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地方套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滁州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50年的滁州師範學校;1977年設立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範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並定名為滁州學院。 截至2018年2月,學校占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2.5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9.8萬冊;設有17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15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8人、副高級職稱240人,博士251人(含在讀78人)、碩士72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86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滁州師範學校(滁縣師範學校)。

1950年4月,皖北行署決定籌辦“皖北滁州師範學校”。9月,新創辦的滁州師範學校開始招生,首次招生計畫100人。開辦中師班、初師班,不少學生在讀期間兩次參加各類招工考試、參軍入伍,到1953年首屆學生畢業時,剩下56人。

1951年暑期,學校遷至定遠爐橋辦學,開設了師資輪訓班,招收了一個初師班、兩個中師班。

1952年初,學校回遷到滁縣園藝場處(今滁州學院北校區)辦學;皖北區滁縣師範學校更名為安徽省滁縣師範學校。

“文革”期間,1966年到1969年三年停止招生。從1970年秋始,恢復招生,連續招收兩屆一年制師範類速成班學生。1973年開始恢復考試入學,學制兩年。

1977年月11月11日,滁縣師範學校經安徽省革命委會批准成立“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依託滁州師範學校設立的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1977年開始招生,首次招收中文、數學兩個本科專業學生204人,這批學生於1978年春入學。

1978年,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滁州分校)。

198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安徽師範大學(滁州分校)、滁縣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滁州師範專科學校。

滁州學院校園風光 滁州學院校園風光

2001年3月9日,滁州市政府召開滁州師專擴建工作協調會,5月30日,初步決定徵用正大飼料廠北側土地建設新校區。4月4日,安徽省教育廳下發關於滁州師專新校區規劃的批覆,原則上同意校園設計規劃,要求加快新校區建設,確保實現2005年新校區在校規模達到6000人的發展目標。6月12日,校黨委研究決定成立滁州師專南校區建設指揮部。

2002年8月27日,南校區首期工程竣工啟用,2540名學生正式入住。南校區與教學大樓遙相對應的實驗樓、圖書館、風雨操場在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5月,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滁州學院。滁州學院首批6個本科專業,當年首次招收500名本科生。

2005年,滁州學院新增6個本科專業,其中,部分專業首次面向新疆、江蘇等省區招生,這是滁州學院建校以來首次面向全國招生。

2014年,入選“安徽省地方套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

註:圖冊資料來源於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2月,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

學院專業
文學與傳媒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類)、漢語言文學(非師範)、新聞學(網路新聞傳播方向)、語文教育(專科)
經濟與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審計學、工商企業管理(專科)
數學與金融學院 金融工程、經濟統計學、數學與套用數學
教育科學學院 學前教育、國小教育、學前教育(專科)、初等教育(專科)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網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軟體工程 、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
外國語學院 英語、英語(師範)、商務英語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
音樂學院 音樂學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美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含中韓合作辦學2+2國際班)、環境設計、廣告學、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地理科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土木工程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製藥工程、套用化工技術(專科)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科學、園林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建有一個省級重點學科;依託“安徽省熱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設立“安徽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安徽省重點學科:套用化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120人,專任教師770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187人,博士124人、碩士563人。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0餘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3人,省級領軍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安徽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9人,省級教壇新秀16人,省級教學團隊9個。

