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歐陽修詩]

滄浪亭[歐陽修詩]
滄浪亭[歐陽修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滄浪亭》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體詩。作者通過對想像中的滄浪亭的描寫,表達自己對友人不幸的政治遭遇深深的同情,並由人而己,宣洩了自己遭打擊受貶謫的牢騷。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

荒灣野水氣象古,高林翠阜相迴環。新篁抽筍添夏景,老枿亂髮爭春妍。

水禽閒暇事高格,山鳥日夕相啾喧。不知此地幾興廢?仰視喬木皆蒼煙。

堪嗟人跡到不遠,雖有來路曾無緣。窮奇極怪誰似子?搜尋幽隱探神仙。

初尋一逕入蒙密,豁目異境無窮邊。風高月白最宜夜,一片瑩淨鋪瓊田。

清光不辨水與月,但見空碧涵漪漣。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又疑此境天乞與,壯士憔悴天應憐。鴟夷古亦有獨往,江湖波濤渺翻天。

崎嶇世路欲脫去,反以身試蛟龍淵。豈如扁舟任飄兀,紅蕖淥浪搖醉眠。

丈夫身在豈長棄?新詩美酒聊窮年。雖然不許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間傳。

譯文

子美寄給我詠唱 滄浪亭的詩文,邀我一同寫作 滄浪亭詩篇。 滄浪亭美景不可能親眼去看,使我東望時心中嚮往遙遙思念。

想那荒落曲折的河岸,一灣野水氣象古老悠遠,高大的林木蒼翠的山岡,在 滄浪亭四周迴環。新竹抽筍增添了夏日景致,老樹枝條亂長,爭鬥春天的鮮妍。

水禽三三兩兩閒暇地逗留,仰慕著主人情趣格調高搴,山中小鳥無論早晨還是夜晚,啼鳴細碎一片聲喧。不知道此地經過了幾番興廢,抬頭只見古老的大樹織成一片蒼煙。

真該嘆息俗人的足跡到不了此間,雖有道路可通卻尋訪無緣。誰能像你這樣窮盡了山水的瑰異奇險?一直搜尋到幽深隱秘之處,探求的地方居住著神仙。

最初找到的那條小路深隱在繁密的草木之間,小路盡處眼界忽然開闊,突現的境地神奇無邊。風高月白的良夜,清幽的佳景最令人留戀,晶瑩的月光鋪在水面,仿佛是一片白玉田。

分不出清清的是水光還是月色,只看見碧空與綠波連成一片。清風明月本沒有價目,清風明月本沒有價目可惜賣給你才只四萬銅錢。

我又覺得這山水佳境是老天爺特別賜與,壯士失意老天理當愛憐。古代的鴟夷子曾獨自去往江海,也不管江湖上波濤浩渺翻天。

一心想脫離崎嶇的世間道路,寧願隻身去到蛟龍騰躍的深淵。哪兒比得上你駕起一葉扁舟,飄忽來往於 滄浪亭邊,水中紅的蓮花綠的水波,輕搖著你酣然醉眠。

大丈夫只要活在世間,怎么會長期被棄置不管?姑且吟詠新詩暢飲美酒,逍遙地度過眼前流年。雖然那清幽的 滄浪亭,不讓我這俗客親眼得見,還望你切莫吝惜筆墨,一定時時寄來佳句好向人間流傳。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返回排行榜
滄浪亭位於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始建於北宋,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稱“滄浪亭”。
獅子林園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明正德八年(1513)前後,御史王獻臣辭官後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建園,後幾經興廢,現大體為清末規模,面積約4公頃。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鹹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 現全園占地約5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