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挖

滿城挖

2011年2月14日,在武漢市人代會武昌代表團,新任市委書記阮成發和代表們座談時說,知道在網路上有人叫自己“滿城挖”,但武漢的建設不會停止,他會頂著罵名繼續下去。他表示,“我們很容易找到理由讓一些建設工地不開工。我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後,當我們回頭看,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對不住這座城市,對不住市民。對這座城市負責,我就必須這樣做。”

簡介

阮成發阮成發

市民在網路上叫阮成發“滿城挖”,是說在他主政下的武漢,進行的城建項目很多。阮成發說,全市有5000多個建設工地,可以說,武漢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武漢市大搞城市建設也許確有必要,因為它在這方面有不少欠賬。然而,對於市民的“滿城挖”稱呼,真的只要頂著就OK了嗎?許多市民叫阮成發“滿城挖”,只是因為工地太多,帶來了交通和揚塵問題嗎?恐怕不是這么簡單。筆者相信,沒有幾個市民會反對武漢加快城市建設。但同時建設5000多個工程,在規劃上是否合理,是否都經過科學論證,讓市民參與決策了呢?
市民擔心的,應當還有具體的建設方式。“滿城挖”三個字雖不很嚴謹,卻很形象地反映出一些問題。比如,工地施工時的交通和揚塵問題,是否完全不可避免?再比如,一些建設會否低層次、短壽命?鄭州市民中流傳著一句與“滿城挖”類似的話,“鄭州鄭州,天天挖溝”,武漢千萬不能重蹈其覆轍。更值得注意的是,阮成發“頂著罵名繼續下去”的最重要理由,是多年後回頭看,如果今天沒“滿城挖”,將對不住這座城市,對不住市民。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城市發展的思路或許過分重視硬體建設了。事實上,一座城市是否發展得好,市民是否生活得好,城建只是一個方面。
哪怕城市管理者再聰明,一座城市的主人首先是它的市民,市民有權對城市發展建設表明自己的態度、提出自己的思路。所以,對於市民在網路上叫自己“滿城挖”,阮成發不應當只視之為責難與阻力,而應更謙慎對待,多反思問題,更好地造福城市與市民。

頂罵名繼續建

阮成發坦陳,大建設困難很多但不會停止,否則對不起這座城市

大建設時期,也是出問題最大,是最困難的時期。我們很容易找到理由讓一些建設工地不開工。但是,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後,當我們回頭看,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對不住這座城市。
——阮成發

滿城挖滿城挖

(武漢)全市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地開花——交通堵塞,揚塵籠罩,當市民擁堵在回家的馬路上時,抱怨、責難之聲一時在所難免。
2月14日,此前剛從市長一職新到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在和人大代表們座談時,沒有迴避責難之聲。
在人代會武昌代表團上,阮成發說,“我知道,在網路上有人叫我"滿城挖"——"十一五"在城區挖,"十二五"還要挖到遠城區去”。在座的人大代表笑了起來。
阮成發接著表態說,“建設不會停止,我會頂著罵名繼續下去”。
他坦陳,全市5000多個建設工地,作為書記,首要考慮的問題是第一資金怎么籌措,其次是拆遷,還有施工安全,第四是組織好施工期間的交通。他提到,施工建設相當一部分地方在地下,捷運二號線的盾構機目前已經推進到長江下,“我最擔心的是施工萬一出什麼問題”。
阮成發說,“大建設時期,也是出問題最大,是最困難的時期。我們很容易找到理由讓一些建設工地不開工。我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後,當我們回頭看,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對不住這座城市,對不住市民。對這座城市負責,我就必須這樣做”。
阮成發進一步介紹,“今年,二七長江大橋將在9月份比原計畫提前一年建成通車。在目前的條件下,不大力度建設,很多問題根本解決不了。城市的擁堵問題,沒有快速交通解決不了,我們正在建設的二環線快速路,將實現30分鐘點到點通達。今年5月,從東湖賓館到天河機場,能實現40分鐘到達”。
在武漢市的“十二五”規劃中,從明年起,武漢市將每年建成通車一條捷運線;到2015年,武漢將有12條過長江通道,10條過漢江通道……武漢的五年目標是“基本建成中心城區快速交通體系,交通暢通能力明顯提高”。
“不大建設,5年後我們問自己"對不對得住這座城市"?我敢肯定地說"對不住"。”阮成發說。

阮成發眼中五年後的江城模樣

五年後,武漢什麼模樣?武漢“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端出了“十二五”規劃藍圖。
作為城市領頭人的阮成發,他眼中五年後的武漢是啥模樣? 在14日和武昌團代表座談時,阮成發說“未來五年,經濟總量突破一萬億,這將在2015年或者更早一點會實現。” 在他看來,中心城區會實現跳躍發展,遠城區會形成5-6箇中等城市規模的衛星城。 “中心城區和遠城區之間區域,將由綠化帶連線起來,這片區域將控制建設規模”。
他展望,未來,中心城區和遠城區通過輕軌和高速路相連。“五年後,可能在遠城區局部出現這樣的狀況,一些城區人更願意到衛星城居住,這裡空氣好,房價更低,綜合配套也都不錯”。“未來五年,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是建設幸福城市”。他說,“幸福城市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民生,竭盡全力解決民生問題。增強老百姓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挖什麼

