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明月

滄海明月

作者簡介:滄月,墨香女俠。先以武俠成名,後轉涉奇幻寫作,均取得好成績,多本各個出版社編的2002、2003年度網路佳作選編均收入所寫的文章。2003年入駐榕樹下狀元閣,文章在網上流傳廣泛,擁有大量讀者。本卷是《滄海明月·滄月作品集》的第六卷,收錄了《東風破》、《神之右手》、《飛天》、《星墜》四篇滄月的佳作。

基本內容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所屬分類】:圖書>青春讀物>玄幻/魔幻/新武俠

滄海明月滄海明月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滄月的武俠小說,多有奇幻元素在內。她的小說,以描寫人物內心情感見長,小說主人公多具有極具複雜的內心世界。她用獨特的女性細膩筆觸,將人物微妙的心理世界表現得纖毫畢現。她的小說多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與時尚感,最能切合廣大青少年的閱讀心理,所以現為網路上最受歡迎的人氣女作家,受到廣大青少年讀者的狂熱追捧。

內容簡介

本產品包括:《滄月作品集·夕影卷》、《滄月作品集·拜月卷》、《滄月作品集·凝碧卷》、《滄月作品集·紫微卷》、《滄月作品集·承影卷》和《滄月作品集·流光卷》共6本。

