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現象

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 )兩詞合起來,構成停滯膨脹(stagflation

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在經濟學,特別是總量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造成停滯脹的原因:
第一、預期心理因素,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而采緊縮貨幣政策,但社會大眾已事先預期通貨膨脹會持續下去,因此將通貨膨脹因素反映在公司未來成本上,而造成物價上揚;
第二、供給面引發之震撼,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廠商無法立即反應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壓力下,難以生存,失業率因此而提高。
美國曾於上世紀70年代出現滯脹,國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
股市中的放量滯脹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價卻停步不前!
長期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一般表現為:物價上漲時期經濟繁榮、失業率較低或下降,而經濟衰退或蕭條時期的特點則是物價下跌。西方經濟學家據此認為,失業和通貨膨脹不可能呈同方向發生。但是,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西方經濟學家把這種經濟現象稱為滯脹。
滯脹的內容:
滯脹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經濟停滯,包括危機期間的生產下降和非危機期間的經濟成長緩慢和波動,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業; 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這兩種現象互相交織並發,貫穿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並成為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經濟現象。西方經濟學家把停滯(stagn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兩詞合起來,構成停滯膨脹(stagflation)這一新概念, 就表明兩者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