉的村民,可每年直接領取土地流轉費,也可用土地流轉費置換養老保險參保費用。參保村民到退休年齡後,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金。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以村級文化建設為著力點,高標準建設各類文化陣地,成立潯龍河文化藝術團,開展各類文化娛樂活動,構建生態藝術小鎮良好的人文環境。

同時,企業通過產業發展,實現投資合理回報;政府找到解決三農問題的新途徑,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新道路,多方共贏,共享發展成果,真正實現“三個滿意”。

首期產品

潯龍河接待中心

潯龍河接待中心規劃用地20.85畝,位於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西部(黃興大道北側),作為小鎮的封面,接待中心不僅對外展示著小鎮的形象,更能讓到訪的人們置身原生態的綠意空間,通過智慧型設備體驗未來生活的愜意、通過獨具匠心的時光走廊感悟歲月的溫柔。

Star Park

潯龍河生態小鎮潯龍河生態小鎮

Star Park以親子為主題概念,將兒童素質培訓、農耕樂趣體驗、草場放牧等主題融匯其中,並配合原生態的環境資源,打造出多位一體的鄉村生態親子公園。同時,通過營造安全、自由、歡快的體驗環境,設定全面、系統、規劃良好的體驗內容,打造讓兒童釋放天性、回歸自然的樂土。這裡既是孩子寓教於樂、快樂成長的基地,也是成人實現和重返兒時夢想的天堂。

童勛營素質教育基地

童勛營,是一個通過有組織、有系統的訓練課程來提升兒童綜合素質,從而養成良好公民意識的素質教育基地。務求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輕鬆愉悅的體驗過程中強身健體、磨練意志、懂得關愛、感恩,學習獨立生活、掌握各種技能和常識。

雲田谷

雲田谷農場是以體驗農田閒趣為主。區域內是大面積農耕菜田,結合這一優勢資源,以私人訂製的形式為都市家庭量身打造作物“認養園”,給孩子農耕體驗的學習機會,給老人回歸田園的溫馨回憶,給全家綠色蔬果的供給。農場內還設有“觀光採摘園”,可提供當季瓜果、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觀光、採摘、耕種等體驗。

牧歌山
牧歌山,不曾遠離都市的草原牧場。在這裡,孩子可以跟父母一起在開闊的草地上露營;各種樣式不同、花色各異的帳篷在綠意無限的草地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逢周末,可以到小騎士馬場,觀看精彩的馬術表演,和可愛的小馬互動,一起在大自然中愉快奔跑!

農創工場

農創工場,占地134畝,由農創社區和農創基地組成,其中,農創社區旗下包含湘里商業街及家庭工坊兩大部分。工場擇址首期亮相產品(隸屬於農民安置房區域),以集約化管理為原則,集合交通、資源、人流等出眾優勢打造農民創業孵化器。目前,長沙縣農業創業中心已進駐農創工場,農民創業夢想即將起航。

評價

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

潯龍河生態小鎮潯龍河生態小鎮

“保護好青山綠水,就能換來金山銀山。”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蝶變背後的秘訣並不複雜,就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牢把握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幾大關鍵字。通過實施村民集中居住和公共基礎設施集中配套建設,當地很快形成了新型農村社區。同時,通過集中流轉3600多畝村民土地,建成了1100畝優質稻、620畝綠色蔬菜、600畝苗木基地,用於開發鄉村旅遊、現代農業、文化教育等綠色產業,村民可以參與“分紅”。此外,項目建設方集中修建了小別墅,目前,農民安置房一期一批80棟基本建成,2016年春節前首批村民即可喬遷新居,接下來還會集中引導大家開辦鄉村旅館。

農村居民的生活獲得改善,城市居民源源不斷地來到這裡,感受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樂趣。2015年10月1日,小鎮鄉村生態主題公園開園,農創社區、牧歌山、雲田谷等一系列鄉村生態體驗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慕名而來,國慶長假期間,接待遊客量最大的幾天均超過了5萬人次。

小鎮按照建設“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的目標要求推進建設,讓農村既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又享有和城市一樣的便捷。在項目推進開發中,小鎮將繼續突出綠色、生態主題,按照“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功能配套、產業帶動、創新推進”的要求,將潯龍河生態示範點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新型城鎮化的典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