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熱

潛熱

潛熱,是相變潛熱的簡稱,指單位質量的物質在等溫等壓情況下,從一個相變化到另一個相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這是物體在固、液、氣三相之間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間相互轉變時具有的特點之一。固、液之間的潛熱稱為熔解熱(或凝固熱),液、氣之間的稱為汽化熱(或凝結熱),而固、氣之間的稱為升華熱(或凝華熱)。

過程

一級相變(見相和相變)過程中單位質量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時稱相變潛熱。物質三態變化都是相變,因此汽化熱、熔解熱、升華熱都是相變潛熱。在不同的相變溫度下,相變潛熱有不同的值。

潛熱利用潛熱利用

在物質的三相點,有三種潛熱。如果用 α、β、γ分別代表物質的固、液、氣相,用潛熱分別表示熔解、汽化 、升華三種潛熱,則有潛熱即三種潛熱中的一種,可由其他兩種求出。

許多固體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強下具有不同的結晶形式,即可以從一種固相轉變為另一種固相,這種過程稱為同素異晶轉變。同素異晶轉變過程中也要產生相變潛熱。

公式

在一級相變中,吸收或釋放熱量,伴隨體積的變化,但系統的溫度不變。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相變潛熱”。相變潛熱與發生相變的溫度有關,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下的相變潛熱是值。若用u1和u2分別表示1相和2相單位質量的內能,用v1和v2分別表示1相和2相單位質量的體積,於是單位質量的物質由1相轉變為2相時所吸收的相變潛熱可用下式表示:l=(u2-u1)+p(v2-v1)=h2-h1。式中p是作用於系統的外部壓強,h1和h2分別為1相和2相單位質量的焓。上式相變潛熱公式表明,相變潛熱內潛熱(u2-u1)和外潛熱〔p(v2-v1)兩部分。

潛熱蓄熱器潛熱蓄熱器

純物質在其相態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熱量且沒有溫度變化,此熱量稱潛熱。但在體系和環境之間有

熱量傳遞。過程的特點是兩相共存,因此,從相律知,只有一個自由度。在潛熱和物系的pvt數據間存在著下列基本方程:△h=t△vdp0/dt,△v是溫度t時伴有相變的體積變化;△h是潛熱;dp0/dt是飽和蒸氣壓隨溫度的變化率。潛熱可用理熱法進行實驗測定,估算方法大致上分為兩類:(1)預算正常沸點下的蒸發熱;(2)已知一個溫度下的潛熱推算其他溫度下的潛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