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哲華

潘哲華

潘哲華,男,漢族,1930年生,浙江松陽人,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高級音樂教師;曾任中國音協音教委,全國中學音教聯《學校音樂》報特約記者、編委。代表作品:《心繫中華》、《共有一個中國》、《祖國的戀情》等,個人傳記編入《中華音樂詞曲作家優秀作品收藏大典》、《浙江當代專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辭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潘哲華,男,漢族,1930年生,浙江松陽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音樂教育家,作曲家;曾經任中國音協音教委,全國中學音教聯《學校音樂》報特約記者、編委。代表作品:《心繫中華》(萬宏,鍾文作詞)《共有一個中國》、《祖國的戀情》等。

人物經歷

1950年,中國音協刊物《人民音樂》函聘為通訊員並撰稿。業餘參加上海市音協舉辦的“新歌合唱團”試唱新歌並公開演出,董源、劉福安任指揮。當時在上海市定海國小任教音樂並為少先隊輔導員。195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音樂系。就讀期間,為學生會民眾文化工作部合唱團指揮,同時承辦“簡譜學習班”自編教材並授課,學員為各系同學;擔任基本樂理、和聲、及作曲課代表(授課教授:錢仁康、劉雪庵)馬革順、朱啟東教授任教合唱、指揮。

畢業後由高教部全國統一分配到黑龍江省通河中學、通河師範任教音樂。1956年應邀為通河縣文化館的“簡譜學習班“自編教材並授課,學員來自各單位職工,課後民眾反映效果頗佳,接受文化館老師的建議,整理成書稿定名《學簡譜》,送上海音樂出版社,經多次修改,不斷完善,終因故出版未成。1957年南調浙江嘉興市新塍中學,為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課餘組織興趣小組開展活動;每年組織全校性演出,還參與社會及全市的文藝演出,常獲創作、演出雙獎,受到大會表揚,民眾好評。

作品介紹

潘哲華 潘哲華

撰寫文稿及歌曲創作發表在《歌曲》、《兒童音樂》、《音樂周報》、《兒童歌聲》、《音樂生活》及台灣《中華樂志》等三十餘家報刊,有多首歌曲被轉載,如:《不滅的燭光》在《歌曲》發表後,被轉載入編《紅燭頌·綠葉情——獻給教師的歌》專集上;有的歌曲在電台教唱,反映良好;《小河 從校園裡流過》入編《中國當代抒情歌曲選》,《松鶴社區之歌》在“感動中國——第三屆全國新創歌曲歌詞活動暨獻給建國六十周年原創詞曲大賽”中獲二等獎,並收錄於《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原創作品精選》;歌曲《沿河》,兒童表演唱《搖到外婆橋》及論文《歌曲分析處理初探》、《音樂功能說》等作品先後獲獎。1987年受嘉興市教委中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聘為中學體音美學科組成員並認真工作;個人傳記編入《中華音樂詞曲作家優秀作品收藏大典》、《浙江當代專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辭典》。

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只要心中有真善和責任,就會產生創作的火花,生活越豐富,作品越生動,通過作品的創作,能夠不斷給生活帶來歡樂,給生命增添活力,讓你覺得精神矍鑠,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