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衛

潁川衛,洪武元年(1368)置潁川衛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潁川衛治所與潁州州治同城,康熙《潁州志》:“衛與州同城,署在州署之後。”正統二年,潁川衛改隸河南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十五年並衛入州,撤銷潁川衛。

潁川衛
洪武元年(1368)置潁川衛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潁川衛治所與潁州州治同城,康熙《潁州志》:“衛與州同城,署在州署之後。”正統二年,潁川衛改隸河南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十五年並衛入州,撤銷潁川衛。
明朝建國初期,於各軍事重地設立衛所,屬於省都指揮使司管轄。潁川衛所設在潁州,屬河南都司,衛籍諸生參加河南鄉試。衛所制本是軍事制度,由於實行時間較長,衛所名相沿成為地名,如天津衛等。而潁州作為行政區劃在明代屬於鳳陽府,明正德《潁州志》說潁州轄“潁上、太和、亳三縣,又以地交南北,故置潁川衛於州城,而以兵籍屬之河南焉,所謂犬牙相制是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