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催化與分離技術

沸石催化與分離技術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圖書信息

作 者:高滋 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中國石化出版社ISBN:9787802299412 出版時間:2009-07-01 版 次:1 頁 數:395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一般工業技術

內容簡介

《沸石催化與分離技術》由國內多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從事沸石分子篩基礎和套用開發研究的專家撰寫,系統總結了近幾年來我國在沸石套用技術方面的進展和成果。書中詳細介紹了我國煉油和石油化學工業中一些新開發的沸石催化和分離技術的水平和特色。內容包括化學原理,催化劑和吸附劑的類型、性能和製備技術,工業生產裝置、流程和工藝條件,技術經濟指標及“三廢”治理等。
《沸石催化與分離技術》密切結合實際,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對交流技術成果,促進技術進步都有積極作用。是從事沸石分子篩研究和生產的科技人員必備的讀物,也是煉油和石油化學工業廣大科技和管理人員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的重要參考書,《沸石催化與分離技術》還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師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高滋,女,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化學系系主任,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化學學位分委員會主任和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化學組成員。《Zeolites》雜誌編委,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成員。現任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和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紐約科學院、第三世界女科學家協會和國際沸石協會成員,中國化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成員,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催化學報》副主編,分子動態及穩態結構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膠體與界面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曾獲國家發明四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和上海市優秀髮明成果一等獎各一項,已獲準中國專利兩項,公開中國專利一項,申請中國專利一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50餘篇,專譯作10本。1983年和1997年兩次獲得“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目錄

