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再生學術

潤滑油再生學術

商業部燃料局與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煉製學會共同召開的潤滑油再生學術、經驗交流會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開始,歷時六天。在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會議開得熱烈、活躍,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學術名稱

潤滑油再生學術點擊查看大圖
潤滑油再生學術

研究背景

這次會議是潤滑油再生科技工作者一次盛會。參加會議的共有一百四十四個單位、二百一十名代表。收到學術論文和經驗材料六十多篇。大會上報告了二十三篇,書面交流了十八篇,還收到了一些單項技術性資料。這些論文和材料分別從潤滑油再生理論、工藝、設備和“三廢”處理等方面,進行了內容比較廣泛的研究和交流,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進一步豐富了潤滑油的再生技術,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活路了大家的思想。會議期間,大家本著“百家爭鳴”的方針,展開了熱烈討論,交換了一些技術問題的不同看法,同時對當前潤滑油再生技術的工藝、設備、三廢治理等技術都做了較細的評價,大家認為,對每種工藝都應進行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它的優點,又要注意它存在的問題。

學術看法

通過討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一、在加工工藝方面:目前我國仍應以酸土工藝為主,而且今後數年內這一情況仍不會改變。雖然我們應大力發展無污染的再生新工藝,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對現有酸土工藝的正確運用及進一步改善。
二、在再生設備方面:有很多達到了較好的水平,特別是由於生產工節的改進,生產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
三、在三廢治理方面,上海石油加工廠、四川紅衛煉油廠、瀋陽部隊加工廠和鐵道部系統都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大家反映,目前一些再生廠,特別是一些小廠,不重視“三廢”治理,認為廠小,污染不大,任其自然排放,結果造成二次污染。在這裡,我們要提出:“三廢”治理必須列入議事日程,各級領導應予足夠的重視,將它列入科研規劃,進行研究,因地制宜的採取措施進行治理;同時各再生廠應注意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對於會上介紹的三廢治理方案,有待進一步鑑定後,有計畫的推廣。
此外,這次會議上關於再生的質量控制和檢測方法的材料不多,有待今後進一步摸索、總結。各種不同工藝流程的再生油的使用性能,需要通過很多測試手段,台架試驗和行車試驗來進行評定。特別是用酸渣來生產齒輪油時,要考慮酸渣中的金屬顆粒是否清除乾淨,否則會給齒輪帶來磨損,用酸渣生產的磷肥,也需要進行無毒害性的鑑定。

學術現狀

我國潤滑油回收再生工作,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世界上先進的國家比較還是落後的。
從潤滑油的回收率來看,西德義大利法國的回收率分別是35.6%、27%、和14.4%,而我國一九七八年的回收率只達到12.5%。
從再生技術來看,一些先進國家已採用丙烷抽提、加精製、操作儀表化等先進技術,再生油質量已經至於新油標準;而我國的再生技術仍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水平上,不少廠只能再生低標號的機械油,特別是一些設備簡陋的小廠,甚至還沿用“大鍋熬油”的原始辦法,油品質低劣。
從再生的技術隊伍來看,整個潤滑油再生技術隊伍後繼乏人,是一個時期內急待解決的大問題。在潤滑油再生方面的技術情報資料和科學研究等各方面尤為薄弱,妨礙了不斷交流和再生技術的提高,今後應作出規劃,得到較好的解決。

學術目錄

總目錄:
內燃機車柴油機油再生的研究
帶土蒸餾工藝
帶土蒸餾立式釜的改進
土及管式爐循環蒸餾的再生工藝
下軸攪拌立式釜的套用
對釜式蒸餾改革的探討
減壓蒸餾工藝
帶土蒸餾的幾點探討
硫酸 - 石灰乳再生工藝
硫酸、白土精製的體會
白土摻水和無泵輸送再生工藝
高濃度鹼洗和噴法水洗
低劑量酸土處理工藝
碳化鈣-氧化鈣-白土再生變壓器油
含硫化物的廢油再生工藝
46號防鏽透平油更生工藝
廢油加工中餘熱的利用
氣力輸送在潤滑油再生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參閱文獻
管式爐廢油再生車間的設計
中小型廢油加工廠的設計
潤滑油再生過程中的三廢治理
廢油再生中“三廢”處理的探討
本書是經驗交流會的總結,大十六開共180頁,配潤滑油再生數據表、工藝流程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