“不搞大建設對不住這座城市!”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的這句話,堪稱昨日網上熱語,深夜讀來,敬佩之餘,五味雜陳。
敢在人代會上直面社會質疑,阮書記的確令人敬佩。透過媒體報導,不難看出他的擔當與果決。即便有人叫他“滿城挖”,為了城市破堵,為了“幸福城市”,他也要“頂著罵名”幹下去。
有報導說,聽了阮書記一番話,人大代表笑起來。這笑聲,相信不少出於讚許。而我,在讚許之餘,倒也想弄清楚:“滿城挖”挖什麼武漢有5000工地同時開工。據說,杭州還有過6000個工地同時開工!
利用快速城市化這個視窗期,加快城市建設,這體現城市決策者富有機遇意識、戰略眼光。咱們不能老拿已開發國家說事。人家的城市早已進入穩定期,修修補補是常態。而我們的城市,變是不可拒絕的主調。問題是,為什麼非要把很長時間的變,壓縮在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
如此密集的變,如何保證規劃、建設不留遺憾?別忘了,部分城市為快而快,變出不少遺憾。有些工程本該精細準備卻倉促上馬,有些工程本該同步推進卻步調不一,以至道路反覆開挖,以至弄出不少短命工程,付出無數糾錯成本。
如此密集的變,城市能否承受由此帶來的劇烈陣痛?灰塵飛揚,滿城擁堵,上班必須提前半小時……城市未來的通暢預期,能否完全化解眼前的生活不便?五年後“對得起”這座城市,五年內是不是就可以“對不起”?
如此密集的變,政府財力能否經受考驗?一年交通投入七百億,而財政收入不過千餘億。這會不會影響其他民生項目投入?政府又靠什麼化解因此衍生的還債風險?
說得再遠一點,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幸福城市”一日“變”不出。我們需要可持續的變,能夠銜接城市過去、現在和未來,協調遠景民生與現實民生,推進節奏適應城市承受能力的變。而有些盲目的變,是對城市發展的長期性缺乏科學認識,急於“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有些“滿城挖”的變,恐怕跟城市領導的任期政績觀不無關係。據說,全球每年所用水泥,一半澆在中國。如何讓它們少澆出損害老百姓的“光鮮政績”?不妨換支“指揮棒”,不考核誰變得快、變得多、變得新,只考核誰變出可持續發展,比如:城市特色、生活宜居,等等。

折射城市發展焦慮

城市發展固然需要挖、離不開挖,可挖也得有個限度,要挖得合理,挖得科學,挖得老百姓拍手叫好才對。而遭到非議的“滿城挖”——對於民生而言,何嘗不是“折騰”呢?背離了民生福祉,城市發展還有什麼意義呢?還何談對得住城市呢?
全市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地開花——交通堵塞,揚塵籠罩,當市民擁堵在回家的馬路上時,抱怨、責難之聲一時在所難免。2月14日,此前剛從市長一職新到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在和人大代表們座談時,沒有迴避責難之聲。在人代會武昌代表團上,阮成發說,“我知道,在網路上有人叫我‘滿城挖’——‘十一五’在城區挖,‘十二五’還要挖到遠城區去”。阮成發說,“建設不會停止,我會頂著罵名繼續下去。事隔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後,當我們回頭看,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對不住這座城市”。
“我們不這樣做,我們會對不住這座城市”,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呢?“滿城挖”——網友的這一概括被人直呼:太給力了!全市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地開花,難道還不可以叫“滿城挖”嗎?所謂的“我們這樣做”說得直白點,原來就是要“滿城挖”啊!可“滿城挖”就對得住城市嗎?就是對城市負責嗎?
上海世博會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可是,我們需要的,難道是“滿城挖”的城市?對於廣大市民而言,當整日處於大面積交通堵塞,揚塵籠罩的窘境時,豈有不“抱怨、責難”的道理,“生活更美好”的期盼,此時恐怕早被拋之腦後。當然,你可以說這是“暫時”的,是為了城市以後的“更美好”;可“十一五”在城區挖,“十二五”還要挖到遠城區去,那么“十三五”、“十四五”難道就能停下來不挖了嗎?
當然,城市發展固然需要挖、離不開挖,可挖也得有個限度,要挖得合理,挖得科學,挖得老百姓拍手叫好才對。而遭到非議的“滿城挖”——對於民生而言,何嘗不是“折騰”呢?背離了民生福祉,城市發展還有什麼意義呢?還何談對得住城市呢?
人貴有自知之明。既然老百姓有意見,地方官員又為何要頂著“罵聲”,繼續為之呢?
這說明,一方面,地方官員的權力太大、太隨意,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置老百姓的意見於不顧,全由自己“拍腦袋”決定,長官意志統治一切。
另一方面,“滿城挖”可以立竿見影地挖出GDP,挖出政績。在當下GDP崇拜情結盛行,幹部考核重GDP的現實語境下,地方官員想不“滿城挖”也難啊!“滿城挖”與其說對得住城市,不如說對得住官員自己。官員任期也就是三五年、多則十年的事情,不“滿城挖”官員“等不及”啊!城市建設誠然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可官員是否也應有二十年、三十年再“回頭看”的雅量呢?
事實上,“滿城挖”折射出的是一種普遍的城市發展焦慮。據媒體報導,中國有655個城市正計畫“走向世界”,200多個地級市中有183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大都市”。好高鶩遠、急功近利若此,又豈能不“滿城挖”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