目錄

《滄月作品集·夕影卷》

血薇

風雨

神兵閣

第一章 相思淚

第二章碧玉簪

第三章金錯刀

第四章海上花

第五章 七星劍

火焰鳶尾

指間沙

第一章黃泉

第二章紫陌

第三章 紅塵

第四章 碧落

荒原雪

第一章漁村

第二章 聯袂

第三章 往事

第四章 絕情

第五章同生共死

第六章人中龍鳳

第七章 暫相逢

第八章長別離

《滄月作品集·拜月卷》

拜月教之戰

第一章 夢幻空花

第二章 星墮往世

第三章 穹月沉浮

第四章 雙星暗夜

第五章 風音蝶魂

第六章 記川溯影

第七章 海天龍戰

第八章 血薇暗影

第九章 深瀾沉恨

第十章白雲蒼狗

第十一章 傾城之血

第十二章 紅蓮赤炎

第十三章 茫茫彼荒

第十四章空山夜雨

第十五章 魔度眾生

第十六章永夜

第十七章 同歸

鑄劍師

《滄月作品集·凝碧卷》

曼珠沙華

第一章荒村

第二章夜歌

第三章試劍山莊

第四章血嬰

第五章馴羊

第六章兄妹

第七章真相

第八章地獄火

第九章愛別離

第十章怨憎會

第十一章彼岸花

彼岸花

第一章白骨之舞

第二章骷髏花

第三章嬰

第四章墓

第五章扶南

第六章寄生

第七章歸來

第八章晝夜

第九章魘魔

第十章流光

第十一章魘來

第十二章血嬰

碧城

第一章紅樓隔雨相望冷

第二章昨夜星辰昨夜風

第三章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四章此情可待成追憶

第五章只是當時已惘然

幻世

第一章劍妖

第二章紫函

第三章疤痕

第四章舞風

第五章藥人

第六章沐火

第七章瘋狂

第八章雪獄

第九章蠱毒

第十章煙花

第十一章梵音

《滄月作品集·紫微卷》

《東風破》

第一章暗香

第二章疏影

第三章 人間別久不成悲

第四章 夜

第五章揚州十年一夢

第六章 還記章台走馬

第七章 一夕玉壺冰裂

第八章 心事已成非

第九章淮南皓月冷千山

第十章 冥冥歸去無人管

《神之右手》

第一章黑瞳

第二章 刺客

第三章 帝王淚

第四章 瀆神者

第五章 冰封祭壇

第六章暗黑破壞神

第七章 永垂不朽的詩篇

《飛天》

序言

第一章 舞姬

第二章 星夜

第三章 古堡

第四章蜀山

第五章 支提窟

第六章 飛天舞

第七章驚夢

第八章地獄變相

第九章 障

第十章 輪迴

第十一章 緣起

《星墜》

第一章花蕊夫人

第二章 往世

第三章葬心

第四章 星墜

《滄月作品集·承影卷》

大漠荒顏

第一章公子舒夜

第二章沙曼華

第三章 鶯巢

第四章 極樂天國

第五章 公子連城

第六章夜宴

第七章鼎劍侯

第八章 梅霓雅

第九章 祁連

第十章 兄弟

第十一章歸去來

帝都賦

第一章 帝都

第二章 夢尋

第三章百鬼夜行

第四章拜月教主

第五章 封神

第六章 湖畔

第七章 遠客來

第八章 戰月下

第九章傷心小箭

第十章 師徒

第十一章 長安月

第十二章探丸郎

第十三章 菊花的剌

第十四章挽狂瀾

第十五章 魂歸

劍歌

第一章 小夜情人語

第二章 他生水雲休

第三章 欲尋孤鴻影

第四章 雁行十二倦

第五章 人倚第一樓

第六章 道有今生淚

第七章 已別秋

第八章 倩誰驀蕭索

第九章 憑爾話溫柔

《滄月作品集·流光卷》

夜船吹笛雨瀟瀟

第一章夜航

第二章金碧輝

第三章越城

第四章 長孫無塵

第五章 戰雲

第六章 冷月

第七章 驚戀

第八章 生死劫

第九章 血玄黃

第十章 恨欲狂

第十一章 兩兩相亡

第十二章 回首暮雲遠

雪滿天山

滄海

第一章 思寒

第二章 神捕

第三章 圍攻

第四章 歸途

第五章花凋

夕顏

亂世

第一章 血色黃錯

第二章 風起渭水

第三章 幾度夕陽

第四章 破滅的黎明

本書作者其他作品 :

滄月作品集·夕影卷

滄月作品集·流光卷

滄月作品集·拜月卷

滄月作品集·紫微卷

滄月作品集·凝碧卷

滄月作品集·承影卷

作者簡介

項有標,1963年出生,溫州市教育學院中文系畢業。先後擔任過語文老師、少先隊輔導員。1992年參加全國中國小輔導員技能技巧比賽,榮獲全國“能手獎"o 2006~F,學生林竹林參加“少年作家杯”全國作文大賽榮獲一等獎,朱良鈺等三學生分別參加“文心雕龍杯”三屆新課標寫作才藝大賽,均獲得全國唯一一名特等獎。1995年被評為溫州市首批市、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後改行入報社擔任記者、編輯。期間有作品在《小說選刊》、《中國作家》、《文藝報》等報刊上發表。

20lO年10月《這一課》散文獲“郭沫若散文獎”。2011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非常救災》。

2008年赴四川地震災區當志願者,催生與編輯出版《大地震中孩子們的作文》。中央電視台、新華社、香港大公報人民網中外多家媒體給予報導。

序言

再讀父親(代序)

項奕

讀完父親的長篇小說新作——《滄海明月》,我沉思很久,令我重新思考人生。

父親運用他自己擁有獨特的寫作題材,展現了一群為報刊“拉廣告”而維持生計的“文化乞丐’’之生活,從主角項從德的經歷與視角中折射了一個浮躁、貪婪的時代特徵,並和閱讀其他的小說一樣,我依稀的感受到了小說中主角的背後依然有作者(父親)的影子——主角那種從生活迷茫到心靈頓悟也許也應驗了父親曾經歷的人生某個階段縮影。整部小說描述了那些為了生存而奔波的文學青年們,他們身上烙著很深很深的時代烙印。我想:也許我一樣的年輕一代人已經無法去體會他們的那一種情懷,但小說很巧妙的在最適合的時機給予每一個角色更多的背景描寫,使每一個人都鮮活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向我們展現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性,並且可以讓我們領悟其中。對此.也許有的人有所感動,有的人會覺得見怪不怪……確實。在這所謂布滿鮮花、陽光閃耀的世界裡,誰又不是對這些狀態甚至是醜惡已經司空見慣呢?可對於我來說,書中有許許多多觸動我的地方真的再次引發了我對未來人生的再思考——

面對這樣一群迷失在這現實生活中被命運所左右的年輕人,他們被動或無奈地應和著這個現實,不禁引發我發自內心對人生的一陣唏噓:他們最初的人生夢想是否早已被可憐的欲望所悄悄取代?人性的醜陋到底是與生俱來還是被殘酷的生活逼迫所致?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只有繽紛複雜的現實世界才是檢驗一個人真正本質的地方——這也許是我個人的偏見,但是我的偏見來自於經歷:人們都說久病成良醫,受過傷的人特別容易體會到面對同樣苦難的人。正因為我同小說主角年齡相仿時也曾經迷茫、不知所措的從而盲目地接受著這花花世界的一切,我曾特別注意到身邊那些剛從國內來到國外的年輕一輩的留學生都走著與自己似曾相似的道路——他們盲目,嚮往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淺薄,藐視所有與自己意念相悖的人事。就如小說里的項從德,他最初背井離鄉只是的為了能給母親治病而南下尋求生路,直到後來憑藉自己認為不錯的文筆和賺錢的能力被老鄉陳冬提拔為所謂的“主任”,然後就開始了為虎作倀的“文化乞丐”生活:一面是艱難的生活所迫使然,一面卻是無法克制欲望縱橫,我們很清晰的可以看到他們是怎樣地一點一點的失去自我。項從德的變化不禁讓我感慨我們的一生,總是在不停追逐自己的所謂人生奮鬥目標——希望也好,欲望也罷,這些都是促使我們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動力。然而,我們不知從何時開始,希望與欲望模糊了界限,有多少人分得清我們所期待的幸福到底有幾分是希望,而又有幾分充斥著欲望呢?我覺得也許我們受到的教育偏差所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人生奮鬥的崇高目標最終將被無情的現實輪子碾個粉碎。人生的成功,是不是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財富?名譽?還是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讓別人以為我們過得

“幸福”就行?!不是嗎,我們總以為得到了眼前某件東西或者達成了某件目標後自己就會“快樂”了,生活就會“幸福”了。可是,當真的實現了這些所謂的目標後。幸福是否又會轉瞬即逝呢?接踵而至的是不是又有下一個“奮鬥”的目標?

