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林

潘錫林

潘錫林 野風堂主人,安徽天長人,現居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潘錫林花鳥畫工作室導師,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協會副會長,人民日報《藝術》雜誌總策劃,中國美協旅遊聯誼中心理事,世界孔子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紅旗飄飄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安徽省中山畫院副院長,安徽省指墨書畫院副院長,滁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

基本信息

藝術簡介

潘錫林野風堂主人,安徽天長人,現居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潘錫林花鳥畫工作室導師,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協會副會長,人民日報《藝術》雜誌總策劃,中國美協旅遊聯誼中心理事,世界孔子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紅旗飄飄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安徽省中山畫院副院長,安徽省指墨書畫院副院長,滁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

其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北京培訓基地,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電視台、中央黨校、福州美術館,濟南博物館、武漢長江藝術家美術館、桂林市博物館等收藏。榮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材獎”被授予“百名當代傑出藝術家”稱號。被評為“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潛力的中國花鳥畫100家”、2011—2012當代最具收藏投資價值的中國花鳥畫家。

藝術成就

生活照 生活照

作品入選獲獎:

“92國際水墨畫大展”(中國美協主辦)

“全國首屆花鳥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全國第二屆山水畫展”優秀獎

“全國手指畫研究會第七屆畫展”優秀獎(中國手指畫研究會主辦)

“第八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

“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最高獎(文化部、中國展覽交流中心主辦)

“全國牡丹競選國花畫展”銅獎(文化部、河南省人政府主辦)

“安徽省青年書畫展”一等獎(安徽省美協、書協、團省委主辦)

“中國當代山水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國畫研究院、河南省文化廳主辦)

“第九屆中國手指畫大展”銀獎(中國手指畫研究會主辦)

“迎接”97香港回歸中國書畫作品大獎賽“佳作獎”(文化部主辦)

“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文化部主辦)

“中華扇面藝術展覽”銀獎(中國美協主辦)

“首屆北京國際扇面書畫藝術展”(文化部主辦)

“中享杯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並赴日本參加中日水墨書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1998年金彩獎,牡丹杯新人獎(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

“中國首屆功在千秋書畫扶貧展”(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

“紀念張大千誕辰100周年華人書畫名家精品展(中國美協、中國詩書畫研究院主辦)

“第十屆全國手指畫展”銅獎(中國手指畫研究會主辦)

“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書畫展”優秀作品三百件(中國美協主辦)

“毛澤東詩詞創意書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迎99澳門回歸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中國美協、中央電視台書畫院主辦)

“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門回歸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展”佳作獎(中國美協、中國詩書畫研究主辦)

“跨世紀著名中國畫家作品展”(文化部、中國展覽交流中心主辦)

“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新作展”(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主辦)

“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

“抒北京情、圓奧運夢”書畫攝影展(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中國藝術報、中國文聯辦公廳主辦)

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中國美協主辦)

2004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中國美協主辦)

“中國手指畫研究會首屆提名展”銀獎(中國手指畫研究會主辦)

“第十二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佳作獎(當代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籌委會主辦)

“第十三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優秀獎(當代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籌委會主辦)

“第十四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創作獎(當代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籌委會主辦)

“2008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書法、攝影大展金獎(第29屆奧組委文化活動部主辦)

曾在北京、廣東、福州、山東、廈門、漳州、浙江、湖南、甘肅、內蒙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榮寶齋》、《中國畫家》、《東方美術》、《美術家》、《中國畫研究》、《美術世界》、《美術時空》、《中國畫清賞》、《華人畫事》、《亮寶》、《當代書畫典藏》、《美術報》、《書畫導報》、《羲之書畫報》、《詩書畫》、《安徽日報》、《甘肅經濟日報》、《山西工人日報》,《江淮時報》、《當代書畫家報》、《墨痕》、《藝術家名片》、《青年書畫家報》、《美術周刊》、《文化報》、《中國花鳥畫大家》《當代名家》、《美術創作》、《中國當代美術家》、《鑑藏》、《神州詩書畫報》、《文化藝術報》、《書畫世界》、《藝術收藏》、《名賢雅集》,《新黃山》,《海峽藝術》,《公關世界》,《北京晨報》,《城市周刊》《翰墨藏珍》《中國文房四寶》《當代畫壇十大家》《科教文匯》,《國土資源》,《中國民航報》,《國貿易報》,《藝術人生》,《藝術》,《澳門法制報》,《人民藝術》,《中國藝術家》,《中國書畫市場報》,《中國文化產業報》,《中國畫都畫刊》等專題介紹。部分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北京培訓基地,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電視台、中央黨校、福州美術館,濟南博物館、武漢長江藝術家美術館、桂林市博物館等收藏。榮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材獎”被授予“百名當代傑出藝術家”稱號。

