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第四幼稚園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創辦於1952年,是溫州市最早的省一級幼稚園。她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管理理念,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孩子的人生導航”為辦園宗旨,以“放飛夢想,快樂永遠”為園訓。

基本信息

介紹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

溫州市第四 幼稚園,坐落在市中心的倉後巷,是鹿城區教委管轄的一所 浙江省示範性幼稚園。1998年新建的綜合大樓,建築面積6315平方,一展其現代化的風采。幼稚園擁有13個班415名幼兒,教職工40名,其中大專學歷13名,高級教師13名,中共黨員10名,組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素質精良,站鬥力強的教師隊伍。

歷史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歷史悠久,創辦於1952年4月,曾改名為溫州市中心幼稚園;1982年定為市級示範幼稚園;1994年定為浙江省示範性幼稚園1995年譽為市級科教研先進單位;並曾多次榮獲浙江省“三八紅旗單位”、“浙江省先進托幼稚園所”、溫州市“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文明學校”、鹿城區“先進黨支部”“先進團支部”等稱號,很多領導和教師也均榮譽全國、省、市、區級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的稱號。

園風

溫州市第四幼稚園以“一切為了孩子”為辦園宗旨,倡導“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園風。全體教職工認真貫徹落實幼稚園的兩個“法規”,有成效地開展教育、教學、管理、保健等系列改革實驗,使幼稚園整體工作朝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前進。為充分發揮省示範性幼稚園的排頭兵作用,我園在1998年被批准為國家教委、國家科委“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實驗學校的基礎上,特別聘請了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全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家雄教授擔任本園的高級顧問、培訓教師,具體指導全國性的“開發幼兒智慧潛能”教育科學研究公作。我們的目標是“把幼稚園辦成全國一流的、開放型、示範性、高質量、有特色的孩子們樂園”。

園長沈曉真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隨溫州市幼教代表團赴英國考察,這在全市乃至全省尚屬首例。在為期十天的考察活動中,沈園長代表四幼與雷丁科姆幼稚園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並簽訂了兩所幼稚園結為友好幼稚園的協定書,這是一次促進我園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活動。

詳細

碩果飄香

五年來,40多項課題,160多篇論文,150多份課件、案例和教案,110多個單項獲全國、省、市、區級獎項,並開展了70多節觀摩課及講座。

啟動的省年度重點規劃課題《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以“園本教研”方式發動全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論壇、沙龍、課例研討等。通過實施整理出一套有價值的教育方案、案例、錄像、論文;創設與課題研究相適應的教育環境;建立一套幼兒合作學習系統化的評價體系;並建立教師和幼兒成長檔案。課題成果獲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成果三等獎、市一等獎,成果專輯《香飄芳草地》與《小手創出大世界》,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此外,省級規劃課題研究專著《開發幼兒智慧潛能》由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課題研究,使幼稚園獲得了省首批園本教研示範園和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等榮譽,柯長瑜園長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葉一丹被評為省教壇新秀,還有7人被評為市學科骨幹教師,14人被評為區教壇新秀,全園上下呈現出濃厚的教科研氛圍。

示範團隊

園長柯長瑜,是浙江省特級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校園長、溫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鹿城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她身先士卒,曾先後向區、市、省以及全國開展了20多節觀摩課和講座,她明確自己是教科研的第一負責人,主動地承擔起教科研的組織、領導之責,成為教師投身於教科研的學習榜樣。

幼稚園成立了教科研領導小組,建立園長負責制的四級管理體系:教科室、學習組、課題組、教師同伴是四級研究單位;教科室主任、學習組長、課題組組長、教師是四級研究力量。還組建了“溫州市幼教柯長瑜名師工作室”,推行“外聘專家引領——園內專家指導——骨幹教師互助——青年教師提高”的四級分層培訓,通過“互助網路”、“青苗工程”、“提升工程”、“師徒結對”等系列名師培養形式,有效提高青年骨幹教師的科研能力。

環境建設

幼稚園實現了班班有網路,人人有電腦,並配置了多媒體教室、名師工作室,設有完善的計算機網路、閉路電視系統,開通了幼稚園網站。每年保證10萬元教科研經費,5年來共投入528010.7元用以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和教師外出學習。 和上海市七色花幼稚園結為姐妹園,定期派送教師掛職學習,還邀請華東師大朱家雄、遼寧師大鄒曉燕等教授前來指導,為名師的成長進行理論引領。

制定並實施了《園本教研製度建設方案》、《園本教研課題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師激勵制度,將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加大教研獎金的比重,使教科研工作得到有力的保障。

充實內涵

注重最佳化校園環境,統一幼稚園形象標識,讓每一面牆壁會說話,努力構建數位化校園。通過“相約書林”、“讀書會”等活動,讓“讀書”成為教師生活的常態。聯手家長在幼兒中堅持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共同培育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促使校園內外洋溢著濃郁的書香,讓孩子在書香中成長。

採用“名園加新園”和“名園加鄉園”的集團化辦園模式,實行扁平化管理,條塊結合,園區互動,攜帶新園區迅速跨入發展的快車道。我園直接派出管理人員,幫助農村分園同步開展教科研活動,通過“影子研訓”、“互助網路”等研修模式,促使農村分園教師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學方式的轉型,獲得了顯著的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