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雅

溫小雅,女,代表作品:《赤潮》。

基本信息

作品

溫小雅的創作首先是選擇或設計好圖像,經過插值處理重置圖像後,再將圖像消解為馬賽克狀的大小色塊,繼而聚合重組為新的圖像,再由手工繪製出全新的作品來。這一過程便正好是一個插值、消解、聚合、再生的過程。

呈現在眼前的首先是溫小雅的《赤潮》系列作品,作品題材是文革時期的政治宣傳畫,赤潮原本是特定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海洋災害,畫家藉此命名這組作品,無庸置疑有一種警示、反思的用意。文革是一代人揮之不去的記憶,是共和國史冊中嚶嚶長鳴的警鐘,也是國人信仰、激情高度燃燒、爆發的時代。這些年深月久模糊不清的圖像,一經畫家圈定並繪製出來,立刻煥發出一種全新的意味來,畫家以圖像為基礎卻不再現圖像,借鑑電腦語言而不依賴於電腦,追求機械(機器)般的畫面效果卻又不利用機械。大大小小的色塊機械而刻板地平塗,錯錯落落的邊界整齊而冷靜的銜接,形形色色的人物貌離神合步調一致地舞蹈……機器般的製作消解了繪畫性和作者情感色彩,故而畫面沉浸著工業文明的理性與冷漠;馬賽克化的形象,時尚的色彩又讓作品閃爍著當下消費時代的某些特徵。其作品乍一看仿佛是出自電腦寫真或絲網印刷類的機械,而細看又確是人為,就連色塊的大小,組合方式,色彩的搭配,色調的組織等都是作者精心設計,然而作者卻努力追求機械(機器)的效果,刻意迴避自己的價值取向,用理性客觀排擠掉主觀的參與,只以一種中立或匿名的狀態心平氣和地創作。這或許正是作者的意圖,這種“沒有”的取向正是作品的取向吧。

溫小雅的另一組作品是《萬眾迎奧運》系列,有《跑步》《太極拳》《腰鼓》等,從《赤潮》到《萬眾迎奧運》系列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畫家無論是在圖式還是題材上都更加自我,更加成熟。該系列作品的題材都是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民眾性迎奧運活動,這些我們在傳媒司空見慣的圖片,一經畫家選定,並繪製出來,便會以一種新的力量衝擊視覺,述說出新的意義,煥發出新的生命。不是嗎?看看《萬眾迎奧運.跑步》中萬人跑步大軍,哪一張是自己的臉?哪一張是朋友的臉?看看《萬眾迎奧運.太極拳》中的數千太極演練者,那一位是樓下大媽,哪一位街坊大嬸?畫中人物是乎千人一面,然而又各不相同,申奧迎奧的大運動大潮流我們都曾參與,或激情高漲,或為高漲的激情所渲染,然而又有誰在出列冷靜沉思呢?畫家無言,畫面冷漠平板,圖像虛幻迷茫,而觀者自會以自己的立場、出發點跨過這道距離參與其中,這遠勝於最初的原始圖片,這也正是溫小雅這組作品的意義所在。

溫小雅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以一種自己的方式作畫,沉默淡定,不事張揚,其作品卻能引領我們對熟視無睹的圖象再次注目,進而沉思、反省,這已足夠了……文革已成往事,奧運即將來到,當然也必將過去,而太陽照常升起,生活依舊進行,溫小雅的畫也仍將繼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