以前,我也簡單地以“人性固有貪婪”來簡單的去掩蓋自身的不努力,而現在想來,這是否表明我們都在自我陶醉般的找藉口與不負責似的無奈逃避呢?我曾天真地把罪名扣給“本性”,好像所有人都會犯同樣的錯誤。事實上,這只是人們給自己的懦弱找個搪塞的理由罷了。這個世界上依然存在著一些幾乎會讓所有感到無地自容的人.如小說中的成大志、項從德,我卻被他的精神感動得無法言喻。其實,所有的邪惡都會在浩然正氣下灰飛煙滅。如果說我們總是感慨環境使我們腐蝕變壞,那么我們有沒有想過:是否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夠堅定、強大、善良?本小說的最後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了項從德覺悟與決心.這也許也是作者給予主角冠以“從德”的匠心所在——從艮、從德。其實,人的一生無法避免要走很多歪路錯路.但關鍵是我們在意識到錯誤的時候能否鼓起勇氣去大膽面對並與之抗爭!

小說中另一點觸動我的是對項從德內心的描寫,它可能折射出了那個時期的一些人的內心最深的地方:靈魂矮小。當我們面對繽紛絢麗的現實世界的時候,一邊垂涎著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位強者,哪怕只是個配角;一邊又不自覺地自慚形穢,在世界面前隨波逐流。於是人們開始改變與忘本,他們需要遺忘過去的自己——因為無法找到正確的心態去面對自己曾經的那個“土包子”。項從德從最初的面對陌生人的青澀,到後來在職場的遊刃有餘,也許他自認為是成長,但在我看來他已經忘掉了那個原來的農民的兒子本質——那個心裡想念青竹、胸中掛念母親的淳樸的孩子。作為讀者的每一個人,是否應該始終在心中給那個無知卻善良的人留一個位置,無論他人生落魄還是前途輝煌,都可以心懷善意的去容納他呢?!

項從德最後人生的總結也讓我領悟到一些人生的本質一一“落葉歸根”。人生似乎本就是一個循環,但經歷這一路,我們因為無知和欲望,又錯過了多少真正值得我們去珍惜的美好呢?文章的結局又一次真切地讓我體會到: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與那樣一些無法遺忘的缺憾,何苦又為了一些無法企及的欲望而自尋煩惱呢?理由也簡單,因為我們都沒有擁有真正的堅守的人生追求。項從德覺得,青竹仿佛道德,吳曉玲宛如享受,賈萍好像信仰,而張菊則是現實。在項從德的人生中,他最初的信仰是道德,所以他愛著青竹。後來信仰變成了享受,於是他拋棄了象徵道德的青竹而跟象徵享受的吳曉玲混在了一起,再到後來遇見了他認為象徵信仰的賈萍一一因他在賈萍身上看到了那些曾經信仰的正氣,而最後他選擇了象徵現實的張菊,因為此時此刻,他似乎也從命運中感悟到了平凡的現實與不平凡的堅持,才是人生活著的“真諦”。

我雖然從來沒有經歷過項從德那般的生活,也沒有體驗過為生計而掙扎所帶來的;中擊——既然父親讓我寫序我想也有他對我認知的一種肯定。請允許我的淺薄認識:原諒我不食人間煙火般的觀點:我希望每一位有心的讀者能否在閱讀此書時聯想到自己的生活並且捫心自問,到底人生中什麼東西才是你最想要的?你到底信仰的是什麼?如果你追逐的是一個美好夢想,那么就盡力為之一搏、無怨無悔;如果你想得到僅僅是無休止的欲望滿足,那么能否可以停下疲憊的腳步去好好地珍惜原來的寶貴品質呢?也許我沒有資格去對任何人指手畫腳或評頭論足,因為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每個人有著自己不同的人生領悟。可我還是覺得,如果我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無法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那么,我們何嘗不可以確定換一種態度與行為,去面對這個世界呢?

最後,我也不知妥不妥,想引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一個人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能量在人格中的分布狀況。如果人自身的大部分能量被本我操縱,他則可能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如果大部分能量放在自我控制,他的言行則會很現實;當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所占有時,他將成為一個嚴於律己、道德高尚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