全國模範教師:許志才

全國優秀教師:趙振華

省級教學名師:許志才、鄭平建 、戴仕寶、陳桂林 、許雪峰、薛連海、宋德如 、諸立新、張曉旭

省級教壇新秀:李慶宏、賁培雲、鄭愛龍、葛浩、於春燕、吳文杰 、翟明清、夏岩磊 、王敏、秦莉、黃述亮、張玲 、姚光順、顧留碗、吳小芳、周亮廣

全省模範教師:葛秀濤、景剛副

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李虎、翟明清

全省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邢存海

全省優秀教師:王曉梅、葉高副、邢存海、劉利副、許雪峰

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吳開華

全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趙生慧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團隊負責人立項年度
套用數學教學團隊許志才2008年
地理信息系統教學團隊鄭平建2010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教學團隊薛連海2010年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汪才明2011年
金融工程教學團隊翟明清2013年
大學數學本科教學團隊李慶宏2014年
教師教育教學團隊宋德如2014年
食品加工與品質控制教學團隊蔡華珍2015年
化工原理教學團隊鄭建東2015年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先後獲批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205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安徽省特色專業6個,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9個、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4個、安徽省精品課程6門、安徽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2門、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6個、安徽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安徽省示範實驗實訓中心3個、安徽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建有省級套用型教師教學能力發展中心1個。

學校的油畫作品《抗擊非典》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廢墟上的陽光》獲得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銅獎。

國家級特色專業:地理信息科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地理信息科學

安徽省特色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自動化、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網路工程 、物聯網工程 、新聞學

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網路工程 、測繪工程、工商管理 、食品質量與安全、地理科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學前教育、旅遊管理、自動化

安徽省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套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滁州學院—安徽華塑鹽(化工)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 、滁州學院—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化工實踐教育基地

安徽省精品課程: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路、中國地理、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套用技能、計算機網路

安徽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中國古代文學、高等數學、Java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單片機套用技術、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GIS基礎套用技能、大學物理、數據結構、旅遊地理學 、食品化學、教育心理學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卓越食品工程師計畫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卓越國小教師教育培養計畫 、卓越機械工程師培養計畫、卓越國際商務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安徽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卓越工程師計畫、地方性高校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

安徽省示範實驗實訓中心: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綜合訓練中心 、食品實驗實訓教學中心 、測繪實驗實訓中心

安徽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網路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地理信息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教學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聯繫,互派教師做訪問學者。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開展了“4+1”碩士培養,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與馬來西亞城市理工大學舉辦了“6+7課程”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項目,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舉辦了交換生項目,與韓國韓瑞大學、韓國湖南大學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公費交換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互派留學生。

學校榮譽

2010年,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011年6月,獲2010年度“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

2011年11月,被評為第九屆“安徽省文明單位”。

2011年12月,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單位。

2011年12月,獲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

2011至2014年度,連續四年獲得省教育廳節能工作考核“優秀”等次。

2012年2月,獲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2014年,獲全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2014年,入選安徽省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2015年2月,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建有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校級研究機構8個;建有安徽省大學生思想動態分析研究中心、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

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套用協同創新中心

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熱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機構:地理信息技術研究所、化工技術研究所、滁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工程中心、物聯網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理國情與區域環境研究所、皖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研究所、鳳陽花鼓音樂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學校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87項,廳(市)級科研項目572項;與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318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65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705篇,其中被SCI、EI檢索304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74部。

“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動物線粒體基因組及相關類群的系統進化研究”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WDX60特大比表面積吸附樹脂研發”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鑑定及相關生物學研究”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114萬冊,電子圖書92萬冊 。截至2013年6月30日,學校圖書館擁有電子圖書72.79萬冊,中外文報刊1980種,收藏有清華同方《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中國優秀碩博全文資料庫》、萬方《中國數位化期刊群全文資料庫》、《讀秀學術搜尋》、萬方《中國學位論文資料庫》、《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資料庫》、《中國法規大典》、《SpringerLink》、《Ebscohost》《銀符考試模擬題庫》、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的電子圖書以及自建的特色資料庫《吳敬梓研究專題資料庫》等20餘個資料庫。

•學術期刊

學報封面 學報封面

《滁州學院學報》為綜合性雙月刊,逢雙月月末出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1982年創刊,是“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來源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

《滁州學院學報》每年1、3、4、6期刊登社會科學研究類學術論文;2、5期刊登自然科學研究類學術論文;開設“江淮分水嶺研究”“皖東文化研究”和“皖東發展研究”三個特色欄目。

