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川翠雀花

滇川翠雀花

滇川翠雀花(學名:Delphinium delavayi)是毛茛科翠雀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雲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600米至3,6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地草坡或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花
種中文名:滇川翠雀花
種拉丁名: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
中國植物志:27:400
英文植物志:6:249
種別名 :細草烏、雞足草烏(雲南)
地理分布:產四川、雲南。
毒 性:根有毒[A—19]。
屬中文名:翠雀屬
屬拉丁名:Delphinium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約50屬2000餘種,世界各洲廣布,主產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我國有42屬720餘種,分布於全國,主產西南部山地。本科是含有毒植物種最多的科之一。約20屬的植物有毒,主要有烏頭屬(AconitumL.)、翠雀屬(DelphiniumL.)、銀蓮花屬(AnemoneL.)、升麻屬(CimicifugaL.)、白頭翁屬(PulsatillaAdam.)、鐵線蓮屬(ClematisL.)、毛莨屬(RanunculusL.)、唐松草屬(ThalictrumL.)等。DelphiniumdelavayiFranch.inBull.Soc.Bot.Fr.33:379.1886;Pl.Delav.27.1889;HuthinBot.Jahrb.20:435.1895,sealyinCurtis'sBot.Mag.146:t.68.1949;王文采,植物學報10:143.1962;雲南中草藥90,圖44.1970;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704,圖1408.1972.——D.dedavayivar.acuminatumFranch.l.e.——D.trichophorumf.brevungueLevl.inRep.Sp.Nov.7:102.1909.——D.delavayif.aureaW.T.Wang,見前,144.1962.
莖高60-100厘米,與葉柄密被反曲的短糙毛(毛長達0.5-2毫米),有時下部變無毛,等距地生葉。莖下部葉具長柄;葉片五角形,長4.5-6厘米,寬7.5-11厘米,三深裂,中深裂片菱形,漸尖,三淺裂,淺裂片有缺刻狀小裂片和牙齒,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兩面疏被糙伏毛;葉柄長為葉片的2-3倍,基部有狹鞘。莖上部葉稀疏,漸變小。總狀花序狹長,通常有多數花;基部苞片葉狀,其他苞片線狀披針形,密被糙毛;軸和花梗密被白色短糙毛和黃色短腺毛;花梗長1.2-3.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頂端或距花2-6毫米,狹披針形,長5-10毫米,寬1.8-2.2毫米;萼片藍紫色,寬橢圓形,長1-1.2厘米,外面有短柔毛,距鑽形,長1.6-2.1厘米,上部粗2-3毫米,末端稍向下彎;花瓣藍色,無毛;退化雄蕊藍色,瓣片長方形,二淺裂,腹面有白色或黃色髯毛;雄蕊無毛;心皮3,子房密被柔毛。蓇葖長1.6-2.4厘米;種子倒卵球形,長約2毫米,褐色,密生鱗狀橫翅。7-11月開花。
產雲南(北部、中部及東南部廣布)、四川西南部。生海拔2600-3600米間山地草坡或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
根藥用,治風濕疼痛、癲癎、蛔蟲等症(雲南中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