被評為“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潛力的中國花鳥畫100家”、2011—2012當代最具收藏投資價值的中國花鳥畫家。

出版著作

出版:《當代中國畫壇精英·潘錫林》、《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潘錫林》、《潘錫林畫集》,《潘錫林花鳥畫集》。《大家氣象-潘錫林作品集》

名家評價

意蘊悠然形神無界

——品賞潘錫林花鳥畫

辛民

近日賞讀潘錫林的寫意花鳥作品,不僅能感受到傳統水墨的無窮魅力,又能探尋到他在深入傳統與執著創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他的作品中有股撲面而來的文人高雅氣質,這種氣質源於畫家的胸懷,即洞察人生之後的返樸歸真,樂觀、灑脫、質樸、平和、天真無拘、超凡脫塵。他的作品題材源於生活而多寧靜野逸之態,清絕妙造,自得天趣。其虛和飄逸之情態,誠可與山水畫的可游、可居相媲美,給人一直抵心靈的感悟。

潘錫林注重師自然,他能把在作品中流露的細膩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轉之中,隨物宛轉,與心徘徊,通過其筆下的形象,表現出濃郁的自然風情,營造出精神棲息的港灣,表述著淨化心靈的人文關懷。

在筆墨語言的運用中,潘錫林以古拙的書法用筆入畫,遒勁厚重,蒼老雄健;色墨對比強烈,極具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現代審美情趣。

中國畫藝術追求“立象盡意”和“興象天然”。要求畫家在創作中把主體情思儘可能隱沒於自然的本來面目之中,隱“意”而顯“象”,客體為主,主體為從,如入無我之境。潘錫林在創作中突出主體情思,把外在對象作為心靈的寄託,濃情的投射,以我為主,物也從,我為體,物為用,營構“有我之境”,在我國詩論中,前者屬“興象”類,後者屬“喻象”類,詩畫相通。潘錫林的作品是“興象”,“喻象”交相為用,呈示出空靈朴茂、內斂蘊藉之氣韻。

中國花鳥畫作為一個傳統的重要題材,在其現代藝術發展中一直沒能像山水人物那樣承擔起沉重的使命感,但是,作為傳統的視覺表現形式,其獨具的藝術審美價值又是其它畫種所不能取代的。中國歷史上許多畫家寄情花鳥,這與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親和有關,也可能因其與社會現實的距離而免遭不測有關。當今時代,政通人和,文化繁榮,對藝術領域空前包容,呈現出繽紛多彩的喜人景象。潘錫林在其花鳥畫創作中致力於傳承與創新,賦予了其作以現代審美情趣,盡展一花一世界的藝術魅力和豐富內涵。

中國畫的研習離不開對傳統的取精用宏,潘錫林在深入體悟前人筆墨精邃和審美精神的同時,又能勤于思考,不僅在創作中傳承中國畫的寫意藝術精神,同時又能不囿於前輩的筆墨圖式。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對古人的簡單摹仿,而是極力表現對大自然的超越---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更是個體生命意義形式的外化。

潘錫林在他的寫意花鳥畫創作中,追求傳統的意趣並能注入他自己對的藝術理念。他注重人文精神的表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心與自然同化,行動與自然順應,近而抵達“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解讀其作,不難體悟到虛靜空靈的道禪意境,他能虛靜其懷,悟解天地自然生命的活潑自在,以達到至美無言的大化之境,這正是其作品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綜觀潘錫林的近期作品可看到,他較好的傳承了中國畫藝術特有的清空、超然、蘊藉與典雅,在其作品中體現出東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和儒、釋、道、禪文化意韻,具有濃郁的傳統情趣及東方水墨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又能探尋到他廣引博證,慧眼卓識的執著創新。

當代中國畫藝術正以廣闊的視野和多元化的價值形態拓展出現空前的深度和廣度.在新的時代,人們對美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日趨理性和成熟,再也不是那種朦朧的、虛幻的、充滿神秘的感覺與饑渴,而是具有人文情趣和現代與傳統相互交織的藝術情結,是一種更為和諧的美的崇賞和渴求。因此,對於藝術探索者--藝術家來說,也要進入這種和諧的,美的藝術生活實踐中去完成他的使命。畫家用特有的筆墨工具,弘揚真善美,直抒胸意,描繪出一幅幅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獨具特徵的藝術瑰寶。

潘錫林就是這樣,他默默耕耘在中華傳統文化廣袤豐厚的田野中的一位青年畫家。他不逐時風,致力於傳承與創新,從豐厚的傳統藝術中汲取滋養,借古開今,融匯古今中西,漸趨形成了其個性化的筆墨語言。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潘錫林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前途不可限量。

作品賞析

潘錫林作品欣賞 潘錫林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