第一章 催化熱裂解制乙烯
第一節 概述
一、乙烯工業的現狀
二、乙烯生產技術的發展
三、催化熱裂解開發背景
第二節 反應機理
一、技術構思
二、反應歷程
三、催化化學
第三節 催化劑設計
一、催化劑活性組分
二、催化劑製備
第四節 工藝操作參數
一、反應溫度
二、反應壓力
三、水油比
四、劑油比
第五節 工藝與工程
一、工藝流程
二、反應器型式
三、原料油
四、分段注汽
五、C4/C5餾分回煉
六、氣體雜質脫除
七、再生催化劑脫煙氣
第六節 工業套用
一、裝置改造
二、工業試驗
第七節 與相關技術的比較
一、基本特徵比較
二、產品組成比較
三、技術經濟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加氫裂化
第一節 沸石在加氫裂化催化劑中的作用和影響
一、酸性的主要提供者
二、含沸石載體催化劑和無定形載體催化劑的區別
三、含沸石載體催化劑的改進
四、盧沸石在加氫裂化催化劑中的使用
五、沸石分子篩晶粒大小的影響
第二節 沸石分子篩及與載體、金屬的相互作用
一、已工業化的改性沸石分子篩
二、載體
三、催化劑
第三節 國內加氫裂化新催化劑開發及套用概況
一、中油型的3974催化劑
二、高靈活性的3976催化劑
三、已完成工業放大的催化劑
第四節 提高柴油十六烷值的新技術
一、背景
二、理論依據和技術關鍵
三、沸石分子篩的選擇
四、四種改性Y型沸石的反應性能
五、MCI催化劑的工業使用
六、新一代的MCI催化劑(FC~18)
第五節 加氫裂化生產潤滑油基礎油
一、反應機理
二、異構化反應選用沸石分子篩品種及其性質
三、國外各大公司潤滑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發展情況
第六節 近年來國內外各主要公司開發的含沸石分子篩催化劑
一、國內含沸石分子篩催化劑的開發情況
二、環球油品公司
三、Chevron公司
四、AkzoNobel公司
五、法國石油研究院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臨氫降凝
第一節 臨氫降凝簡
第二節 臨氫降凝原理
一、擇形催化
二、擇形催化原理
三、ZSM一5沸石
第三節 沸石的酸性及其調節
一、沸石酸性的產生及表征方法
二、沸石酸性的調節
第四節 臨氫降凝催化劑的製備
一、載體的製備
二、活性金屬的負載
三、降凝催化劑性能的改進
第五節 國內外典型臨氫降凝催化劑
第六節 臨氫降凝工藝
一、餾分油臨氫降凝技術
二、潤滑油臨氫降凝工藝
第七節 臨氫降凝過程的操作特點
一、反應條件的影響
二、氫活化
第八節 臨氫降凝工業實例
一、柴油臨氫降凝
二、潤滑油臨氫降凝
第九節 臨氫降凝催化劑及工藝的發展及其前景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加氫異構降凝
第一節 異構降凝與溶劑脫蠟、催化脫蠟
第二節 異構降凝分子篩與異構降凝催化劑
一、異構降凝用分子篩
二、SAPO分子篩的特性
三、異構降凝催化劑
四、國內外異構降凝催化劑
第三節 異構降凝原理
一、同分異構體的低溫流動性及黏度指數
二、同分異構體支鏈位置的熱力學問題
三、異構反應動力學
四、有關異構反應支鏈及位置形成機理的論述
五、正構烴鏈長對異構化結果的影響
第四節 操作條件對異構降凝性能的影響
一、反應壓力的影響
二、反應溫度的影響
三、進料質量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第五節 異構降凝生產技術
一、高黏度指數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技術
二、費一托合成油加工流程
三、異構降凝與其他工藝的結合
第六節 異構脫蠟工業套用實例
一、大慶石化公司異構脫蠟生產潤滑油基礎油
二、Chevron公司Richmond煉廠IDW工藝技術
三、Exxon—Mobil公司:MSDW技術
第七節 異構降凝技術的套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催化柴油深度加氫處理(RICII)技術的開發
第一節 概述
一、背景
二、國內外現狀
第二節 催化柴油深度加氫處理技術中的化學
一、影響柴油十六烷值的因素
二、催化裂化柴油的基本特點
三、提高十六烷值的化學途徑
四、催化柴油深度加氫處理技術中的化學反應
第三節 柴油深度加氫處理催化劑的開發
一、催化劑的設計原則
二、催化劑的開發
三、催化劑的活性穩定性試驗
第四節 催化柴油深度加氫處理技術的工藝研究
一、工藝開發的構想
二、RICH工藝流程
三、RICH工藝水平
四、工藝研究
五、產品柴油餾分收率與十六烷值提高幅度的關係
六、原料油適應性
第六章 劣質汽油芳構化改質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劣質汽油芳構化改質原理
第三節 劣質汽油芳構化改質催化劑
一、催化劑組成
二、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和工業催化劑物化性能
三、催化劑活性和穩定性
第四節 原料及產品
第五節 工藝生產流程和工藝條件
一、流程概述
二、工藝條件的最佳化
第六節 工業裝置
一、裝置加工流程
二、GAP工業裝置的反應部分操作方式
三、產品質量的控制方式
四、工業裝置運轉結果
第七節 技術經濟
一、物料平衡
二、製造成本和銷售收入
三、經濟評價結果
第八節 環境保護與工業安全衛生
一、裝置排放污染物和環境保護措施
二、工業安全衛生
第九節 催化劑和工程技術的完善及進一步開發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重芳烴輕質化
第一節 概述
一、重芳烴的來源
二、重芳烴輕質化技術簡介
第二節 重芳烴輕質化反應原理
一、重芳烴輕質化主反應
二、重芳烴輕質化過程中的其他反應
第三節 重芳烴輕質化催化劑
