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農校

漳州市農校於1881年由美國教會創辦於廈門鼓浪嶼,前身是尋源中學,1986年更名為漳州市農業學校,於1994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漳州市農校

概況

漳州市農校:的前身是尋源中學,1881年由美國教會創辦於廈門鼓浪嶼,1925年遷址漳州市區芝山,1951年9月15日由人民政府接辦,為漳州農業技術學校,1952年更名為龍溪農業學校,1965年遷至現址,1980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重點中專,1986年更名為漳州市農業學校,1994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學校黨組織設黨總支,下設四個支部。行政設立辦公室,政治處、教務處、總務處、生產推廣處、培訓處、教導室等五處二室以及工會、團委會、學生會等民眾組織以及一個民盟支部。全校教職員工146人,其中專職教師69人,兼職教師8人,外聘教師12人,教輔人員13人,行政人員26人,工勤人員13人,專業技術人員中有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34人,教師共分為農學、園藝、畜牧獸醫、農產品加工、文秘、基礎理科、文體等七個學科,15個專業教研組。
現有在校中專生1500多人,20多個教學班,分別就讀於園藝、園林、食品加工、畜牧獸醫、文秘、動物檢疫防疫、生物技術 套用、水產養殖、茶藝、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 、綠色食品開發、食品生物工藝、計算機信息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商務英語、廣告製作與裝潢、社區服務與管理、綜合課程實驗班等二十二個專業,學制為3-4年,生源來自全省各地。 三個高職班(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聯辦):園藝、畜牧獸醫和食品加工,全省招生。
校園占地603畝,校舍建築面積52000多平方米(含漳州宿舍區)。教學實驗儀器總值300多萬元,擁有語音室(60座位)、電腦室(240台)、組培室及各專業實驗室24個。圖書館藏書17.3萬冊,報刊雜誌300多種。擁有2個田徑場、1個足球場、7個籃、排球場。實習農場占地350畝,辟有水稻育種基地、果園、花圃、養豬場、食品加工場、獸醫門診部等與各專業配套的實習基地。
建校48年以來,共為國家培養了6000多名農業中專人才和上萬名各類技術人才,遍及全省各地,湧現出大量的鄉鎮領導幹部、出色的農技幹部和企業家。校水稻育種組選育出大量水稻良種,為福建省的糧食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早稻良種“78130”的選育獲1986年福建省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76106”獲1988年漳州市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圓山糯”、“8303”獲市科技進步(成果)三等獎,。校生物切片廠首創動植物切片整體多重染色新技術,生產的生物玻片標本質量達到90年代國內先進水平,獲“國際金獎”,產品遠銷國內外。學校選育的水仙花新品種“金三角”,為漳州水仙花家族又添新成員。學校1989年引進的台灣白背毛木耳栽培技術,短短几年中在南靖縣和全市許多農村大範圍推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又一途徑,獲得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1986年學校被評為“福建省農村青年實用技術培訓先進單位”,1988年被農業部評為“加強實踐教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單位”,1989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中等農業教育改革先進單位”,被國家教委、國家體委評為“全國施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單位”。1990年獲全省中等農墾校田徑運動會“三連冠”,1991年被國家教委評為“科教興農先進學校”,1992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中專A等二級學校”,1994年,與日本長崎縣立諫早農業高等學校締結為友好學校。自1984年至今,長期保持市“文明單位”稱號,1998年被評為漳州市文明學校。1999年校團委被團中央確定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