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台

漢光武台位於新野縣樊集鄉政府南3公里處,是漢代劉秀聚義和演練兵馬的地方,因該處為高出周圍20餘米的土丘,故名“漢光武台”。\n\n。


 

說明

新莽末,劉秀在湖北棗陽一帶起義反莽,北上途中,在新野訪得鄧禹、馬成、岑彭等扶佐,遂在鄧禹故里西2公里處安營紮寨,招兵買馬,演兵布陣,實力大增,為推翻王莽政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毛澤東主席在1948年11月5日親自為新華社寫的新聞述評《中原我軍占領南陽》中特別提到:“後漢光武帝劉秀……創立了後漢王朝”。該處土丘約1萬平方米,正中砌有一大理石質指揮台,面積20平方米,高2.65米,四周飾以石羊、石馬、海獸、神獅,台東、西兩邊各有一20級的石階,台南豎有清代“漢光武台”石碑一通。台西、台北育水環繞,台東、台南地勢平坦,綠樹成蔭。清代詩人徐金位曾寫詩歌詠:“光武台荒水自流,於今功業幾經秋。曉煙籠樹如含翠,朝雨侵地似帶愁。曙色未開山籟靜,輕雲初散日光浮。憑虛為吊當年事,惟有床花隴上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