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濕分散劑

潤濕分散劑

潤濕分散劑,一種化學品,是清澈黃色液體,主要用於水性塗料、印刷油墨。

基本信息

技術規格

潤濕分散劑潤濕分散劑
外觀:清澈黃色液體

活性原料:改性聚酯

活性成份:39%--41%

固含:49%-51%;

離子特性:陰離子

PH值:7.0-9.0

使用方法:預先混合前加入在研磨基料中,可參照建議配方

添加量:建議添加量為無機顏料的10-25%

性能

此產品可用於:

水性塗料

印刷油墨

潤濕分散劑它可以顯著的改善:

對無機顏料具有卓越的潤濕及分散能力,如:氧化鐵和鈦白粉等;

提高色彩強度;

顏料儲存穩定性;

在鹼性介質中增強水性樹脂和乳液相容性;

良好的防水性;

不含烷基酚乙氧基化物

不含溶劑。

作用

分散劑是一種在分子內同時具有親油性和親水性兩種相反性質的界面活性劑。可均一分散那些難於溶解於液體的無機,有機顏料的固體顆粒,同時也能防止固體顆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懸浮液所需的藥劑

能使固體物料更易被水浸濕的物質。通過降低其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使水能展開在固體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而把固體物料潤濕。通常是一些表面活性劑,如磺化油肥皂、拉開粉BX等。也可用大豆卵磷脂、硫醇類、醯肼類和硫醇縮醛類等。潤濕劑正日益被陶瓷工業所使用,一般通用的是一種具有很高耐水硬度的聚氧化乙烯烷化醚類(Poly-oxyethylenealkylateether)。而磺化油、肥皂等都具有中等的潤濕性能、優良的去垢能力和增溶的傾向。

兩者兼之即為潤濕分散劑

1、吸附於固體顆粒的表面,使凝聚的固體顆粒表面易於濕潤。

2、固體顆粒的表面形成吸附層,使固體顆粒表面的電荷增加,提高形成立體阻礙的顆粒間的反作用力

3、使固體粒子表面形成雙分子層結構,外層分散劑極性端與水有較強親合力,增加了固體粒子被水潤濕的程度.固體顆粒之間因靜電斥力而遠離

4、使體系均勻,懸浮性能增加,不沉澱,使整個體系物化性質一樣

選擇和評價

隨著國外塗料助劑陸續不斷地推向中國市場,國內助劑生產廠家也日漸增多,這是一種好現象。但面對眼花繚亂、異彩紛呈的各種各樣潤濕分散劑,使用者不僅要選好合適的品種,還要找到恰到好處的用量,做到經濟實惠,這就要注意選擇原則和試驗、

評價方法

選用潤濕分散劑應考慮的因素儘管廠家不會詳細地提供助劑的組成和製造工藝,一般廠家的說明書中都會講到性能和套用。因此,通過閱讀說明書、與廠家服務人員交流,基本上可以掌握某種助劑用於何處。對於塗料配方設計者來說,就要注意以下原則:

1.塗料體系。塗料按介質不同劃分為水性、溶劑型、粉末等幾大體系。一般情況下,所用的潤濕分散劑是不通用的。助劑提供者首先應介紹該助劑是用於水性的或是溶劑型,以與使用者的要求相吻合。如果用錯,不僅起不到潤濕分散效果,還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弊病。

2.顏料。不同顏料其電荷性質不同,首先要分清是無機顏料還是有機顏料;有機顏料中還要看是酞著系列的還是炭黑。國際上一些大的公司產品已細化到某一顏料使用某一助劑達到最佳效果的地步,但大多數還只是通用,這就需要使用者逐漸試驗,縮小範圍來選擇。

3.基料(即樹脂)。不同的樹脂體系對顏料的潤濕性不同,因此對潤濕分散劑的選擇也有一些限制。

4.體系相容性。在一個塗料體系中,所使用的助劑一般不僅僅是潤濕分散劑,可能還有流平劑、消泡劑等,這樣相容性就極為重要。有些潤濕分散劑的乳化It能較強,很可能會使消泡劑乳化而散失消泡能力。注意相容性,有利於配方平衡,使產品綜合性能得以兼顧。

5.施工性。對於厚漿型立面施工的塗料,最好選用能產生控制絮凝、具有觸變性的助劑,以達到良好的施工性能。

6.良好的價格性能比。在低價的產品中使用高質高價的助劑,造成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是很不經濟的。選用何種潤濕分散劑,還要與產品的檔次相一致,以求價格與性能的統一。

