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兒

“滴滴金兒”是一種長長的火藥線,往往在過年時,兒童們手握一端,將另一端點燃,會燃放出金色的火花,有的還伴有輕微的炸響聲,火花隨著噼噼啪啪的聲響,一朵朵小金星閃爍著不停地跌落下來,因此,被稱之為“滴滴金兒”。這種“滴滴金兒”在晚上點起來尤其好看。

基本信息

名稱

滴滴金兒

相關解說

邯鄲人對心裡藏不住事,保不住密的人,常常說他“門旮旯放不住個滴滴金兒”。
那些愛玩的孩子們,一旦得到了滴滴金兒,往往等不到天黑就想燃放,於是,就找個門旮旯較為黑暗的地方先點為快。孩子們沉不住氣,等不到天黑的心情,正是對那些心裡藏不住事,保不住密或急於表現自己的人恰切的寫照。
滴滴金兒的正名應該叫火藥引線或導火索。這種火藥引線唐末宋初時還尚未被普遍套用。當時點燃火器用一種叫“烙錐”的金屬工具。先在炭火中燒紅,再用之去點燃火器中的火藥進行發射。北宋後期才開始出現了用火藥製成的引火線。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中載:每年的元宵節,宋都臨安(今杭州)要在皇宮中張燈結彩。其中“殿司所進屏風,外面鍾馗捕鬼之類,而內藏藥線,一燃而連響百餘不絕。”這裡所說的藥線,就是最早的火藥引線,也是最早的滴滴金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