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克仁

溫克仁

後來,被公社黨委看中,於1982年叫他到第五瓷廠(時稱潯中公社瓷廠)當供銷員,1983年出任廠長。 1985年7月,溫克仁親自到西歐的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考察。 1988年以來,他組織科研人員致力於開發“工藝色瓷”、“輕質陶瓷”及“釉下彩精陶”新產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溫克仁祖父早年曾南渡馬來亞謀生,因不堪於苦力勞累的折磨而英年病逝異域。寡居的祖母陳煦,於民國20年(1931年)春攜幼子溫其培(克仁父)歸梓,定居於城關潯中村城後。民國37年(1948年)10月,溫克仁出生於這個歸僑家庭。他少年孤苦,14歲喪父。1969年高中畢業後,即輟學回鄉務農。但他沒有與鄰居社員一起風雨烈日在田裡扛鋤翻泥巴,生產隊安排他到潯中大隊瓷廠(後稱寶美瓷廠)當制坯工,寶美食用菌廠培植白木耳,養過蜂,又到三班、霞碧公社瓷廠打過工。1980年於雲龍橋頭北端富東街潯中公社瓷廠經銷店為負責人。但這些行當差事,均未能充分發揮他的潛在靈性。後來,被公社黨委看中,於1982年叫他到第五瓷廠(時稱潯中公社瓷廠)當供銷員,1983年出任廠長。
溫克仁幼失父恃,使他早早接觸生活,從小經受多方面社會實踐的磨鍊,加上一定的文化素質與自身的進取努力,造就他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氣質。他富有開拓精神,辦事大膽果斷。上任後,根據該廠自1966年由隆泰瓷業社“一分為二”後建廠於城關東埔,初期主要生產杯壺匙碟等傳統日用瓷,後來遂步發展瓷塑、小工藝陳設瓷生產,產品銷售國內10餘個省、區及日本、東南亞、中東各國,規模一再擴大,產量產值效益一再提高,取得不少成績;但產品已日漸老化,難於適應1980年代改革開放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他決心開創新局面,拓展新成績,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振興與飛躍。
是年10月,在外貿部門配合下,他親自帶著一批樣品去參加廣州秋交會。在交易會上,他既展銷自己的產品,又注視與選購別人的樣品。同時結識了幾位經營陶瓷生意的外商,帶回了部分訂單及圖片、樣品。這些訂單,有的銷往西歐,有的銷往中東。
通過這次廣交會,富有靈性、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溫克仁,悟出了“要使五廠有個較大的飛躍,必須敢於調整產品結構.面向國外市場”。因此。他與廠里領導、技術骨幹人員研究,決心乘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進行產品全面更新,並把它全部推向國外市場。可又想到:我們的產品是要賣給外國人的,而他們的商品需求、民俗風情、藝術愛好、市場行情、價格情況等一無所知,又怎能生產出對路適銷的產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走出去”。因此,他決定到國外考察。
1985年7月,溫克仁親自到西歐的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考察。又先後二次到香港考察。在考察中,他隨時隨地盯住各地外國人所用所玩的各種瓷器的品類、式樣、風格、特點、市場價格與銷售行情,並拍同許多照片,帶回大量圖片。通過考察,使他心底更加明確,響亮提出:“日用瓷工藝化,工藝瓷日用化”的發展方向與決策。又集中廠里的設計師,對他所帶回的照片、圖片反覆琢磨研究,根據西方人的民情風格、藝術愛好、生活需要,創新設計生產一批又一批鑲花小花瓶、花籃、花插,小天鵝、小貓、小狗、小豬、雞鴨鴿鶴、牛馬獅鹿、螺魚龜蚌,西洋少女、芭蕾舞女、月下情侶、滑稽小丑、聖誕老人,各種小缸壺盒盆等小玩雅、小擺設、小日用品,博得客商青睞,大量暢銷歐美市場,使該廠產量產值效益連年直線上升,產品出口額在鄉鎮企業同行中多年居全省前列。1988年以來,他組織科研人員致力於開發“工藝色瓷”、“輕質陶瓷”及“釉下彩精陶”新產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開發陶瓷彩畫需用的黃、白金水,開拓陶瓷彩畫的新領域。並帶動周邊及全縣數百家中小瓷廠投入外銷小上藝瓷生產,為德化瓷拓寬市場銷路,使古瓷都綻放又一支絢麗多姿、別具特色的工藝美術陶瓷之花。至1990年代初,德化成為瓷花、瓷籃、各種瓷玩雅等小工藝品的海洋,出口額年年直線上升,成為全國外銷小工藝瓷生產的首要基地。德化第五瓷廠開發的釉下多彩輕質陶瓷,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199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給證書;釉下彩精陶產品,經專家評審確認為1998年度國家級新產品,並獲國家外經貿委授予證書。
1985年,溫克仁被評為福建省優秀廠長,1987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農民企業家,1989年5月省人民政府授予“五一”勞動獎章。他是省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星火計畫先進工作者。先後任市人大、縣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縣政協委員、常委、副主席;泉州市商會常務理事,德化縣商會副會長;德化縣陶瓷同業公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