一、重芳烴輕質化催化劑組成
二、重芳烴輕質化催化劑的物化性能
三、重芳烴輕質化催化劑的毒物影響
第四節 重芳烴輕質化反應性能的影響因素
一、原料組成對反應性能的影響
二、工藝條件對反應性能的影響
第五節 重芳烴輕質化技術的套用工藝流程
一、重芳烴輕質化技術套用工藝流程
二、重芳烴輕質化工藝主要設備
三、重芳烴輕質化技術原料及產物分布
第六節 重芳烴輕質化工藝技術經濟
一、重芳烴輕質化技術的自身經濟效益
二、重芳烴輕質化技術綜合利用方案及其經濟效益
第七節 重芳烴輕質化技術的工業套用前景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甲苯與重芳烴歧化及烷基轉移
第一節 概述
一、甲苯岐化與烷基轉移
二、C10芳烴的綜合利用
三、甲苯與重芳烴岐化與烷基轉移工藝
第二節 化學原理
第三節 催化劑
一、概況
二、催化劑的酸性、活性與穩定性
三、催化劑積炭
四、反應器入口原料中CA含量的影響
五、反應產物中C10A含量與原料配比的關係
六、空速的影響
七、催化劑的穩定性試驗
八、工業套用主要結果
第四節 原料與產品
一、原料與產品模式
二、原料
第五節 工業裝置
一、重芳烴烷基轉移裝置在芳烴裝置中的地位
二、HATP的工業套用
第六節 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
一、工藝流程
二、工藝特點
三、工藝條件
四、操作最佳化
第七節 催化劑再生
一、實驗室再生
二、工業再生問題
第八節 前景與效益估算
第九節 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向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甲苯擇形歧化制對二甲苯
第一節 概述
一、開發背景
二、國內外發展現狀
第二節 甲苯擇形催化的反應機理及反應性能表征
一、甲苯擇形催化反應類型
二、甲苯擇形催化反應原料
三、甲苯擇形催化反應性能指標
第三節 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
一、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組成及製備方法
二、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毒物
三、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製備與反應性能的關係
第四節 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工藝
一、甲苯擇形歧化催化技術工藝流程
二、甲苯擇形歧化催化主要設備
三、工藝參數對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反應性能的影響
四、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反應穩定性試驗
第五節 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再生
一、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再生方法
二、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再生性能
三、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再生前後的物化性質
第六節 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工業側線試驗
一、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工業側線試驗背景
二、甲苯擇形歧化催化劑的工業側線試驗結果
第七節 甲苯擇形歧化催化製取對二甲苯工藝技術
第八節 安全與防護
第九節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十章 苯氣相烷基化制乙苯
第十一章 苯液相烷基化制乙苯
第十二章 苯液相烷基化制異丙苯
第十三章 合成二苯胺
第十四章 疏水矽沸石吸附劑分離間二甲苯與間二氯苯
第十五章 空分制氧分子篩吸附劑和變壓吸附制氧進展
第十六章 香菸煙氣淨化
第十七章 用於液相分離直鏈烷烴的分子篩吸附劑——NWA一Ⅱ

前言

催化劑是煉油和石油化工技術的核心。在煉油催化劑中,多是酸性催化劑或採用酸性載體,其中沸石占了絕大部分;在石油化工生產中,作為環境友好的高效催化劑,沸石分子篩正逐步取代目前工業上常用的硫酸、氫氟酸和三氯化鋁等具有強腐蝕性的液體酸催化劑,在許多化工過程中得以套用。沸石的出現,曾為煉油工藝帶來革命性的進步;近年來,大量新型分子篩的合成,推動了許多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並大大豐富了各種化工產品。
沸石分子篩具有獨特、規整的晶體結構,其中的每一類都有一定尺寸、形狀的孔道結構,較大的比表面積,大部分種類的沸石分子篩表面有較強的酸中心,同時晶體內有強大的庫侖場和極性作用,這些特性使之成為一類性能優異的固體酸催化劑,具有獨特的“擇形催化”功能以及強的吸附分離性能。此外,含有可變價元素的分子篩還可用作氧化還原催化劑或雙功能催化劑。總的來說,由於沸石分子篩的組成元素及各組成元素的數量可在較大範圍內變化,同時即使相同組成的沸石分子篩,如果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在不同條件下合成,也可能具有十分不同的結構特性和使用價值,使這類催化材料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