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書院

漳江書院,位於湖南桃源。 清乾隆九年(1744)知縣王贈華重建,改名“桃川”。 十八年知縣屈宜伸增修,復舊名。

簡介

漳江書院,位於湖南桃源。明嘉靖年間,邑人布政使李征創建於東街漳江閣旁。清乾隆九年(1744)知縣王贈華重建,改名“桃川”。十八年知縣屈宜伸增修,復舊名。三十一年,因兵差廢為賓館。四十八年,按察使姚姬謀復,未果。鹹豐五年(1855)知縣劉廷玉重修。七年、同治十年(1871)兩度擴建。山長如李元度、劉廷玉、李隆萼等皆名師。光緒間瞿方梅、黃彝壽任山長,黃曾撰“堂堂華夏憤膻腥,望大家勵精緻氣,以洗國恥;納納乾坤運玉紐,看此時從新化故,懋育群生”聯以警士;瞿闡發黃宗羲《原君》之民主大義,以開民智,成就甚眾。宋教仁、覃振、胡瑛等皆其高徒,譽稱“桃源三傑”。宋教仁1899-1902年求學於此時,曾撰有“辦天下事,自歐亞始;讀古人書,在秦漢前”、“莫使真心墮塵霧;要將熱血洗乾坤”等對聯自勵。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速成師範學堂。後又改名桃源縣第一高等學堂。

對聯

堂堂華夏憤膻腥,望大家勵精緻氣,以洗國恥;
納納乾坤運玉紐,看此時從新化故,懋育群生。
清代黃彝壽題漳江書院

辦天下事,自歐亞始;
讀古人書,在秦漢前。
清代宋教仁題漳江書院
 

莫使真心墮塵霧;
要將熱血洗乾坤。
清代宋教仁題漳江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