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端邦

溫端邦

民國35年11月,憲三團由重慶調徐州,團長張醴泉。 民國25年2月,憲四團參加福清剿匪,斃匪首要十餘名。 民國36年3月8日,憲四團第三營抵達基隆港上岸,回歸建制駐北市憲四團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溫端邦溫端邦

民國20年首任團長溫端邦民國22年3月6日進扎北平常駐,民國34年6月10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與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訂何梅協定。根據協定規定河北省、北京、天津,全部華北自治。11月26日軍事委員會取消北平分會,憲兵第三團由團長溫端邦撤出北平,進駐西安。民國35年11月,憲三團由重慶調徐州,團長張醴泉。民國38年10月16日與共軍激戰於廈門,後撤來台。民國25年2月,憲四團參加福清剿匪,斃匪首要十餘名。抗戰勝利後憲四團部設福建南平紫雲崗上古廟裡。民國35年初憲兵第四團抵台與憲九團防務交接後,尚留一營駐福州(憲四團第三營)。10月5日-8日憲四團第5連何承先率該連官兵106名福州乘船至台北。二二八民變,應陳儀向溫端邦請求兵力支持。民國36年3月8日,憲四團第三營抵達基隆港上岸,回歸建制駐北市憲四團部。憲四團參與二二八事件著墨極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