2009年學報被安徽省教育廳和新聞出版局聯合評為優秀學報;2010年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期刊稱號。

文化傳統

校徽校名

校名校徽 校名校徽

“滁州學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書法字型。郭沫若曾於1964年為滁州學院前身“滁縣師範學校”題寫過校名,“滁”“學”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選自郭沫若的其他書法手跡。

滁州學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縮寫)和“1950”為基本元素。

篆字“滁”為核心,呈現了滁州學院建設地方套用型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旗幟的形制,代表著滁州學院團結進取、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載了滁州學院人知難而進、敢為人先的奮鬥精神。獎盃的形制,抒發了滁州學院人崇高的集體榮譽感和不斷創新的卓越情懷。結構精密的晶片形制,象徵著滁州學院科技與人文並舉的時代風範。

校名“滁州學院”採用郭沫若的字型,突顯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1950”字樣標誌了滁州學院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奮鬥歷程。中英文有機融合的方式,體現了滁州學院國際化辦學的豪邁姿態。

校徽呈現開放形態,展示著滁州學院人海納百川的胸懷。漢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繪了滁州學院依山傍水的美麗校園,闡述了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校訓

學校活動圖片 學校活動圖片

修德、求是、博學、篤行

“修德”,即做人之本,應努力提高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

“求是”,即勇於追求真理,探索規律。

“博學”,即廣泛地學習各類知識。

“篤行”,即強調重視實踐,實現知行統一。

名人題詞

•美國東亞太平洋總幹事朱曉陵為學校題詞

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

2003年11月27日,美國基督教協會東亞太平洋總幹事朱曉陵先生(滁州籍人)來校參觀考察時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今天見到家鄉有這樣的大學,終生難忘。祝願在新的進程中更有豐碩的成果。”

•著名音樂人舒楠校友為母校題詞

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

2010年4月22日,著名音樂人、滁州學院音樂系1992屆校友舒楠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家園,母校在我心中是永遠的溫暖和寧靜!祝福她!”

•教育部師範司司長管培俊題詞

滁州學院 滁州學院

2004年5月,國家教育部師範司司長管培俊用大紅紙為學校題詞:“辦好滁州學院,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經濟、基礎教育發展服務。”

學校領導

歷任領導

滁州師範學校時期
職務姓名時間
校長 楊漢章 兼,1950-1951年在任
沈長纓 1951-1953年在任
辛艱 1953-1956年在任
馬孝伯 1956-1957年在任
耿基 1957-1968年在任
熊盛發 革委會主任,1968-1969年在任
張鳴洲 1969-1977年在任
張有理 1977-1979
安徽師範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時期
職務姓名時間
教學點領導小組組長 孫秀山 兼,1978年在任
黨委第一書記 馬愛民 兼,1979-1980年在任
黨委書記 趙璧如 1978-1979年在任
馬孝伯 1979-1980年在任
滁州師範專科學校時期
職務姓名時間職務姓名時間
黨委第一書記 張曙東 兼,1980-1984年在任 校長 馬孝伯 1980-1984年在任
黨委書記 馬孝伯 1980-1984年在任 孫秀山 代校長,1984-1988年在任
孫秀山 1984-1993年在任 寧永祿 1988-1993年在任
孫謙 1993-1997年在任 甘霖 1993-1998年在任
凌炳余 2000-2004年在任 邱克 2000-2004年在任
滁州學院時期
職務姓名時間
滁州學院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陳賢忠 兼,2004年6-12月在任
黨委書記 余在歲 2005-2012年在任
慶承松 2012-2017在任
陳潤2017年-至今在任
校長邱克2005-2010年在任
許志才2010-至今在任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陳潤
黨委副書記、校長鄭朝貴
黨委副書記張勇
黨委委員、副校長鄭朝貴、吳開華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譚中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