試驗方法

試驗的目的,在於從眾多的潤濕分散劑中選出最合適的品種並確定最佳用量。在初步篩選時,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

1.觀察顏料粒子的重力沉降。用重力沉降法對分散劑效率進行初步篩選,十分簡單易行。其方法是:將待選的分散劑極稀溶液裝人一系列試管中,再加人一定而少量的待分散顏料,經猛烈搖動後,置於一旁,觀察相對沉降速率、上層清液濁度及最終沉降體積。相對沉降速率越小,上層清液濁度越大,最終沉降體積越小,說明分散效率越好。

2.測定顏料分散體的粘度。加人分散劑引起粘度大幅度下降是分散很實際的指標。使用該法可選擇最佳的分散劑及其用量。方法是:a。將待試的各種少量分散劑加人相同體積的漆料(含有確定的高固體份的待分散顏料)中,強烈攪拌後測定粘度,認為粘度最低時的分散劑最合適。b。在待試的高粘度顏料和漆料混合物中,邊攪拌邊滴加選好的分散劑,每滴加一次,便測定粘度,確定得到最低粘度時的分散劑用量為最佳用量。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分散劑用量越大,粘度會越低。由於粘度的逆增長或平穩效應在分散劑濃度低時也常常表現出來,分散劑過量不僅會造成浪費,也會帶來其它負作用。有時改變剪下速率測定粘度也有幫助。潤濕和分散助劑歸屬於研磨範疇,要使性質得到最佳展現,研磨的配方和組分投人的次序都會影響到研磨的質量。因此,要選出最佳分散劑及其用量,得到最佳的研磨配方和操作工藝,還要進行以下反覆試驗。

3.採用同樣的研磨配方和工藝,選用同樣用量、但品種不同的助劑,測定同樣研磨時間的細度或達到同樣細度時的研磨時間。一般認為,時間越短、細度越低的助劑效果越好。 

4.採用同樣的研磨配方和工藝,選用同樣助劑的不同用量、測定同樣研磨時間的細度或達到同樣細度的研磨時間。一般認為,時間越短、細度越低的助劑用量效果越好。

5.採用同樣的助劑和用量,改變研磨配方和投料次序,測定同樣研磨時間的細度或達到同樣細度的研磨時間。一般認為,時間越短、細度越低的配方和投料次序越合理。

顏料分散質量的評定方法所選用的潤濕分散劑所達到的效果如何,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評定:

1.測定細度。顏料在漆料中的分散程式一般是用“刮板細度計”來測定的。ASTM之D1210-64和GBIT?1724-1979規定了塗料工業常用細度計的測定程式。該方法所測定的是顏料分散體中存在的最粗顏料粒子。不同的塗料產品,所應達到的細度指標是不同的。

2.“指擦”試驗。對混合顏料(複色漆)的浮色發花行為套用“指擦”試驗來評估。

3.電子顯微鏡觀察粒徑分布和狀態。利用電子顯微鏡可觀察濕塗料中顏料的粒徑分布和聚集狀態,是否有絮凝、析出等現象,也可觀察乾塗膜中顏料的粒徑分布和狀態。

4.測定著色力和色相。測定分散色漿的著色力和色相可以確定顏料分散得好壞。一般認為紅色帶黃相、黃色帶綠相、綠色帶藍相、藍色帶紅相時,顏料分散效果較好。

5.測定塗料的貯存穩定性。如果分散效果不好,貯存後粒子會形成絮凝,粘度增加。表明分散不完全,體系穩定性差。

6.塗膜的光澤和透明度。塗膜的光澤和透明度(對透明顏料)是合適的穩定化作用的重要標誌,可用來評估助劑的正確用量。顏料分散得好,塗膜表面粗糙度低、光的漫反射低、光澤高、透明度高。測定光澤可用光澤儀來測定,常用的有200,450,60。角光澤儀。透明度可用目測或用分光光度計檢測。

儲存

SILCO SPERSE HLD-5在室溫狀態下至少可以穩定的保存12個月。請避免溫度低於4℃或高於40℃。

危險品歸類

根據ADR,IMCO和UN-NR條款,HLD-5未進行分類。

包裝規格

25公斤/桶

120公斤/桶

1000公斤/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